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专音乐课堂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2020-11-06 04:15吕琳
参花(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建设

摘要:伴随着中专教学体制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中专音乐教师开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进行音乐课堂建设活动,重视学生的音乐爱好,帮助学生积极进行音乐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中专音乐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从而为中专音乐课堂建设与发展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中专音乐课堂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策略,希望为相关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 中专音乐课堂 建设 发展 策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最能够调动人的思想,使人产生共鸣。将“互联网+”运用在中专音乐课堂的建设和发展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给学生创造更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操。然而,当前中专音乐课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当前中专音乐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中考复读政策的取消,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流入中专学校,很多学生认为来到中专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他们中很多人本身就对学习的兴趣不大,抱着一种能毕业就可以的心态,对一些文化课程的学习不用心,更不用说音乐课。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让人听歌唱歌这么简单,其中蕴含着很多乐理知识,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一些学生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处,对音乐课兴趣不大,上课不认真听课,导致音乐课流于形式。

(二)课堂建设不完善

中专音乐课堂建设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这样才能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中专学校自身的发展。但是,现阶段部分中专学校音乐课堂建设是不完善的。除此之外,一些学校对音乐课也不重视,认为音乐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校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音乐教师上课不积极。一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唱歌或者为学生播放音乐,对一些应该学习的音乐知识不做讲解,导致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也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另外,学校对音乐课的安排不足,一些学校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很难满足音乐课的上课需求。

(三)师生沟通存在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专音乐教师本来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互联网来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频率,不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进行合理的引导,对学生的需求应当尽量满足。但是现阶段师生之间沟通交流难以有效进行的问题越发突出,有的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教师进行更加积极的语言交流。这些问题逐渐形成累积效应,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得到解决和应对,因此,音乐课堂教学效率逐渐降低,中专音乐教学活动也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互联网+”带给中专音乐课堂建设的优势

(一)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学生了解到更多内容

互联网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古今中外的信息和资源,我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学校了解到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当我们需要查找一些资料,只需要动动手指,敲敲键盘便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料,可以说,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音乐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要学习音乐,就需要学习大量的乐理知识,这就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还需要有音乐器材和大量的音乐资料。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这些资料和设备即使是音乐教师也难以搜集全面。但是互联网可以很好地将各种资料整合在一起,方便学生去欣赏和学习。例如,在让学生欣赏钢琴曲时,音乐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著名的钢琴曲,如贝多芬的《月光》《命运交响曲》《卡农》以及近些年的《天空之城》等等,这些音乐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十分适合让学生欣赏。

(二)降低了音乐教学的难度,方便学生理解

音乐是一种较为抽象的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很多学生对音准和音高不能较好地把握,在练习的时候也总是遇到困难,对音乐的节奏也把握不准。有些学生喜欢听歌唱歌,但是对音乐没有较为系统的学习,在唱歌的时候会出现音调和节奏把握不准的情况。还有些学生在唱歌的时候喜欢小声唱,遇到高音就会用小声嗓子提上去,其实这是一种对声带十分不好的歌唱方式,容易使声带受损。唱歌是不能只依靠嗓子的,有些人虽然小声唱出来的歌自己听起来感觉还不错,但是如果放在一个空旷的环境中,或者给他录下来再让他听,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瑕疵,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唱歌的技巧。而这些音乐知识又较为抽象,讲解起来也不容易理解,即便理解了也需要大量练习,这些困难将很多人阻拦在音乐的门外。而如果结合互联网,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电脑上的软件为学生打节拍,让学生练习节奏感,或者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解音高,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专音乐课堂建设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网络搜集音乐资料,与课本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无论学习哪方面的知识,都离不开大量的模仿和练习。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也需要带领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仅仅依靠音乐课本上所提供的一些歌曲和乐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音乐课本上选取的一些歌曲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兴趣不大。学生更喜欢的是流行歌曲,而且课本上的很多是音乐的欣赏,有一些纯音乐的内容在里面,这需要音乐教师为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之前的音乐课中,这些资料并不那么容易搜集,然而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任何资料和信息的寻找都变得非常方便。音乐教师可以给学生寻找这些音乐资料让学生学习,还可以根据课本上所讲的内容,利用互联网进行拓展。例如在课本上讲到了一些乐理知识地方,音乐教师可以在当前的流行音乐或者一些好听的歌曲中寻找运用了这些乐理知识的地方,让学生去学习和分析,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网络降低音乐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对很多人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这些吸引力仅限于欣赏。有些人虽然喜欢听歌,但是并不喜欢唱歌,唱歌的水平也很一般,有些人既喜欢听歌也喜欢唱歌,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唱歌也总是存在很多瑕疵。而如果让他们去学习乐理知识和声乐知识,很多人又会因为太难而放弃。确实,学习音乐需要大量的练习和长时间的学习,听听歌,欣赏欣赏音乐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而学习音乐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互聯网的发展给了那些热爱音乐,但是天赋不高的学生学习音乐的可能。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一些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将音乐进行拆分,精准地分析每一个音节和每一个音符。并且通过计算机调节出来的音高是很接近标准音高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准音高来进行练习,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各种类型的音乐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降低音乐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网络让学生学习更多音乐知识,使音乐课堂更加多样化

互联网可以将各种音乐资源整合在一起,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在网上都能找到学习资源。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集学习资料,加入课堂教學中,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了解。并且音乐的学习也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将大量的音乐资料整合给学生去学习,有助于学生将音乐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运用。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在网上为学生整理一些乐谱让学生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些乐谱进行改编,因为每个人的音域不同,所适合的音高也不一样,让学生对乐谱进行变调,变成适合自己的音高。音乐也分为很多种类,音乐教师可以整理不同类别的歌曲,使得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种类,并且将所学运用进去,从而慢慢地将音乐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音乐造诣。

(四)合理运用互联网搜集素材,开展音乐鉴赏活动

在中专音乐课堂上,很多教师发现如果可以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就会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思考习惯,对于音乐知识可以做到积极学习,积极实践。因此,中专音乐教师更应当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以及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来搜集音乐素材,开展别开生面的音乐品评活动,让学生做音乐鉴赏活动的主角。教师也要积极地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思想引领,不断地进行鉴赏方法和鉴赏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做到积极思考,积极探讨,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鉴赏活动,从而为个人鉴赏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所收集的素材真正发挥了相应的价值,为中专音乐课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中专音乐课堂建设与互联网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当前中专音乐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中专音乐课堂建设与发展的一些具体策略,并且分析了互联网带给中专音乐课堂的优势,希望对中专音乐教学会有一定帮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现阶段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会得到更加科学的解决和应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会更加科学有效,学生会形成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会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王艳,秦鹏楠.互联网+背景下中职音乐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97.

[2]黄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音乐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8(35):145.

[3]陈靖.关于如何提升中职生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6,36(13):90-91.

(作者简介:吕琳,女,本科,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