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共性与特征

2020-11-09 05:37李考智LiKaozhi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木杆鄂温克族游牧民族

李考智/Li Kaozhi

本文中的游牧民族指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有世代原住草原的蒙古族,原住的雅库特鄂温克人、通古斯鄂温克人,迁徙至此的索伦鄂温克人、达斡尔族等以其游牧或半农半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黑龙江流域的游牧民族传统民居极具特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北方少数民族为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逐渐创造出的与其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一种体现北方少数民族智慧的建筑形态,其建筑形态主要表现为穹庐式毡帐建筑形式,如蒙古包、撮罗子及达斡尔的土房等。

一、原住游牧民族与迁徙游牧民族传统民居建筑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纷繁多样,其淳朴的造型,艺术的构筑,折射出少数民族人民的非凡智慧。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为我们了解游牧民族的特点和建筑文化特色指明了方向,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一)原住游牧民族传统民居建筑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游牧民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匈奴、鲜卑、突厥等民族是古代时期著名的游牧民族,现代则以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蒙古包等传统民居为代表的民族建筑正在经历着革新和考验,怎样使传统民族建筑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稳定地发展。本文中的原住游牧民族指的是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进行集体游动放牧的民族,他们过着“逐水草迁徙”的生活,并结合地域气候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

1.蒙古族的传统民居

蒙古族传统民居中最具特色的,即“蒙古包”,其建筑形式闻名于世界。古老的蒙古包是由世代居住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创造而生,并在不断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产生的,独特的蒙古包建筑形式不仅传承至今,仍然存在于草原上,更承载着蒙古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追求。由于草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随着长期的历史发展,蒙古人逐渐形成了逐水草而居、蓄养牲畜的游牧式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需要与之相应的建筑形式来保障,于是蒙古包应运而生,历经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成为蒙古族文化的象征符号。

“蒙古包”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称作“毡帐”“穹庐”。“穹庐”是指蒙古人所住的毡帐,用毡子做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穹庐”一词出现在古代不同时期的游牧文明中,可见蒙古包的建筑形式历史悠长,在各种游牧民族的生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匈奴之居于穹庐的生活方式,见诸《汉书•匈奴传下》“匈奴父子同穹庐卧”;鲜卑之居穹庐,以“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突厥人之居穹庐,“其俗畜牧为事,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穹庐毡帐”;契丹之居穹庐,“与突厥同俗逐水草畜牧,居毡庐,环车为营”。在古代汉语文献中,喜欢用“穹庐”来代指游牧民族,这使得穹庐成为历史上各种游牧民族的文化符号。

作为游牧生活的产物,蒙古包还被称为“行屋”“行帐”:“人民以毡帐和百子帐为行屋”(《南齐书》),“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元•萨都剌诗),“帐幕为逐水草流寓四方者最实用之物”(《绥远通志稿》)。这种建筑形式是一种具有流动性功能的居所,行帐的优点就是“行”,是便于拆搭运输,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非常实用方便。

蒙古族的传统居住形式为典型的穹庐式建筑,我们称之为“蒙古包”。蒙古文字典籍里称“汗鲁哥太哥儿”,称为“本部葛葛日”或“蒙古葛葛日”,意为圆形的房屋。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牧民的家园,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栖身之所,更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

110株可育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的单株产量在2.13~29.05 g,其中,单株产量超过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黔豆7号(13.38 g)的有23株,占20.91%;超过地方品种铜科豆2号(12.78 g)的有24株,占21.82%。说明,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对本地区的大豆高产育种具有利用潜力。

2.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

历史上的索伦、雅库特、通古斯统称鄂温克族,居住在呼伦贝尔的雅库特鄂温克人(又称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为鄂温克族其中的一支系,敖鲁古雅鄂温克以狩猎为主,并且使用驯鹿帮助其生产生活,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使鹿部落”。使鹿部落鄂温克族生活在森林中,生活的居住场所不固定,撮罗子是使鹿部落鄂温克人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人称为“柱”“焦如特”等,意为“遮住阳光的住所”。

与“撮罗子”相似的建筑形式被鄂伦春族称为“仙人柱”。鄂伦春族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游猎生活,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他们在春季、夏季、秋季随着狩猎对象的栖息地而迁徙,“仙人柱”是鄂伦春人传统的住所,也是鄂伦春单个小家庭的代名词。

(二)迁徙半农半牧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族建筑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受汉族文化影响的部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开始以半农半牧的形式进行生产生活,其传统民族建筑也发生了改变。

1.索伦鄂温克族迁徙前的传统民族建筑

鄂温克人为了适应游猎生活,冬季住的是半穴式住房“马架子”,也称“地窨子”。“马架子”在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是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鄂温克人搭建的马架子,介于窝棚与正房相间的建筑,可以长期居住,使用土坯砌墙,茅草苫顶,开门窗。马架子的建筑造型如同卧马的姿态,建筑的山墙在南面垒砌,开门和窗户,形状似马的头部,屋脊举架低矮,“马尾部”上铺垫厚重的茅草,或是木头简易搭建,正立面为几何三角形,侧立面呈长方形。马架子是能避风雨的简陋小屋,搭建简单,夏凉冬暖。

2.达斡尔族的传统民族建筑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独具特色,是冬暖夏凉、坐北朝南的“介”字形草房,大棚和内壁装饰着各种民族图案,房屋内用木头雕刻的门窗非常精致美观,达斡尔人的小院通常围绕着用红柳条编织的篱笆墙。

二、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民族建筑的民族特征

(一)游牧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民族特征

游牧民族传统民族建筑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其生活地域的自然生态的适应和选择,其工艺、材料、装饰等不仅具有民族特色,且满足了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观的体现,凝聚着游牧民族的智慧,承载着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极具艺术性的民族特色。

1.蒙古包

蒙古包的建筑构造是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创造。蒙古包作为组合建造的建筑,其结构呈三段体方式建造。骨架主体为陶鲁、乌尼、哈纳。覆盖物为幪毡(覆盖陶鲁、乌尼的部分),围毡(覆盖哈纳的部分)。不论其骨架还是苫毡,都可以拆卸搭建,材料可以反复使用。

蒙古包的搭建呈现不同的差异,冬季与夏季的搭建也不相同,常用大漠戈壁搭建为并字式蒙古包、插孔式蒙古包、串联式蒙古包,蒙古包搭建的普遍模式都是先立架木,再盖苫毡,之后上幪毡。

呼伦贝尔草原使用串联式陶鲁蒙古包的搭建形式,串联式蒙古包最主要的特点是陶鲁与乌尼连在一起,搭建的特点也由此而来。搭建时,将哈纳围绕成一圈,木门的方向在陶鲁的正南,哈纳与木门锁邦围立起来后开始上陶鲁,上陶鲁时将乌尼一根根向外分摊开,让陶鲁与乌尼形成下大上小的锥体形扣在哈纳之上。架木完成之后开始围毡并用围绳捆紧,最后安放幪毡。

2.鄂温克族夏季蒙古包

内蒙古东北部夏季常用的蒙古包称为柳条包或苇包,蒙古族、鄂温克族都在居住。夏季蒙古包也是索伦鄂温克族传统民族建筑的特色,柳条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柳条包的骨架的构件同传统蒙古包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外面的覆盖物。柳条编织蒙古包分为天窗(鄂温克语“鄂日核”)、顶杆(鄂温克语“特容”)、地杆(鄂温克语“哈那”)、芦苇帘(鄂温克语“浩立擎”)、柳条帘(鄂温克语“歇”)、苇帘(鄂温克语“斜日同”)、上盖(鄂温克语“鄂日和”“鄂日核其”)、马尾线(鄂温克语“核希日”)、马尾绳(鄂温克语“勿西楞”)、门(鄂温克语“乌克”)等部分组成。

鄂温克族柳条包的柳条帘子,鄂温克语为“西伊”,用粗细相等的细柳木杆排列编成,捆绑线使用羊毛线。柳条包的柳条帘子的上部和网状围壁高度相同,顶盖的芦苇帘子的边缘压住柳条帘子的上部。苇帘子使用芦苇编织,用来编穿的绳索由鬃毛制成,芦苇在编制时根部对齐根部,梢部对齐梢部。编织方法分为两种,一是人坐在柳条包上面用针线上下编穿,来回穿编,依次推进,直至满足使用空间为止。一是根据空间用木头特制成木架,于地面定立木桩两根,上搭横木或木板,把绳子吊在上面编制。苇帘子有两种用途,一是围在柳条包内侧,二是覆盖在包顶。包顶的芦苇帘子有五层,由下而上错搭到顶,包顶上的苇帘子制作很科学,苇子的粗头在下面,细端朝上,这样盖在包顶上正好形成穹窿形。[1]

3.撮罗子

撮罗子是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原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撮罗子建筑结构的外观呈圆锥形体,类似于伞状建构特征,地面呈圆形,是支架结构为造型的临时性建筑形式。搭建撮罗子建构时,先使用三根高约4米左右、直径约7到10厘米粗细的松木杆(木杆顶部有丫字形枝杈)支起,木杆顶部相互交叉挺立,三根木杆底部成三点式支架,外围顺势搭建同样长短粗细的木杆,木杆的触地点逐渐成圆底,因撮罗子大门面积大小不同,使用的木杆数量也不同,一般使用25至30根木杆搭建,能够搭建后则以皮条锁绑,之后使用桦树皮铺盖木杆支架的外部(传统搭建夏季之时使用桦树皮铺盖,冬季之时则使用兽皮毛朝外铺盖在其上),顶部不封闭。撮罗子南向部位开设一个门,门是四根木杆间宽约70厘米高约120厘米使用兽皮平绷,外面涂画本民族的传统图案作为装饰,撮罗子不设窗户,居室内部的采光主要依靠门及木杆支架无封闭处的自然光透进,木杆支架顶部无封闭如同天窗,也是主要生活排烟口。

(二)半农半牧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族建筑特征

建筑特征是一个民族或一种建筑文化中最本质的精髓,能够最直观地表现出这一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文化习俗,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的窗多、门少、炕多是区别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特征。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土房”,为起脊式建筑,土木结构。一般坐北朝南,分两间、三间、五间不等。如果是两间房,西屋是里屋,东屋是厨房,以墙隔开;三间房以西屋为上房,中屋为厨房,东屋居住地位较低的人。东西屋内都有南向、西向、北向三个朝向相互连接的火炕,俗称“弯字炕”。三间房的主要特点是窗户较多,这样便于空气流通并且采光非常好。

达斡尔宅房由地基、房墙、墙壁、山墙、柱子、褂柱、枕垫木、柁、大柁、短柁、檩子、二檩、椽子、房盖、屋地、锅台、炕、烟囱、院子、篱笆墙、上房草等组成,房屋的地点选定后,先铺垫30到60厘米的土层,再打夯加固,“房屋的柱体打入土层的部分涂抹松香,用桦树皮包裹好,起到防腐的作用,之后用土回填,再加以夯实。之后搭建房屋木架,然后砌筑房屋墙体,搭建35度角左右的房架,把‘太布’(主梁)横搭在房屋的柱体上,在大坨上竖立两根小的挂柱,之后上‘温辛忒部’(小柁),上面再竖一根小柱,呈‘立’字形。柁立好后,先在最上端的立柱上搭上脊檩子,再搭建上两根‘勾尼’(二檩子),在大坨两头靠近房屋柱体上搭建两根‘宝各尼若’(近檩子)之后,按30至60厘米间隔的要求搭建檩子,搭上‘砂日各勒’(椽子),房屋架体全部都用木榫技术完成。房顶椽子上覆盖物为一层柳条编织成或用芦苇或茅草编织的‘海吉’(柳芭),用泥浆抹平,‘海吉’从房檐处往上铺垫60厘米长的‘嫩博’(苫房草),每铺垫一层使用泥浆压住,两边苫房草交汇并用绳捆住”。[2]

达斡尔族使用土坯垒砌房屋墙体,砌成60厘米厚的房墙,“用羊芥草和成泥浆里外涂抹,房的内墙用细砂泥抹平,最后粉刷白浆。土房坚固耐用,具有冬暖夏凉,明亮宽敞的特点”。[3]

三、结语

黑龙江流域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历史和环境的变迁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变化,其功能性和适应性使这种民族建筑不仅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居住形式,更承载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追求,其独特的建筑结构、浓郁的地域特色以及与自然环境和游牧文化的完美融合,延续和呈现了黑龙江流域游牧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有利于深入挖掘游牧民族的建筑科学、审美意识、宗教信仰等的文化内涵,广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猜你喜欢
木杆鄂温克族游牧民族
乐在团建中
乐在团建中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美容文化研究
话说套马杆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鄂温克族之柳条包工艺
立木取信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