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影中“红”色的色彩运用与对比分析

2020-11-06 04:16郁轩肖涛
新闻传播 2020年16期
关键词:隐喻红色

郁轩 肖涛

[摘要]身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极其善用色彩丰富画面内涵,且忠爱于红色。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红高梁》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举例分析红色在影片中的运用并找出其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渲染情境的功能价值。后将借用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概念,试对比分析红色在两部作品中的隐喻异同。

[关键词]《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隐喻

色彩,作为影视作品中一类重要的视觉元素,不仅能赋予观众审美体验,还具有深化影片主旨、塑造人物性格、表达导演隐含在镜头中的主观意图等效用,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魅力。张艺谋出于对色彩的敏锐洞察与捕捉而成为第五代导演中色彩运用的佼佼者。从他早期执导的作品《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2010年上映的《山楂树之恋》,无不表达出张艺谋对于红色的忠爱。因此,本文选取片名中包含“红”字的影片——《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以试对比分析两部影片中红色的运用及其隐喻的异同。

一、影片中红色的运用及功能价值

(一)红色色彩的运用

自古以来,红色就已深深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红”普遍被赋予积极正面的象征寓意。在民间,它代表着喜庆、热烈、吉祥和祝福,就国家层面而言它又象征着激情、正义和民族精神。导演张艺谋在《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丝毫不吝啬于红色的使用,以红色这一刺激幅度最强的原色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充分发挥其表意功能,构成视觉张力的同时渲染影片的人性化情绪。

在《红高粱》中,影片伊始便让观众感受到来自红色的洗礼。随着唢呐和小鼓等民乐器的背景音响渐入,镜头画面中的红盖头、红嫁衣、红发簪、红色绣花鞋、红花轿以及红润的脸庞随即映入眼帘,将即要出嫁的女主角“九儿”置身于红色的空间场景内,与作为背景的黄土高坡和绿意盎然的高粱地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十分耀眼。此外,高粱地作为围绕剧情发展最为关键的场景,可视为影片中最基本的红色实物标志。“红高粱”本身虽不是红色,但却作为重要元素多次处于被红色物化符号建构的场景浸染当中,因此相应具有红色符号的象征意义,成为被赋予人的性灵的生命载体。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对红色的呈现莫过于画面中的一个个红色灯笼。笔者认为,院中与屋内的红灯笼,即红灯笼的远景与近景给予观众不尽相同的视觉体验。陈家大院四周的墙壁砖瓦均呈灰色色调,仿佛被阴霾笼罩般,当院中红灯笼点亮时,些许暖色赋予大院一丝生机感,在死寂中给观众一种人间烟火气的景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对于屋内而言,狭小空间中的大片红灯笼使画面诡异,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二)红色的功能价值

1.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心理变动的凸显

除语言动作外,服饰的色彩对于角色的性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红高粱》开场时,九儿虽身着一套红色喜庆嫁衣,但与呆滞空洞的眼神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及自主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张,直率表达出对“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的反抗,其不甘沦为封建思想牺牲品的意志塑造了新时代女性形象。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大太太常年黑色装扮,刻画出其在封建礼制下内心麻木、得过且过的牺牲品形象;二太太卓云的服饰色彩变换或明或暗,可窥见其在争宠过程中的老谋深算;三太太梅珊从红嘴唇到红服饰,无一不透露出其内心的爱与渴望。

此外,张艺谋运用服饰色彩以诠释人物的心理变化特征。《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在进陈家大院之前身着黑裙白衣的学生装,梳着两个麻花辫的她内心纯净、与世无争,极具书生气质。成为四太太后,为了得到陈老爷的恩宠而与其他三位太太经历多次勾心斗角中的丛林法则,衣服颜色也逐渐向红色、紫色过渡,红色的外衣体现她身体与心理的同化,成为封建体制的维护者。

2.作为叙事线索推动剧情发展

色彩在电影中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它可以成为影片发展脉络的视觉外化形式,与影片情节相辅相成。运用色彩推动叙事在这两部影片中尤为明显。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灯笼的状态构成整部电影的叙事核心,影片围绕点灯、灭灯、封灯仪式,即灯笼的“红一白一黑”讲述出女主颂莲从得宠到失宠再到被遗弃的悲惨命运。另外,影片中也是围绕灯笼的红与白道出四位太太勾心斗角的激烈情节。再如影片《红高粱》使具有红色意指的高粱地与血红色的高梁酒相结合,将九儿出嫁、带领伙计经营酒厂、对日军侵略的复仇等等一系列故事情节托盘而出,使情节街接更为明晰且拓展了其表意空间。

3.渲染情境

《红高粱》以大红色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不仅对观众构成强烈视觉冲击,还为影片增添些许意境。红色滤镜下的红高粱随着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变化而迎风摇曳,或欢快,或躁动,或暗殇,或悲愤。这使得红高梁这一农作物被赋予人性化的感情色彩,富有灵性,巧妙地借助红高粱抒发主人公的心情。影片最后,高梁酒点燃的红色火焰象征着主人公们内心怒火冲天,洒到地上的血红色高粱酒和暗红色的天空反映出主人公们反抗时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整片的红色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对观众造成心理冲击的同时酝酿其悲怆情绪。

二、红高粱与红灯笼的隐喻对比

红色作为两部电影的主旋律已成为一种符号象征,张艺谋在其中对红色的内涵分别注入新的意义表征,以传达深层次的主題思想。每一抹红都有其寓意,下文对高粱“红”与灯笼“红”的色彩符号进行隐喻对比分析,笔者将借助瑞士符号学鼻祖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概念。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能指”是符号的形象,"所指”是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和概会。

(一)“能指”的相似

就单幅画面中的“能指”而言,红色符号仅能传达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表层的意义内涵。两部电影依托于大红色的窗花、灯笼、嫁衣、花轿等民俗符号,皆呈现出中国式娶亲时热闹喜庆的景象,诠释了红色广义上吉祥、幸福的象征寓意。

另外,两部电影均是以红色为主旋律且以女性形象为依托贯穿全片,致使红色与女性形象及命运息息相关。《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以学生的装扮出场十分清新脱谷,她不愿接受封建仪式的安排,宁可走路也不坐花轿,不甘沦为等价交换的物品。《红高粱》中,九儿为表达对婚姻的不满毅然与余占鳌在高粱地中“野合”,随后她又带领伙计开办酒厂、反抗日军侵略,彰显了其独立、刚毅、热情的人格魅力。如上述所言,两部影片一改女性没主见、言听计从的刻板印象,都曾建构新时代女性形象以控诉封建制度下男尊女卑的传统陋习,这是对女权意识的张扬。

(二)“所指”的差异

Is红高粱与大红灯笼分别作为两部影片中重要的物化象征符号贯穿于剧情始终,两个符号所围绕的主题思想不同,因而高粱的“红”与灯笼的“红”之间可阐释出不尽相同且更为深刻的意义表征。

1.红灯笼的悲剧红

红灯笼本是吉祥之物,但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可视作权力与欲望的化身,在青砖灰瓦前依然失去其应有的生机,反而加剧了画面的压抑、恐惧。首先,灯笼的红指代着封建制度下宗法夫权的缰绳。陈老爷在陈家大院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掌管着院内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其中就包括四位太太的权利地位。四位太太在大院中的主动权被剥夺,唯有虏获陈老爷的欢心,继而通过点灯仪式才能获得陈老爷的宠幸,享受到捶脚、点菜等附带权利,赢得片刻安宁与解脱。女人的命运完全被陈老爷的权力一灯笼的那一抹“红"一所掌控,彷佛成为陈老爷的附庸品。再者,灯笼的火苗象征着大院女性心中的欲望之火,每位太太都想通过点燃的灯笼享受特权,以此满足自身的某些私欲,如对占有的欲望、对享受的欲望、对“幸福”的欲望....但.灯笼的红色在黑漆漆的大院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揭示了在畸形体制下女性极低的地位和終究逃离不了的悲惨宿命。

2.红高粱的反抗红

相较于颂莲,九儿并未因沾染封建习气而变得顺从,这赋予了红高粱强烈的反抗色彩。随着时间线的推移,《红高粱》中的高梁“红”体现了从反抗个人命运到民族精神觉醒的变化。第一次对红高粱的细致描写是在九儿回门的路途中,余占鳌半路强行将九儿架到高梁地,企图发生“野合”行为,在此过程中九儿并未挣扎,而是静静等待余占鳌搭建“圣坛”。这一幕借助红高粱含蓄地表达了九儿对封建时期“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强烈不满,亦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抗。第二次对红高粱的描写则上升至国家层面。为给罗汉大哥复仇,余占鳌一行人在高粱地中展开了对8本侵略军的伏击战,结局是九儿被射杀在血红色的高粱酒中,伙计们也与日军同归于尽,而在夕阳照耀下的红高粱依旧随风屹立不倒,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坚韧、不屈服的民族精神,谱写了热烈悲壮的生命礼赞。

参考文献:

[1]郭重孟刘妍,林亦修.《红高梁》电影中“红色”民俗符号解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3):78-81.

[2]张庆荣.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色彩造型研究——简析人物服饰的色彩[J].语文学刊,2012(23):51-53.

[3]孙立,试论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意蕴传达[J].电影文学.2019(09):8991.

[4]峻冰.表现主义文学与张艺谋的“红色系列”[J].电影评介,1993(05);12-13.

猜你喜欢
隐喻红色
爱的隐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什么东西不应该是红色的
追忆红色浪漫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