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遥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公益慈善事业迅猛发展,现代慈善体系逐步建立。“依法治善”、专业化管理等先进理念应用于行业实践,社会爱心凝聚成磅礴力量,助力实现“全民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宏伟目标。如今,中国正积极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国际形象,努力争取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公益慈善领域潜力巨大。
一、公益慈善报道的国际传播价值
公益慈善领域是国际传播视角下的新闻富矿。公益慈善事业聚焦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涉及人、自然发展的方方面面,且具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度。民政部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中国已有1.26亿名注册志愿者、5511家慈善组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慈善法》实施十大进展显示,截至2018年底,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总筹款额超过57.6亿元。可以说,动人的慈善故事,每天都在中国发生。但从现有外媒报道来看,囿于意识形态间难以调和的差异,外媒对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关注点单一而负面,即所谓中国政府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限制”和对境内草根慈善组织的“打压”,他们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所承载的丰富社会实践和文化并不关注。而从我方主动传播的角度来看,涉及公益慈善领域的对外报道总体较少,且主要聚焦引发社会讨论的争议性话题,以及少数官方背景慈善组织的日常工作新闻,缺乏有正面国际传播效应的深度内容。主动策划适合对外传播的公益慈善报道,需厘清其独特的对外传播价值。
首先,好人好事的传播容易引起海外读者共鸣。公益慈善报道传递的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大爱可以跨越地区、民族、种族,乃至意识形态的界限。加之慈善行为往往对受助人的生活甚至命运产生深远影响,扎实采访必能产出充满细节与人情味的故事,利于海外读者理解与接受,这恰恰弥补了传统外宣重严肃宣教、缺温情讲述的短板。其次,公益慈善发展反映社会变迁,切中国际社会关切。例如,现代慈善重点服务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涵盖教育、健康、安全等领域,蕴含其中的性别平等、弱势群体权利等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和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既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也是一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我们期待海外所了解的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宏大主题往往可在公益慈善领域得到具体体现。此外,公益慈善报道利于不动声色地彰显中国好故事主题。例如,公益慈善报道中含有大量凡人善举,这些朴素感人的故事恰能折射中华民族“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又如,越来越多的慈善公益组织(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开始涉足对外援助项目,这是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作為。再如,脱贫攻坚是当前外宣工作的重头戏,而扶贫也是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慈善法》实施十大进展显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大量公益资源向扶贫倾斜,近1400家基金会将“扶贫济困”作为机构宗旨或项目目标,扶贫领域是接收慈善捐助金额最大的领域之一。从公益慈善视角对海外讲述中国脱贫成就,能够有效淡化脱贫攻坚是“政府主导”“政治任务”的印象,将读者注意力带回扶贫与人类生存权、发展权的关系上来,将扶贫故事讲得更柔、更巧。
二、公益慈善议题对外传播案例
笔者供职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19年借其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公益项目“春蕾计划”30周年之机,进行了对外传播方面的有益尝试。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级公募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实施“春蕾计划”,项目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继续学业作为初心,30年来已资助300余万名贫困女童,获得2700余万人次捐款,募集善款超21亿元,大批“春蕾女童”成长成才。笔者认为,“春蕾计划”的对外传播价值,主要在于“春蕾计划”的诞生回应了女童受教育权利这一世界性关切,其成功实施展示了有关此议题的中国经验。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世界上有近1亿3千万失学女童,全球7亿5千万文盲中,女性占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2019年出席该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特别会议时强调,知识和技能是改变女性命运的强大力量。只要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每个女性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春蕾计划”即是以上表述的有力注脚。
在为“春蕾计划”30周年报道搜集素材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两个精彩故事。第一位主人公名叫兰芝琳,红瑶族人,来自广西融水县。该民族曾流行“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说法,1989年以前未有一位红瑶女孩上过学、读过书。得益于“春蕾计划”的资助,她成为第一届“红瑶女童班”的学生,并一路受到资助,直到在南宁的卫校完成学业。倔强的兰芝琳坚信“男孩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最终成为一名服务乡镇的妇产科医生——她也是广西红瑶族历史上第一位女医生。因为她,许多红瑶族群众不再担心语言的障碍,了解了现代医学理念,敢于去医院分娩、就医了。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兰芝琳讲述自己结束第一段婚姻时的一句话:“我们这些读了书的女孩,敢把原来那些不能破的规矩破了。”读书改变女性个体命运,塑造女性独立人格,甚至帮助一个少数民族从封闭走向开放。另一位主人公名叫李永花,出生在青海省民和县,在她读小学的年代,村里许多女孩升入高年级前便辍学。酷爱学习但家庭贫困的她因为得到“春蕾计划”的资助得以继续学业,并以青海省第二、格尔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学院,而后赴土耳其继续深造。然而,这不是一个贫困女孩逆袭的普通故事。令笔者钦佩的是,李永花在北京大学和土耳其求学期间,一直参加困境儿童帮扶活动,特别是她曾作为志愿者深度参与为土耳其东南部一所孤儿院40多名叙利亚难民孤儿开展的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鼓励他们坚强学习,勇敢生活。在她与其他志愿者离开时,孩子们用彩色画笔画出长城,并用中文写下“和平”二字。回国后,李永花选择做一名高校土耳其语教师,并从事她一直兴趣浓厚的“一带一路”相关研究。一个差点辍学的农村女孩,因为一笔不算丰厚的助学金,得以走出山村,走向世界,将中外交流作为自己的事业。
兰芝琳、李永花以及其他成才春蕾女童的故事最终在新华社英文特稿《中国聚焦:春蕾女童迈向美好人生》《行走中国:30年间,春蕾小花盛放》中呈现,稿件使用特稿写作手法,从人物故事切入,阐释“春蕾计划”保障女童受教育和发展权利、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支持等多重社会意义。除新华社以外,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在线等主要外宣媒体对“春蕾计划”30周年纪念活动进行了中英文报道。可以说,这是公益慈善机构与官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上的一次通力合作。
三、提高公益慈善故事对外讲述的有效性
“春蕾计划”30周年报道是公益慈善领域为数不多的对外传播案例。更为普遍的情况是:草根组织声量整体微弱,较难进入外宣工作视野;官方背景慈善组织因可联络相应条线记者,外宣渠道相对畅通,但传播内容易落入工作新闻的窠臼,不具国际传播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改变现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公益慈善组织需重视机构与项目的传播工作,注意积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在内的项目故事素材,积极拓展包括外宣媒体在内的媒体关系。其次,外宣媒体需加强与公益慈善组织的联系,主动发掘各类对外题材故事,进行深度内容策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益慈善领域对外报道普遍涉及人权议题,考虑到中外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在实操中需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避免过于强调政治概念。公益慈善事业具备天然的柔性特质,应成为其国际传播优势,相关对外报道如若高呼政治口号则会消磨这种优势,引发意识形态之争。二是保护弱势群体隐私,讲究慈善伦理。现代慈善讲究“助人自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报道中要避免渲染受助人悲惨境遇,矮化受助人形象,大量引用受助人感恩戴德话语等使文章更感人的内宣惯常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