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效国 王宁
(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山东 潍坊 261100)
糖尿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并且还在持续上涨[1]。而糖尿病中的2型糖尿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以及较高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通脉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操作如下。
选取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 组,各有患者62 例。A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21,年龄最大67 岁,最小48 岁,平均(57.5±0.5)岁,病程最长20 年,最短5 年,平均(12.5±0.5)年;B 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3:19,年龄最大68 岁,最小47 岁,平均(57.5±1.5)岁,病程最长19年,最短6年,平均(12.5±1.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给予A 组患者二甲双胍片治疗,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每天2 次,每次0.5g,治疗2 个月。
给予B 组患者通脉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二甲双胍片服用方式同A 组,然后患者口服通脉降糖胶囊,每天3 次,每次3 粒,治疗2 个月。
采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5ml 进行离心,然后利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 血糖(2hPG),同时利用HbAlc 分析仪测定患者的HbAlc。疗效判定:患者血糖下降30%以上以及下降10~30%之间则分别表示治疗显效和治疗有效,患者病情无变化则表示治疗无效[2]。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FPG、2hPG、HbAlc 三项血糖指标,治疗前后组内对比,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B 组显著优于A 组(P<0.05),详见表1。
A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81%,B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16%,B 组显著高于A 组(P<0.05),详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各项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各项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FPG(mmol/L) 2hPG(mmol/L) HbA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62 10.24±1.08 7.45±0.92 13.98±1.21 11.25±1.42 9.89±1.27 7.98±0.56 B 组 62 10.19±1.12 6.13±0.45 14.01±1.19 9.21±1.22 9.78±1.24 6.45±0.34 t-0.45 4.89 0.62 4.85 0.98 4.7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 型糖尿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单一的化学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如二甲双胍[3]。二甲双胍在治疗2 型糖尿病时尽管能够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过敏以及乳酸中毒等不良反应,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在中医的范畴上2 型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其病因在于五脏虚弱、过食干肥以及情志失调。通脉降糖胶囊的中药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人参茎叶皂苷、黄芪、山药、茯苓、地黄等,具有非常好的益气养阴、滋脾补肾的功效,所以中医常使用其治疗“消渴病”。在通脉降糖胶囊中,人参茎叶皂苷具有非常良好的调节血糖的功效,同时黄芪也能够对血糖代谢进行双向调节[4-5]。所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使用通脉降糖胶囊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显示,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B 组患者的FPG、2hPG、HbAlc 三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A 组患者,同时B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A 组患者,由此表明,相较于单一的化学药物治疗,中成药联合化学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通脉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片的方式对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