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不能迷信“蟑螂神药”

2020-11-09 04:01何捷
江西教育B 2020年10期
关键词:灌输读写能力蟑螂

经常有青年教师特别真诚地来询问:何捷老师,有没有一种提升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一用就有效?我愿意试一试,花再多的精力都没关系。

很抱歉,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让询问的人感到异常失望,甚至彻底绝望。因为这样“神奇”的方法真的没有。如沈从文认为,“在创作的时候,‘天才这样的词不值一提”。更不要说,有什么方法能够瞬间让学生获得提升。

原以为这样的真诚会换来理解,但实际情况是相反的。青年教师们坚信:这个,真的有;这个,应该有;这个,可以有。因为当前青年教师接受的不少培训、阅读的不少书籍中,都会有这样的信息,或者说,类似于看到的广告,都是各种各样的“保证有效”的承诺:一学就会,包学包会,学了忘不了,学了不会退步……

不要以为青年教师们都是好忽悠的,他们也曾经用这些方法实验并检验,居然有让人称奇的发现:嗯,确实有,就像广告中说的一样。用了这个方法,一用就爽,一用就变,用了都说好。

我要告诉青年教师们,那是假象。以写作为例:各种针对“文章的写作结果”进行改良的方法,有三个不可避免的缺陷。叶黎明博士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以及专业性很强的讲座分享中,早就已经讲得清清楚楚。我们为大家化解一下学界的话语系统:

第一,动力缺乏。各种神奇方法,都主张“要这样写,要那样写”“就这样写,就那样写”。而“这样写,那样写”,固然能够让文章瞬间发生改变,但最严重的是缺乏写作的动机。动力不足,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只是蒙头照这种格式、套路写,这其实是最野蛮的灌输。只是灌输的结果经过“美颜”“滤镜”的掩饰后,让被灌输的人产生幻觉——哇,我变美了。写了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写”。缺乏动机的写作,不是真实的写作。

第二,功用缺乏。用这些神奇方法写出来的,不知道能做什么用。例如,用套路写环境,用固定的格式写笑容,看起來让笑变得可爱、让环境变得好看了,可是,这样的写能用在何处呢?在真实的写作或生活中,遇到的笑是千奇百怪的,身处的环境是要去体察、触碰的,而不是用套路、格式写成的。

在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写作教学故事中,我们早就该对这一点有非常明确的理解。写天气,就要到这样的天气中去观察、描写;写人物的脸,就要面对面,犹如绘画素描。福楼拜认为,“写作,就是要在写的现场,找到那个唯一”。作家苦苦寻找的“唯一”,在我们这里可以转化为“万用”“通用”,这能让学生实现超越吗?未经思索,直接套用格式来写,即便写成,也用不上,因为这样的套写,连“练习”的成分都很少,不需要用脑,只要套路就好。

第三,迁移缺乏。别以为学了这些方法,未来就可以进行各种迁移、运用,就能加工组合成全新的文章。叶黎明博士认为,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并不是把单个项目练好,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拼凑起来的。我有二十多年冬泳的经历,深有体会。就像学习游泳,只会做单个的动作,跳下水后依然不会游泳。因为“组合”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练习的能力。然而,当我们迷恋这些“马上用,马上起效”的方法后,真要迁移用在他处,才会发现这些都是“死方法”,就是当下写出来,变戏法一样“给你好看的”而已。

立刻变化的,基本可以判断——就是制造幻觉,用不了。

再说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读,那样读,读出这个,读出那个,其实都不是靠方法,而是靠阅读本身。当青年教师期待我给出“一下就爱上阅读”“一下就读得深刻”的方法时,我只能表示抱歉。

可是,当我把这些和青年教师分享时,让人意外的是——总是未能得到理解。大家真的很着急,要马上看到效果。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缺乏耐心一天一天地积累、一点一点地改变。我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提升读写能力的“特效药”,以至于如今,阅读和写作都是一门“魔法”学科:不观察,可以写出观察日记、观察作文;不到现场,就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活动;不阅读,就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读后感……

最典型的就是《西游记》的读后感,那么多,写得那么好玩,那么生动。实际上,写的同学,看过《西游记》的有多少?也许,曾经在暑假中看到的、至今还在不断重播的电视剧《西游记》,是写作的唯一根据吧。当然,这不是不可以,但这毕竟是取巧,而我们却将“偏门”当正道。

文章即将结束,我想到了每天都能遇见的“街头灵药”。看,人家的广告词写得才叫好:

广大顾客朋友们,你们好!厂家直销,特效蟑螂药、蚂蚁药、臭虫药、跳蚤药,杀蟑螂,灭蚂蚁,杀臭虫,吃也死,不吃也死。一闻就死,对人体无害,环保安全。百分百见效,通通杀光,通通杀绝,当天放药,当天见效,蟑螂不死我死,蟑螂不死,厂家死。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段广告的创意,如果将其中的“蟑螂”“老鼠”换成阅读、写作的话,依然绝妙:其一,针对性强,“专杀蟑螂、老鼠”与“专门针对不会写、不爱阅读”;其二,效果突出,“一闻就死”与“一用就有起色”;其三,操作简单,“只要投放就行,其他不用管”与“只要这样写,立刻就变,想都不要想,也不需要观察,更不讲究积累”。

广告套路,就是让你深信不疑。然而真实情况呢?原来,蟑螂药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敌杀死),网络查阅就可以知道“具有触杀、胃毒和驱避作用,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而实际上,蟑螂是“小强”,不容易死,即便是已经被杀死的蟑螂遗骸,不要随便扔掉,建议将其烧掉,以免残留的蟑螂卵会继续繁殖。

灭蟑螂的神药背后,也有如此玄机,更何况阅读与写作?读写能力的提升,又怎能期待“一击就中”“一做就成功”?古时候那么多有才情的诗人皓首穷经,怎么都没创造出神奇的读写方法?相反,犹如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中所言:“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阅读与写作,应当刻苦,需要努力,必经积累。

虽然学生不一定成为作家、诗人,但至少不应该成为一个特别功利的人。虽然我们也认可使用一些“美颜效果好”的方法,但不能依赖与迷信这样的瞬间改变。

一句话:读写能力的真正改变,源于积累。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灌输读写能力蟑螂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蟑螂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