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崔国珍
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初中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以德育为主修科目来强调德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数学是初中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能借助数学课程的优势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思想教育的内容,但有的教师还是存在重视才能而忽视德育培养的情况。初中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原则开展,忽视德育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心智发展上不够健全,影响今后的成长。而初中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等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内容,既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又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而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当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初中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复杂,接触的知识面也更为宽广,但这绝不是忽视德育的原因。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品质的形成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初中开展德育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小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第一,初中数学严谨且富有逻辑的学科特性是在其中开展德育的优势之一。数学是基于大量的实践的科学,因此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说理性。且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将德育有机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之中,利用初中数学课程梳理性较强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利用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优势,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让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优秀的品质并加以学习。
第二,初中生喜欢行为模仿,能更好地接受德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行为特征。也正因如此,初中生喜欢模仿自己的偶像。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初中生在网络中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但初中生在网络上学习的时间终究少于课堂时间,如果教师可以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以身作则,把自身变成学生的偶像,吸引学生模仿学习,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第一,在数学学习中追寻真知。立德树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数学因其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敢说话、说真话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刚正不阿的品质。数学的严谨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培养严谨认真、敢于质疑权威的品质。
第二,把握数学教材中的“美”,陶冶学生情操。“美”不单是一种感官上的冲击,在实际生活中,优秀的品质也是“美”的一种体现。在初中数学的教材之中,也有许多“美”的存在,如黄金分割比例、对称性图像、符号语言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推导过程,给予学生美的体验。数学知识是对生活的总结,而生活为数学知识的运用提供了具体的情景和场所。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多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探寻和发现,让初中生美育素养和德育品质共同发展。
第三,在兴趣牵引中培养学生责任感。到了初中后,学生还是存在爱玩的心理,但初中学习任务重、课程安排紧凑,如果学生一味地玩,学习效果必然欠佳,学习进度也会落下。这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把平时的作业安排成游戏任务,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作业变成主动接受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性和责任感。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引导,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收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