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转型的市场分析

2020-11-06 04:22肖月
新闻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市场融媒体转型

肖月

[摘要]如今的广东广播电视台,正以立体传播、全媒体发展的新型媒体为核心,以多元发展的产业为依托,以深化改革为前进动力,逐步实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转型;市场

一、廣东广播电视台概况

2014年,为了聚合力量,广东广电通过整合旗下的原5家单位,正式挂牌成立了融广电、报刊、新媒体、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为一体的大型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广东广播电视台。截至2019年10月,已拥有9个广播频率、12个电视频道、6个有线数字付费电视频道、两大移动传播平台、一家上市公司。电视信号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达20亿以上。

二、广东广播电视台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S)

1.本土优势

在深度报道和内涵挖掘方面,广东广播电视台都曾凭借旗下的王牌项目获得全民关注,足以证明其准确的本土敏感度。作为中国最先“走出去”的省级广电媒体平台之一,广东广播电视台在海外华人社群中有着非常深厚的粤语收视基础。清末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广东人赴海外打拼并在当地落地生根,也让粤语成为了许多华侨华裔对华夏故土的情感共鸣点。作为华人华侨了解家乡的一扇外宣之窗,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南方卫视自21世纪初便陆续在境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即使进入到融媒体时代,其粤语方言优势依旧强势不减。2019年,在香港NowTV境内频道每周观看时长排行榜中,南方卫视高居榜首,方言优势明显。

2.创新优势

自主研发的资讯分发平台触电新闻APP也通过人才引入、内容孵化、用户培养和系统研发等手段,瞄准用户8益增长的视频类资讯需求,依托广东广播电视台传统媒体业务的本土资源和优质内容,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推荐,为用户提供兴趣内容的精准推送。有了该APP作为依托,广东广播电视台也着手创新内部的采、编、发模式,鼓励传统广电的记者和编辑积极转型为全媒体记者,以个人号、媒体号的形式入驻到移动端平台。通过“先网后台”的政策放宽,告别过去必须播出后才能上载至互联网的陈旧模式,开放采编权和首发权到移动页面,极大地扩充了专业内容在APP平台的时效性和丰富性。同时,由触电新闻APP承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服务平台和全媒体宣传管理系统“珠江云”也已经基本搭建完成。通过“珠江云”,广东广播电视台可以实时联动全省各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以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聚合优势,将电视节目这样的传统媒体业务产品变为新媒体业务产品,并进行全网一键分发,让原本只能在电视这样的传统大屏渠道上看到的内容产品,可以同时被分发到手机、网页,甚至电梯、户外大屏上,提高了传统媒体业务的传播范围和接受范围,为融媒体转型打开了新的窗户。

3.技术优势

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广东广播电视台看准时机,大力推进4K超高清内容制作和平台搭建,于2018年10月开播了全国第一个省级4K频道。经过2年的发展,广东广播电视台已经构建起4K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完整生产线,实现了4K超高清工艺从拍摄、后期,到播出、管理、储存的全流程技术支撑,具备保障自有4K超高清频道全天24小时在IPTV和有线电视网络同时播出的技术能力。同时,广东广播电视台还大力研发可以通过网页进行超高清内容生产远程制作的“4K云平台”。率先将我国自主研发的AVS2编码标准应用于商用系统,以“云桌面+后台多任务”的方式,达到国内领先的操作和计算水平。目前,该平台已完成一期建设,计划在今后用于商业使用,助力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转型。

(二)内部劣势分析(W)

1.尚无有效的盈利模式

目前,虽然全国广电平台都在开展市场化运营,但由于资金、过往知名度和观众认可度的区别,广东广播电视台与处在全国广电第一阵营的其他平台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广告投放被新媒体平台瓜分、剩余广告商则更倾向于第一阵营中较有影响力的平台现状下,广东广播电视台不仅起步艰难,更是在发展上缺乏资金支持。“没有钱做好节目,做不出好节目又无法盈利”的这个怪圈,是广东广播电视台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2.经营类人才缺乏

虽然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已经意识到了经营类人才缺乏的这个短板,并着力培养储备人才。但面对9个广播频率、12个电视频道、两大移动传播平台的庞大项目数量,现有的经营类人才群体依然无法满足全平台的需求。而在普遍看衰传统媒体的社会风向下,许多有能力有经验的经营类人才更愿意选择新媒体平台,而原本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培养出的人才则因待遇较差出现了部分离职现象,造成了广东广播电视台人才紧缺的窘境。

3.受众群体老龄化

如今,广电媒体平台的受众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与年轻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同,中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通常较为单一且固定,多为健康、养老、饮食等。但近年来,由于行业乱象滋生了一系列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犯罪活动,也使得主管部门收紧了面向中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广告投放规定,导致广东广播电视台既找不到新的广告商,又要面对原有的传统广告客户流失严重的困难。

(三)机遇分析(O)

1.融媒体发展正当其时

广东广播电视台建成了“两微一端”十“各平台公号”的传播矩阵,以触电新闻APP为“中央厨房”的融媒体运营模式也初步形成。而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差异化分流,许多新媒体平台也开始重视垂直类内容的挖掘和传播,如“字节跳动”旗下的多个现象级新媒体平台都分别开启了邀请传统媒体平台进行内容创作的“树木计划”和“橄榄计划”。因此,广东广播电视台应抓住此轮风口,加快融媒体转型。

2.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

粵港澳大湾区是在我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下着力打造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要落实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不仅需要三地在经济上互通互助,更需要在民众心中树立起具有向心力的文化认同感。作为在三地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不仅拥有本土基因的先天优势,也肩负着宣传推广的舆论导向责任。因此,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内容发掘、资讯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导向,将为广东广播电视台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加快其融媒体转型。

3.4K超高清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为全国首个设立4K超高清频道的省级媒体,广东广播电视台已经完成了新技术的探索和试错阶段,走在了全国广电媒体乃至新媒体平台的前列。随着人们对视觉体验的进一步追求,4K超高清技术将会逐渐取代标清、高清技术,成为收看主流。对于广东广播电视台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帮助其弯道超车,乃至重返广电第一阵营,应该好好把握。

(四)威胁分析(T)

1.跨地域内容生产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资讯与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大大缩短,也扩大了全国各地媒体平台的内容覆盖度。在过去,外省媒体无法参与报道广东省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的发展,却让全国各地的资讯融于统一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引以为傲的地域专攻优势很有可能受到来自其他地区的新媒体平台挑战。对于这个问题,广东广播电视台应该早做准备并做好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内容呈现的本土化,

防止受众流失。

2.版权意识的缺失

由于平台方和参与方的版权意识淡薄,许多由传统广电媒体发布的资讯被一些所谓的“大V”无授权转载,甚至稍作涂抹就号称是自己的作品。然而在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推介下,大部分用户会被自动推送到已形成阅读习惯的“大V”账号下进行观看,作为原创者本身的传统广电媒体反而没有阅读量。对此情况,广东广播电视台应当加强版权保护,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防止这种偷盗原创的不良行为泛滥化。

3.传媒平台内容同质化趋势

近来年,“网红”一词逐渐成为许多人进行内容选择的标准。而为了追逐这一标准,许多媒体平台在进行内容创作的时候会一窝蜂地对准当下最受关注的同一“网红”题材。如果不能抢先时机进行发布,那么后续的作品基本都流于同质,不仅无法创造经济价值,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用户反感。对此,广东广播电视台应摆正选题策划时的心态,多做细致分析,保持传统媒体的严谨和客观,以深度有意义的内容赢得受众认可。

三、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发展策略

(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代表性媒体品牌

在粤语使用范围较广的海外华人群体中,岭南文化同样也拥有较深的文化认同感。其实,受众并不是不需要信息,而是抛弃了较为陈旧的信息接收方式。广东广播电视台在融媒体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升级传统媒体业务,为湾区居民乃至海外华人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服务,扩大其在粵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广东广播电视台更应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外宣平台,做好相关发展成就、新闻资讯、文化认同和故事内容的宣传推广,让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品牌形象与粤港澳大湾区融为一体,成为湾区的代表性媒體品牌。

(二)转型为“先网后台”的融媒体多元化平台

融媒体的最大特点,是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在电视技术、内容生产、服务模式与商品交易上实现了资源、内容、宣传方式和营销渠道的融合共享。尽快转型为这样一种新兴媒体形态,可以充分盘活广东广播电视台原有的传统媒体业务优势,利用新渠道和新发展,促进其市场化运营战略的实施。目前,广东广播电视台已经以旗下自主资讯分发平台触电新闻为中心,搭建了融媒体中心雏形,但其主要的内容生产和经营获利,还是以广电媒体平台的传统内容生产为主。以当下的传媒产业发展态势看来,无论是消费者、广告商还是内容本身,都会更倾向于融媒体的传播方式。虽然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业务拥有内容生产质量上的优势和经验,但酒好也怕巷子深,融媒体的有效推广渠道,才能为其贏得应有的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尽快建成“先网后台”的融媒体平台,不仅有利于市场化运营战略的实施,也能从多元化战略中借力打力、优势互补,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剑飞.浴火重生:展现“中国力量”——2016广东广播电视台崛起之势[J].南方电视学刊,2015(6):6-11.

猜你喜欢
市场融媒体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