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芬兰教育的启发

2020-11-06 07:21沈茂德
江苏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教师队伍课程改革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芬兰教育处于教育追求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为了探寻芬兰教育的积极意义,可以借助深入调查获得真实感知。通过深度体验芬兰教育,可以了解芬兰课程改革的真相,探寻芬兰教育的成功秘诀,形成对芬兰教育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芬兰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6-0078-03

【作者简介】沈茂德,江苏省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江苏无锡,214000)中方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当我们把视线聚焦芬兰教育上,一定会感到震撼。这个人口仅500万左右的国家,教育体系受到了全球关注。在多次测评中,芬兰的青少年都是名列前茅。芬兰学生的学习时间最短,学生表现落差(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差)全球最小,且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成绩的影响也很小。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近年,笔者与江苏部分校长走访了位于芬兰的赫尔辛基、万塔、考尼艾宁、坦佩雷和諾基亚等五座城市的8所中小学校,通过论坛、座谈、参观、听课等形式,深度体验了芬兰教育,了解到芬兰课程改革的真相,初探了芬兰教育的成功秘诀。

一、芬兰教育成功的基础:永远把学生放在中心

在芬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在国家层面,芬兰前总理阿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坦佩雷城市基础教育总长Ville Raatikainen在中芬教育论坛上这样说:“我们在实施新课程大纲的过程中,永远把学生放在中心。”芬兰国家教育署信息与分析部门主任Kristiina Volmari博士认为:芬兰教育在世界上一直吸引人,为什么芬兰教育这么成功呢?因为其核心理念是:永远把学生放在中心,教会学生成为更好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二、芬兰教育成功的关键:基于高素质、高责任感、高自主的教师队伍

在我们的访谈中,从芬兰教育部官员到一线校长,从出租车司机到酒店服务生,几乎所有芬兰人都认为芬兰教育世界一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芬兰教师素质极高,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自己的职业地位是高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万塔国际学校的数学教师丹尼斯先生曾是攻读数学学科的研究生。他在大学里除了专修数学专业外,还兼修了其他学科。在从事教师职业之前,他曾经在诺基亚公司担任了16年高级工程师,其中,在北京的诺基亚分公司工作了6年。一位来自中国无锡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他从不会死教,他会让我们慢慢发育”。VUOREKSEN KOULU的校长做了10年老师,曾任6年分管教育的市长,2017年8月重返学校校长岗位。在她看来,学校是一个充满了生机的地方,回到学校她感到非常开心。

在芬兰,教师的劳动充满了创造性和挑战性。国家只颁布课程标准,地方和学校会根据课程标准拿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学校里没有统一的教材。为了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去设计与开发课程资源,这给了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而恰恰是这样的空间给了教师创造的机会。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课程目标,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教得好不好?所有这些都由教师思考与决定。芬兰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被动的教材搬运工,不是一成不变地执行教案。

芬兰教育管理模式下的教师是极自由的,这也决定了他们更多的是自主管理。芬兰教师的工作不受外力驱使,是一种内动力和内生力。在工作中,芬兰教师感受到的是校长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这种无限信任的背后赋予的是教师自加的压力,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是教知识,还有其他方面。他们总是自觉又热情地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管理,从课程的开发到事务的管理乃至学校的财务预算。

三、世界性的教育误解:芬兰已取消分科教育

网上曾一度盛传“芬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学科科目的国家”。我们在考察芬兰教育时就此问题多次与芬兰教育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比如,我们在访问赫尔辛基“英国人学校”时就此问题专门询问了校长Petri Vuorinen先生。他给予了否认,强调芬兰教育部要求推进的是一种超越学科学习的方式(芬兰人称之为“现象学习”)。校长告诉我们,芬兰教育部在2016年8月颁布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但在具体执行课程标准时,各个学校会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各自学校的情况,研制更具体的课程方案。

在访问距赫尔辛基15公里的Kauniainen城市学校期间,我们又专门向接待我们的城市教育官员和初高中校长提出此话题,并与他们进行了讨论。Kauniainen城市高中是芬兰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初中校长明确告诉我们,学校以学科教学为主,但有越来越强烈的愿望——学科融合。学校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这样做,现在也是如此,他们一直在课程改革的路上,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要求:从学科教学转向更多的学科融合,课堂教学不仅关注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学科之上的东西。她向我们介绍了初中推进“现象学习”的很多范例。芬兰罗素高中阿里校长说:“我们学校大约有一周时间用于‘现象学习,人类学就这一主题有七八个研究项目。在我们学校并不十分重视这一模块。”阿尔托大学Walid O. El Cheikn先生在论坛演讲时则这样说:“‘现象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主动学习)考虑。”

可以确认,上述的“芬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学科科目的国家”纯属谬误。

四、平等理念的深刻理念:关注个性发展和学段差异

在芬兰,每个公民都有免费接受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的平等机会。所有居住地区不同、智力不等、性别不同、家庭经济背景不同,甚至母语不同的同龄人,都有机会免费接受同样的教育,没有因为经济贫困、交通困难、智力滞后或身体有残疾而上不了学或辍学的学生。在芬兰,教育公平不仅是一句口号,还是深入到每一个芬兰人心中的神圣信条。

粗浅地看芬兰教育,许多人都认为芬兰教育最大的特色是“平等”“芬兰学生的学习没有差异”。在硬件上,芬兰教育几乎不存在“校际差异”。在芬兰书米教育总裁贾惠兰女士的帮助下,我们走进芬兰的学校,认真聆听了众多教育官员、专家、校长、教师的介绍,在与他们深度交流后,我们对芬兰教育的“平等”之深度有了更真实、更全面的理解——不拘泥于简单的相似。

“越多元,越平等”似乎体现了芬兰“平等教育”的深刻性。2019年9月20日中午,我们来到了赫尔辛基的一所“英国人学校”。这所学校位于一座写字楼内,占据二楼整整一层的楼面,其他楼层用于别的公司办公。这所学校的校长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每天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点是这所学校的优势。Kauniainen城市里的高中学校硬件明显要优于前面参观过的几所学校,我们询问时,校长这样回答:“一是学校经费来自政府与社区两个方面,Kauniainen城市在赫尔辛基大区属于富有地区,社区所拨经费较多,所以条件很好;二是社区对高中的支持要大得多,附近还有一所小学,条件就要差一点。”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全纳教育理念,落实在芬兰教学中,就是执行“个性化教学”。万塔国际学校的一位数学教师这样介绍:“在芬兰,中小学理工科除了上课教师外,还会配备一位助理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补课,解疑释惑,提高学习成绩。对于生理或心理有障碍的特殊学生,学校将会有教师全天候给予辅导。所以,芬兰教育是均衡的,学生之间差异很小。”

芬兰教育部的新课程方案是一个指导性、引导性的标准,地区和学校有很大的课程实施自主权。芬兰学校教育的常态运行是由教育部引导,地区和学校自主办学,教师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自主教学。社会公认的平等理念已走向“关照个体学生与个性发展”“关照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

五、课程改革不是课程革命,而是渐进的过程

在2019年杭州中外教育高峰论坛上,我以一位中国校长的身份,面对上千教育同行发表了题为《来自芬兰教育的启发》的演讲,在座的就有一批芬兰教育专家(包括劳里博士)。当我的演讲结束后,劳里博士等多位芬兰专家均充分肯定了我对芬兰的印象描述,并补充了芬兰教育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整个教育体系都在强调终身学习。

在论坛上,针对“芬兰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力是因PISA考试成绩的下降?”这一问题,劳里博士回答:“绝不能这样简单地理解,芬兰课程改革是综合了各种情况的改革,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30多年來芬兰课程改革一直是持续性的、自然的进展,芬兰的课程改革不会太快,一直在缓慢地变化,但永远在前进,坚定地往前走。”

在我们看来,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多位校长告诉我们:芬兰的课程改革一直坚守“继承”这一重要原则。课程改革不是推翻了重来,30多年的课程改革,才累积形成2016年新的教育标准。教育官员和多位校长给了我们这样的话语:“课程改革不是课程革命,而是渐进的过程。”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教师队伍课程改革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