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实地调研发现,随着新媒体对人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影响的愈发深入,利用新媒体来解决农村文化载体發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成为了必由之路。当前农村文化载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传播效果欠佳、建设与村民需求不匹配、传统文化载体发展遭遇瓶颈、新兴文化载体发展不成熟、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发展冲突等问题,导致农村文化载体的实效性欠佳,村民们的参与度、满意度不高。通过实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全覆盖、以新媒体助力农村文化“上山下乡”、促进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的融合发展等措施,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农村文化载体在新媒体视域下的新发展,进而助力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媒体;农村文化载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20)10-0045-10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加强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繁荣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①、党的十六大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③、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⑤。
而近年来,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的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学习体验中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使用新媒体的现象也日趋普遍化。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普及率达到64.5%,其中农村网民占比为28.2%,规模为2.55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5年6月提升16.1个百分点;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6月的88.9%提升至99.3%。⑥ 可见,新媒体正在并将会更加深入地影响着农村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媒体必将愈发深入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时期农村文化载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当下农村文化载体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对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现状的全面调查和分析,找出新媒体与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的内在契合点,从而得出将新媒体应用于农村文化载体建设的具体方法,以期实现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的质变。
自2015年6月以来,笔者连续三年带领调研组先后深入湖北省8市15镇30余村调研农村文化建设相关课题。实地走访了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黄石市白沙镇、铁山区;应城市郎君镇;襄阳市欧庙镇、歇马镇;孝感市义堂镇;鄂州市泽林镇;荆门市子陵镇等7市9乡镇,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较为全面地把握了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在调研及后期分析中,农村文化载体发展问题凸显。因此,调研组继续走访了湖北省襄阳市黄堡镇、过渡湾镇、寺坪镇、马桥镇,恩施州清太坪镇、野三关镇,大冶市陈贵镇等3市7乡镇,对农村文化载体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农村文化载体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发放回收有效问卷2496份,整理访谈录音、笔记80余份,为全面了解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农村文化载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农村文化载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有效的一手数据及相关资料。
本文将以湖北省为例,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文化载体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切实、有效、可行的农村文化载体发展路径,力求实现传统文化载体和新兴文化载体的融合发展,助力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现状分析
(一)核心概念界定
1. 文化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对文化做过这样一个定义:“应把文化视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特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艺术和文学,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⑦ 在这个定义中,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层面,或是局限于优秀遗产和优秀思想,而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包括了进来。本文中的“文化”概念主要采用这一定义。
2. 文化载体
文化载体是指能够承载和传递社会文化的事物。⑧ 文化载体的内涵非常丰富,根据时间、空间、存在形态、范围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新兴文化载体、本土文化载体和外来文化载体、物质文化载体和精神文化载体、群体文化载体和个体文化载体等不同的类型。本文所强调的文化载体即是从时间维度来讲的。传统文化载体是指在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早已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文化载体,如广播站、文化活动中心、广场舞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新兴文化载体是指利用新媒体来传播文化的载体,如微信平台等。
3. 新媒体
通过对国内外学界对新媒体概念的梳理发现,“新媒体”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从它的发展型态来认识它。新媒体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即时互动来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量、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从具体形态上看,目前所说的新媒体主要包括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和数字互动平台等。由于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对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的影响,而村民使用的新媒体类型以网络和手机为主,因此本文中新媒体的涵义主要是指互联网和以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无线通讯平台。
(二)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现状
据表1可知,对于传统文化载体而言,广播电视和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情况较好,个案百分比分别为84.5%和57.4%,村级的体育健身器材、农家书屋、文化室、广播室的建设则相对较差,个案百分比分别为37.7%、26.0%、14.9%和13.0%。基层文化资源共享中心建设薄弱,个案百分比仅占5.7%。
在实地走访中,仅有湖北省应城市郎君镇各个村都拥有多媒体设备,镇文化广场的健身器材、广场舞设备等都较为完备,部分村落將文化礼堂与农家书屋合二为一,并附建“四点半学堂”等文化活动场所,充分结合本地特色,较为独特。但村民对农家书屋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建设情况不一致,文化活动中心亦是如此,虽建设覆盖率较高,但使用率较低,甚至被用作会议室等其他用途。据调查研究可知,7市9乡镇中,35.3%的村民表示所在的村落没有或是不清楚是否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同时,经常到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或农家书屋参加活动的村民仅占13.7%,偶尔到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或是农家书屋参加活动的村民比例也只占到26.8%。而调研组在29个村庄中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60%的村庄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2%的村庄建有农家书屋。
农村新兴文化载体建设突出表现为新媒体平台建设。据表2可知,村民对政府微信平台和门户网站的了解度较高,对微博和官方手机软件的了解度较低,且前者的百分比是后者的两倍多。有65.4%的村民选择了其他,经过后期交谈发现,其原因大多为不清楚新媒体平台的定义,因而误将政府电子公告栏等视为新媒体平台。由此可见,政府官方新媒体平台建设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尽管官方新媒体平台建设比较齐全,村民对其的了解程度也比较高,但实地走访发现,很少有村民真正关注和运用政府的门户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新兴文化载体互动及时性的优势在农村地区发挥作用甚微。
总体而言,农村文化载体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村民参与率低、有效性差等问题。
(三)农村文化受众情况
1. 农村文化受众分布情况
据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对象中,男性占比48.8%,女性占比51.2%,女性人数比例高于男性,同时25—44岁、45—59岁年龄段人数较多,共占比59.5%。此外,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民仅占11.1%(主要为大学生村官等“三支一扶”人员或选调生),中共党员仅占13.5%(多为镇政府或村委会工作人员),共青团员占比10.9%。
2. 日常文化活动情况
据表3可知,在7市9乡镇村民日常文娱活动中,上网比例已达29.5%,读书看报占比30%,跳舞或其他健身活动占比25.1%,看戏和演出占7.6%,主流娱乐活动仍以看电视或棋牌为主,文化活动类型较为传统和单一。就其他户外文化娱乐活动而言,一是广场舞,各乡镇的主要街道或专门的文化广场每晚有一两个团体跳广场舞,而其他较为偏僻的村落由于设备不到位、无人进行舞蹈教学等原因,几乎没人跳广场舞;二是健身活动,仅有少部分的村落拥有健身设施,且大部分年久失修,难以开展其他的健身活动;三是文化下乡,每年除了上级政府或公益团体组织屈指可数的“送戏下乡”、“电影下乡”活动之外(个别富裕的乡镇每年达到5次左右),村民几乎没有机会观看演出。
3. 获取文化信息渠道情况
据表4可知,村民通过广播电视这一途径获取文化信息资源的比例达到了81.6%,通过口耳相传获得文化信息资源的比例达到了65.7%,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文化信息的比重则相对较低。由此可见,村民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已有部分村民借助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获取文化信息,总之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仍较为单一,且缺乏即时性。
4. 满意度情况
据调查的数据显示,从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情况来看,13.9%的村民表示“重视”,14.5%的村民表示“较重视”,9.1%的村民表示“不重视”,仅有少部分认为乡镇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不重视”,高达46.0%的村民表示“不了解”。但在走访中,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大都表示所在乡镇近年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显然,这与村民对“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视度”的认知存在偏差,可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欠佳。
根据“村民对当前文化生活满意情况”数据显示,村民对当前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呈现“满意”与“不满意”各半的状况。据实地走访过程中了解的情况,大部分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村民只是基于现状的满意,他们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一些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缺乏对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的追求。数据显示,高达48.9%的村民“不满意”当前的农村文化生活,部分村民感到“很不满意”,反映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村民实际需求不对称,村民获得感较差。
5. 新媒体使用情况
因村民使用的新媒体类型以网络和手机为主,我们以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购置使用率为例来进行农村新媒体使用情况分析。早在2016年,调研组所调研地区的电脑和智能手机使用率总体已经达到近80%,这一比例近年来更是迅猛增长。当网络开始进入愈来愈多的村民的生活中时,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农村文化载体建设愈发值得思考、探索。
总体而言,当前农村文化载体建设的实效性欠佳,村民们的参与度、满意度不高。农村文化载体建设的受众主要为妇女、老人和儿童,且政治面貌比较单一,多为群众,受教育程度总体不高。虽然村民们的日常文化活动以看电视、棋牌为主,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广播电视和口耳相传为主,但是电脑、手机等新媒体载体的购置使用率却很高,可见当前的农村文化载体建设并未有效利用电脑、手机等使用率高的文化载体。因此应当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农村文化载体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以及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新的变革。
二、新媒体视域下农村文化载体发展问题探析
根据对农村文化载体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深入研究,新媒体视域下当前农村文化载体在发展过程中已出现或将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传播效果欠佳、建设与村民需求不匹配、传统文化载体发展遭遇瓶颈、新兴文化载体发展不成熟、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发展冲突等问题。
(一)农村文化载体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们抽取了C镇、L镇、B镇等3个镇的问卷单独进行分析,数据显示C镇的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器材建设率达到73%左右,L镇和B镇的建设率却不足2%,地区差异明显。造成地区差异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乡镇经济实力的差异。相对L镇和B镇,C镇经济发展情况良好,相应文化载体的建设较为完善。二是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尤其是对于文化载体建设的投入程度不同。C镇政府更加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较大,因而当地的文化载体建设相对完善。三是忽视了贯穿于文化载体建设过程始终的宣传工作。鼓励、引导、号召村民有效使用文化载体,不仅仅是建成之后的事情,而是贯穿于整个文化载体建设过程始终的重要任务。
虽然利用新媒体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缓解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压力,但正如前文文化载体发展现状中所言,同样因为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欠缺等原因,目前乡镇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二)农村文化载体信息传播效果欠佳
村民对“党和政府下达的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间接反映了农村文化载体的信息传播效果,因而笔者以此项调查结果为例来进行分析。据表8可知,“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党和政府下达相关政策的村民所占的比例高达50.4%,可见多数村民不了解党和政府下达的相关政策,农村文化载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发挥不足。
农村文化载体信息传播功能发挥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是因为没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当前村民们获取或传播文化信息的方式仍以口耳相传、广播电视等方式为主,而传统文化载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数量、速度、辐射面等多方面都会受限,与此同时,新兴文化载体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农村推广的过程中面临着村民思想保守、受教育水平低等诸多障碍。
政府在进行文化载体建设中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规避传统媒体的劣势;二是尚未能对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扬长避短;三是进行信息传播时,没有结合村民需求采取其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没有考虑村民的差异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不善于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力量,容易一概而论,以偏概全。进而导致信息传播有效性欠佳,村民获取信息的实效性差。
(三)农村文化载体建设与村民文化需求不匹配
据表9可知,村民中使用网络观看视频、浏览新闻门户网站、跳舞与健身活动、参与各类文艺比赛等活动的期待值较已有的活动有所增加,而在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通讯和社交的比例却出现了期望值低于实际值的现象。
现有文化载体建设并未充分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其原因有三点:
一是目前手机、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率高,村民希望利用新媒体去快速、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满足需求,而当前农村地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不完善,村民只能自己去检索、发现,政府缺位;
二是村民利用新媒体可以自发获得大量的信息,其价值观和需求也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目前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进行的载体建设强调以文化输入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忽视了村民的文化自觉性、文化主动性以及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文化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三是村民反映需求的渠道实效性欠缺,仍通过设在村委会、政府大楼的意见箱或当面反应等,没有利用新媒体迅速、实时、大数据分析等特点来及时得到村民的需求反馈,使得村民与乡镇政府的有效互动性较差,导致文化建设与需求不匹配。
(四)传统文化载体发展遭遇瓶颈
据表11和表12可知,大部分村民表示不知道或不了解所在村落是否建设有农家书屋或文化活动中心,近一半以上的村民表示没有去过农家书屋或文化活动中心。可见以农家书屋为主的传统文化载体有形无神,使用率低。传统文化载体发展遭遇瓶颈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形式、内容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村民多元化的需求。当前新媒体带给村民的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感知,村民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自然会影响其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此时,传统文化载体的单一性是无法完全满足其需求的。而目前部分村民受教育水平所限,书籍对他们而言就成了摆设,类似于农家书屋之内的文化载体无法发挥作用。再者,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乡镇的传统文化载体建设流于形式,大多数乡镇的农家书屋或文化活动中心基本上与党员活动中心重合,同时用于各村村委会办公,村民文化活动的空间都被占据,满足其需求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时间、空间的限制性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村民便捷化的需求。村民们在通过传统文化载体参与文化活动、获取文化信息时,总是要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点,增加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限制因素,使得传统文化载体实效性减弱;
三是更新、维护的延缓性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村民实时化的需求。传统文化载体因交通、缺乏专人维护等原因导致内容更新不及时,而实地走访的各个村镇也普遍存在后期维护不及时的情况,例如体育器材损坏无人修理,廣场舞设备无人维护,露天电影设备安装后无人进行教学使用,广播喇叭闲置废弃等现象。进而导致农村文化载体建设虎头蛇尾,无法适应村民日益增长变化的需求。
(五) 新兴文化载体发展不成熟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并逐步深入农村,为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载体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农村文化载体,对农村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当前新兴文化载体的建设还不完善,发展还不够成熟,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新兴文化载体的普及不够、宣传不足。据表13和表14可知,村民使用电脑观看视频、浏览新闻和聊天较为普遍,个案百分比达到了50.9%、43.5%和45.2%;村民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聊天,看时政信息、新闻和阅读文章的情况比较多,通过公众号进行互动以及通过新媒体平台消费的响应百分比均不到10%,可见虽然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迅猛,具有多种优势并且操作便捷,但由于新兴文化载体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政府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很多村民即使拥有智能手机、电脑但由于不会使用或其他原因不使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阻碍了新兴文化载体的发展。
二是新媒体环境下新兴文化载体的监管缺失。据表15可知,村民获取政策和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政务公开栏和政策宣讲等传统媒体,响应百分比均达到10%以上,而利用微信、微博、线上书屋、网络媒体等新兴文化载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村民所占比例之和仅有30%。新兴文化载体的信息传播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监管缺失。新媒体带给村民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良莠不齐的信息与多种价值观,在实地走访中也证实,在农村地区,政府对新兴文化载体传播信息的引导和监管还不到位。通过微信、QQ建立的官方或非官方、正式或非正式群聊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或者仅用于转发不真实的乃至不良的信息,一些非正式组织或个人以盈利为目的建立的公众号也成为了负能量信息传播的桥梁。因此,在传达一些隐秘或急切的信息时,村民更倾向于采用短信、电话甚至口耳相传等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导致新兴文化载体发展受阻。
(六)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发展冲突
据上述分析,现如今,大部分农村地区在新媒体视域下进行传统文化载体和新兴文化载体的融合发展中大致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重右手轻左手,仍然将目光紧盯在发展传统文化载体上,对于新兴文化载体的理解程度与重视程度不够,即使传统文化载体发展遭遇瓶颈,也没有去利用新兴文化载体的优越性;二是用左手丢右手,在发展新兴文化载体时,目光局限于如何使用新媒体来建设文化载体,而忽略了传统文化载体所拥有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也没能规避好新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使得农村文化载体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发展冲突,出现左右手打架的情况。
因此,如何以新媒体为催化剂去利用好左右手,使其融合发展、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助力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建设新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新媒体视域下农村文化载体发展路径探析
新媒体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等多方面的特征与优势,因而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农村文化载体建设,能够打破传统文化载体发展瓶颈,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的有效融合发展。
(一)实现农村新媒体平台建设全覆盖
相对于传统文化载体而言,新兴文化载体在前期建设以及后期维护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少,不会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各个地区均有条件建设新媒体平台,实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全覆盖,从而可有效解决文化载体区域发展不平衡、新兴文化载体发展不成熟的问题。而在新媒体平台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新媒体所独具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优势可有效解决信息传播效果欠佳的问题。
在实现新媒体平台建设全覆盖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坚持正确思想引领,完善制度政策保障
在建设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所能够发挥的巨大力量,要着力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政治功能和导向功能,引导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与传播,坚决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与此同时,应当完善相关的建设、监管制度和政策,各地应当结合当地的特点制定各具特色的平台建设方案,避免建设、使用、维护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确保建设的实效性。
2. 培育技术骨干,切实发挥作用
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引进熟练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人才,将农村骨干干部送出进行新媒体技术培训,让一批核心人才率先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及平台的操作方法,并保持先进性、创新性。只有先让一批人熟练掌握新兴文化载体建设技术,通过会的人培训不会的人,熟悉的人带动不熟悉的人,才能最终实现地方干部尤其是文化建设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创新能力的与时俱进。在人才队伍培养起来后,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组织各级干部不断接受教育培训,以实现农村文化载体建设干部、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化、高效化。
通过队伍建设,使得农村文化载体建设的宣传普及、后期维护等得到保障,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3. 引入社会力量,形成建设合力
实现新媒体平台建设全覆盖,仅仅依靠党委和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以及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引导、鼓励自媒体发展,通过招标、座谈会等方式,广开言路,吸收、借鉴、采用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形成建设合力。
(二)“新媒体+”助力农村文化“上山”、“下乡”
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挖掘发展当地特色文化、弘扬优秀文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村民文化需求,助力文化建设精准投放,进而解决文化建设与村民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助力农村文化“上山下乡”。
1. 新媒体+文化“上山”
一是通过挖掘当地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潜在力量实现文化“上山”。如今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为纯文化输入地區,当地的一些特色文化、民族文化被冷落。对此,各地应当积极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当地的特色,对内通过绘制宣传手册、宣传画,张贴标语等措施实现到村到户的呼吁与宣传,对外通过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对接高校社会实践等手段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潜在发展空间。改变村民原有文化观念,让其认识、保护、热爱并主动助力当地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当地特色文化圈,进而通过特色“文化输出”来达到文化“上山”的目的。
二是通过呼吁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回归实现文化“上山”。农村地区的一些落后观念、习俗正在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对当地产生负影响。因而政府应当注重价值引领,鼓励村民积极主动地摒弃落后封闭的思想,约束不文明的民风民俗,适应新媒体环境,共建新媒体互动平台,并加强监管;村民要积极响应,发挥自身主动性,主动融入新媒体环境,树立正确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挥新媒体在农村文化载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如积极进行网络问政,利用新媒体互动平台同政府进行沟通等。进而夯实核心价值观基础,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根深蒂固,实现文化“上山”。
2. 新媒体+文化“下乡”
一是加强监管,注重价值引领,确保优秀文化“下乡”。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村民在获取文化信息难免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潮的影响⑨,例如“高价彩礼”、“生病不找医生”等。因而党和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及时制止不良信息和思潮的传播,并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举起亮剑,与其作斗争,确保村民能受到优秀的、正能量的文化熏陶。村民自身也应当增强辨别能力,明辨是非,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
二是深入村民,切实了解需求,确保文化有效“下乡”。据前文,如今电影“下乡”、演出“下乡”等文化“下乡”存在着次数少、覆盖面小、无法满足村民实际需求等问题,因而村民应当通过新媒体等各种渠道及时反馈自己的文化需求以及文化生活中的困惑和建议,党和政府应当着力搭建平台听取民意,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了解村民的文化需求,确保文化下乡精准投放,实现文化有效“下乡”。
(三)促进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有效融合发展
无论是最近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还是近三年的实地调研情况,均显示农村人口使用新媒体的现象日趋普遍化,微信使用率近九成。可见将传统文化载体和新兴文化载体进行有效融合,实现文化载体的新发展是大势所趋。
传统文化载体虽然存在着无法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受时间空间限制较大、更新换代速度慢等不足,但也具有新兴文化载体所不可代替的优势,例如载体实体化、村民参与感强等。因而在未来的农村文化载体发展过程中,应当有效结合传统文化载体和新兴文化载体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既要避免简单的二者相加,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唤醒文化建设的造血功能,进而有效解决传统文化载体发展遭遇瓶颈以及二者发展冲突的问题。
根据该建议路径,笔者以探索建立“农家之声”微信平台作为示例。“农家之声”微信平台利用农村覆盖率最高的新媒体平台——微信,由国家组织建设、地方党委和政府维护管理,整合地方现有微信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以树状模式为结构,以文字、声音、漫画、视频等为表现形式,达到传递声音(政策)、传递情感、解决问题、促进文化传播的目的,从而推动农村文化自信。
1. 以“农家之声”实现载体融合发展的内容设计
(1)政策之声——新媒体+“公告栏”,即线下通过公告栏发布公告的基础上,线上通过“农家之声”微信平台推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相关文件、决策、最新资讯等多种信息,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漫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让村民知道、了解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以便村民知晓、理解他们的工作,并通过微信后台留言等形式与政府进行良性互动,方便村民监督政务,确保政策落实到实处。
(2)书籍之声——新媒体+农家书屋,即通过“农家之声”微信平台实现对书籍多形式线上化(农家书屋的线上化)。村民可通过平台以文字、漫画、语音等多种形式来“看”书、听书,从而解决受教育水平低、不识字的村民的读書之难,进而发挥农家书屋在文化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能通过大数据对于村民的读书需求进行精准分析,进而使得农家书屋的线下建设与村民需求相匹配。
(3)亲情之声——新媒体+文化活动中心,即留守老人、儿童以及外出人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展示双方的日常生活变化,分享彼此的故事,并筛选一些在线下展出,维系留守老人、儿童与外出务工人员的情感交流。利用微信社区、照片墙、树洞等形式实现群体性的情感交流,互相取暖。
(4)互助之声——新媒体+众筹,包括筹款和有效信息交互,村民通过向微信平台投递求助信息并提供有效证明,来寻求相应的帮助,平台进行调查审核后发布,帮忙解决问题。
(5)文化之声——新媒体+户外文化设施,即村民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当地村级体育健身器材等户外文化设施进行报修,保证户外文化设施维修、更新及时,与此同时村民还可以反映自身文化需求,政府可以得到及时反馈,促使文化供给与需求相对称。
2. 以“农家之声”实现载体融合发展的对策设计
(1)国家组织建设,是以“农家之声”实现载体融合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国家力量进行建设,可以使载体融合发展的效率、质量、覆盖面等都得到保障。国家投入充足资金并确保资金及时下放到位,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平台开发,地方党委和政府安排专门、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时更新和维护,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平台良性发展。
(2)大力宣传推广,是以“农家之声”实现载体融合发展的有效动力。党委宣传部门要对平台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宣传要广,整合相关部门或其他新闻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平台关注度;宣传要深,乡镇一级党委和政府可派专员入村入户向村民介绍平台内容、意义和使用方法;宣传要久,相关部门及文化专员随时跟进及时收取村民们的反馈并立即反映和调整。
(3)引入社会力量,是以“农家之声”实现载体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要鼓励、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推广微信平台。志愿者在深入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公益活动时,可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合作推广微信平台,建立志愿者和乡村的对接机制,形成“一对一”的帮扶,有条件还可以进行回访。二是要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引入拥有成熟技术或创新理念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进一步提高载体融合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通过“农家之声”微信平台,村民能及时知晓、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村民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良性互动,进而建立深层次的信赖关系;让农家书屋电子化带给村民“读”书新体验,文化新体验,推进文化扶贫;让“农家之声”给留守老人和儿童带去更多的温暖;让信息资源的传递、共享更加准确方便,使村民在遇到困难时能集众人之力渡过难关;让村民的文化需求及时得到满足,提升其获得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农村文化载体的新发展,需要党和政府、社会、村民等多方面协同合作,形成合力。面对农村文化载体发展中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传播效果欠佳、建设与村民需求不匹配、传统文化载体发展遭遇瓶颈、新兴文化载体发展不成熟、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发展冲突等问题,各方都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于农村文化载体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在农村文化载体建设的过程中要左右手并用,有效发挥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力求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新兴文化载体的有效融合发展,进而助力新时代的农村文化建设。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页。
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4月28日。
⑦ 昆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3页。
⑧ 刘美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研究》,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 包海舟:《新媒体环境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创新》,《新美术》2017年第4期。
作者简介:吕星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北京,102488。
(责任编辑 刘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