鞠玮 屈争辉 申建 沈玉林 郭英海
[摘 要]新时期,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而言,如何扩宽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校综合性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命题。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顺应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以海外实习为依托,探讨并构建了“一个中心、四个关注点”的跨文化海外实习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思维模式差异、关注文化背景差异、关注教育教学差异、关注生活方式差异”。将“思维、知识、文化、理念”学习融入海外实习过程,学习专业知识与教育理念,体验文化与生活,有效拓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海外实习;模式;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跨文化;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2[收稿日期] 2020-05-07
伴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高校的国际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先进经验,其国际化水平是现代化高校的重要标志。高校本科生海外实习是储备“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人才和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本科生在读期间到海外参加相关的学习活动,包括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技术演练与提升、管理经验的积累等[1]。
一般而言,海外实习比海外攻读学位或者联合培养的时间要短,但对于本科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海外陌生的环境有助于开阔视野、锻炼综合能力、激励进取精神、扩展国际化竞争力[2-4]。海外实习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高校国际化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5]。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高校以及行业协会等都在积极创造条件,以使更多的本科生能去海外实习。
一、中国矿业大学海外实习现状
自2016年起,中国矿业大学就开始实施了本科生海外实习,2016年7月16—30日,本科生首次海外实习项目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进行,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和机械工程三个江苏省品牌专业的60名学生参与本次实习教学活动,当年共选派了85名本科生进行海外实习。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有14个学院172名学生到美国、澳大利亚、捷克等的国高校或企业进行海外实习。2018年,本科生海外实习在学生总数、覆盖学院数、覆盖专业数以及海外高校层次等各方面再创新高,共有18个学院、29个专业的380多名本科生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日本等进行海外实习。实习合作高校包括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肯塔基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罗德岛大学、阿尔托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如下图所示)。
中国矿业大学历年本科生海外实习学院数量与学生规模图
为了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海外实习工作,2018年12月1日,中国矿业大学出台了《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海外实习管理办法(试行)》,对海外实习的经费管理、出行方式与规模等内容进行规范。
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跨文化海外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对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而言,“走出国门看世界地质”是对本科生海外实习的期望与要求。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地质科学考察活动,也是一次宝贵的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机会,同学们可在当地的交流中充分感受到海外文化独有的魅力。为此,结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点,从2018年开始赴澳大利亚开展为期2周的海外地质实习。然而,由于经验欠缺,实施初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致使学生可能在短期内适应性不强。
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结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更好地发挥海外地质实习的优势,设计构想并实践了“一个中心、四个关注点”的跨文化海外实习模式。
(1)“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跨文化海外实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落脚点是提升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2)“四个关注点”,即关注思维模式差异、关注文化背景差异、关注教育教学差异、关注生活方式差异。海外实习不同于国内传统实习模式,在海外开展地质实习需要提前熟悉海外实习地的文化背景、地质概括与生活方式,海外指导教师的思维特点、教学方法,另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功底。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以下几个层面的关系相互配合:
(1)双方学校、学院层面的配合。以海外地质实习为契机,海内外双方高校学院通过一系列政策,达到共赢局面,保障跨文化海外实习得以落地。另外,此举亦可以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帮助建立合作关系,及时掌握海内外专业动态与发展趋势。
(2)双方指导教师层面的配合。要实现最佳的海外实习效果,必须实行海内外双导师制,全面指导海外实习过程的顺利、高效开展。双方指导教师责任各有侧重,国内导师主要负责往返途中安全、部分专业知识的讲解以及实习内容、路线的共同商榷等任务,海外导师则负责海外实习地的地质实习设计与讲授过程、实习地文化与生活差异引导体验、海外实习过程的安全等内容。
(3)学生与双方导师层面的配合。跨文化海外地质实习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是主体。为保证海外实习效果,学生自身需提前了解海外实习地文化、思维以及生活差异,熟练掌握交流语言。另外,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在存在的问题以及突发状况时,需要及时与海内外指导老师沟通,以使学生得到及时有效地辅导。
三、結论
培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具备国际性知识、视野与文化的人才,是“走出国门看世界地质”是对于本科生海外实习的期望与要求,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针对跨文化海外地质实习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过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关注点”的跨文化海外实习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思维模式差异、关注文化背景差异、关注教育教学差异、关注生活方式差异”。将“思维、知识、文化、理念”学习融入海外实习过程,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值得其他院校借鉴,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贺青.我国本科生海外实习的缘起、渠道及推进措施[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6):83-88.
[2]刘慧云.日语专业跨文化海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08):79-81.
[3]皮凡倩.美国高校海外实习运作机制研究与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4(11):106-110.
[4]张玥.海外实习期间的互动教学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106-108.
[5]鞠玮,沈玉林,屈争辉,等.多层次全方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1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