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融合课堂的思考

2020-11-06 03:13田国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中学历史融合

【专题介绍】融合,是当今社会的高频词与研究热点。浙江省海盐县田国华老师领衔的“高中历史融合性课堂中具身认知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曹俊、汪茉莉、曹译匀),在观摩一节历史与美术融合的示范课《透物见史·瓦当会说话》(2019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学术研讨会展示课)后,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对中学历史跨学科融合教育的价值、操作路径和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结合课题组教师自己的课例,探索了融合性课堂建构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上发挥的作用,期望与更多的专家深入交流。

[摘   要]中学历史融合课堂具有学科性、实践性和多元性等特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历史课程与社会课程的融合、历史课堂与多元实践的融合是重要的探索维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接受能力,值得一线教师探索研究。

[关键词]融合;中学历史;具身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8-0065-02

融合,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高频词与热点词,它体现了不同方面、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互助与共同提升。在教育界,融合教育的探索与研究方兴未艾,内容也丰富多彩,有学科融合、技教融合、家校融合与多元融合等。

近期,笔者观摩了一节学科融合的典型课例《透物见史·瓦当会说话》(由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唐园园与郝世奇老师执教,以下简称《瓦当》),此课由历史教师与美术教师联袂奉献,体现了历史味、艺术味,具有学科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笔者认为中学历史融合课堂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课型,值得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探索,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结合该课例,谈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美术学科)的融合

中学历史融合课堂的第一要义,是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为何要尝试学科融合呢?

历史课堂要讲授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以中学历史为例,除了常规的政治史、经济史、战争史之外,有些课还涉及具体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甚至还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知识。

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比较陌生的,要带领学生领悟历史之美、感悟历史之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历史教师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就某些特殊课例进行合作,借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来突破历史课堂中的某些重难点,必将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瓦当》一课时,历史教师唐园园以瓦当为缩影,以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历史为线索,勾勒出瓦当背后的历史信息。当讲到魏晋时期东吴一带的人面瓦当时,美术教师郝世奇上场,指导学生从人面的五官及线条特征入手,学会观察、理解瓦当人面,并引导学生从瓦当喜怒哀乐的各色表情中推理瓦当主人的社会地位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美术教师的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艺术性史料,从而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当然,历史教师和其他教师在學科融合、合作授课中,应体现历史学科的主导地位(毕竟这节课本质上是一节历史课),彰显历史课堂的特质,反对把历史课上成美术课或音乐鉴赏课等。所以,如何确立融合的内容、把握融合的尺度、协调融合授课的时间,需要历史教师认真思考、仔细研究。

融合课堂的实践,对历史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融合、对接这一环节,必须目标清晰、把握得当。历史教师要明确本节历史课的课魂、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安排,确定其他学科教师的助力环节、助力要求与时间调控,同时还需要预设融合课堂应达到的效果(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防止变成其他科目的课堂。如此分工与合作,才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保持历史韵味,发展学生能力。

笔者在教授部编新教材《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一课时,也尝试了学科融合教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佛教的中华化、本土化历程,邀请美术教师以北凉、唐初和唐中的菩萨雕塑为例,从相貌、服饰、神态三个维度进行探究,并由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课程与社会课程的融合

一节成功的融合课堂,还应该关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一些成熟的社会课程,将课堂内的知识与课堂外的社会信息有效融汇,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从而实现课内课外的融合、交汇与互通。

结合中学历史课的特点,笔者认为将历史课程与博物馆课程对接,是一种便捷、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

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也为家长、学生和社会所熟知。同时,一些大型文博类节目(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可以说话》等)也走进了人们生活,受到了男女老少的普遍认同。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博物馆课程能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源、历史图片与专业解读,能带给学生强烈的历史穿越感,符合中学生寻求感性认知与理性理解相结合的特点。

历史教师在授课中,借助博物馆资源,通过视频学习、实物观摩或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与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瓦当》一课巧妙地以《如果国宝可以说话》的改编视频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精彩纷呈的历史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解读瓦当背后的历史元素,教师还利用博物馆提供的重要资源,展示了六朝时期东吴一带的特色瓦当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分析瓦当上极具特色的人物表情,并思考如下问题:

1.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2.他们可能是什么身份的人?

3.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4.这些表情与六朝的东吴地区有什么关系?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置身于历史课堂上,但又像徒步于丰富多彩的博物馆中。这样的情境,增强了课堂的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历史现场,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三、历史课堂与多元实践的融合

《瓦当》一课,以瓦当为线索,讲述的是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授课很有难度和挑战性。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既充分又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呢?本课也进行了智慧的尝试——将历史课堂与多元实践有机融合。

现代“具身认知”理论提出,“认知是基于身体的,也是植根于环境的”[1]。在中学历史融合课堂的建构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尝试多元化的学习实践,既要动眼、动嘴,也要尽可能地动手、动脑,实现学习的高投入。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支撑与展示环节,如“说说你的想法”“写写你的理解”“画画你的创意”“展示并解释你的成果”,展示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投入程度、解决问题的技能、自我表达的能力”[2]。

《瓦当》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瓦当的价值,感受“瓦当会说话”的教学真谛,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DIY你的瓦当表情”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进行仿古创作:请同学们化身六朝工匠,创作一个人面瓦当,表达自己在这节课中某一瞬间的心情。

学生在创作人面瓦当表情的时候,会关注人物五官,思考不同形态体现的人物心情,加深对历史与艺术的理解,培养历史的敬畏感、艺术的细腻感和学习的严谨态度。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比与投票,并让学生分享创作的心得以及如此创作的理由,从而实现了通过学生主动行为的发生以产生积极作用的教育宗旨。课堂也在学生的实践探究、充分展示和师生的对话互动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多元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历史课堂中,充分彰顯了他们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也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种“历史就在身边”的亲切感。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融合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与历史课程特点,值得一线教师加强探索与研究。感谢唐园园和郝世奇老师提供的精彩课例,笔者的思考和实践只是刚刚开始,期盼着同仁的指导和共同探讨。

[   参   考   文   献   ]

[1]  叶浩生.具身认知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  肖龙海.表现学习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中学历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在线学习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