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中的“戏仿”手法研究

2020-11-06 04:03周烨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戏仿后现代美国

周烨

摘 要: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当时时代的反映,在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创作中,涉及的修辞手法诸多,其中“戏仿”是田园语言中具有代表性的异形手法,可增加文学作品的生动性、灵活性。基于此,本文就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简要分析美国田园主义,以期为田园主义中“戏仿”手法的研究夯实基础。

关键词:美国;后现代;田园语言;“戏仿”

后现代文化思潮在美国文化作品创作历程中,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推动了美国文化发展。基于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意义,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相关研究人员要想进一步地探究美国田园语言使用风格,需要了解“戏仿”手法的运用特点,全面分析“戏仿”在美国后现代田园语言中的运用情况。

一、美国文学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影响

(一)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特征,真实反映社会时代精神面貌,将修辞手法运用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可提升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当代文学作品中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效烘托了文学作品的语境,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吸引力。美国文学作品中,可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东西较多,在文学作品中起到润色的作用,增强一定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手法包含了明喻和暗喻两种表现手法,明显提升了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暗喻色彩情感较比明喻更加浓烈,可升华文学作品深度,引发读者启迪,更好传递事件背后的故事,文学作者,往往通过暗喻的方式,传递自身丰富的情感。

(二)幽默修辞手法

将幽默的修辞手法运用在美国文学作品中,文章更加生动,便于读者理解,可读性强,如《麦琪的礼物》中,丈夫收到妻子心爱的礼物,可夫妻两失去了心爱的东西,换来了毫无价值的东西,在故事结尾,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深刻体会到小人物身上散发出的高尚品德。通常文学作者将幽默的修辞手法,用于故事情节的转换上,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并从人物刻画上、意象表述上,直击读者心灵深处,启发人们思考。

(三)反讽修辞手法

海明威《光荣的战士》中,对反讽的修辞手法运用较多,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性,彰显作者本身写作风格同时,以反讽的修辞方式,推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帮助读者文章思路,便于读者了解故事真相。基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反讽手法的运用,创造了更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有效帮助读者区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别,此种修辞手法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较为显著,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例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作者运用反讽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故事背后的社会形态,其中蕴含了作者愤懑不满的情绪,在反讽修辞手法的辅助下,丰富了文学作品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升华了文章中心内容。

(四)对比修辞手法

文学作品创作者,在语言表达方式上,通过运用对比修辞方法,进一步抒发自身的情感,增加文章深度,具有较高的可读性,给予读者无限想象空间,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例如《一天的等待》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呈现父亲打猎和儿子面临死亡时的真情实感,通过浓厚的感情色彩对比,直击读者内心深处,引发感同身受的情感。

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不同的文学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作者在后现代主义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增加了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后现代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追求自我,并在写作手法上运用更多的“写实”手法,基于此,部分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色彩浓厚。后现代文学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中,主要采用的是讽刺手法,以白雪公主人物形象,影射大城市生活状态,并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的王子。作品《V》中运用的是铭矛盾修辞方法,全文并未明确指明“V”所代表的含义,增加了小说的朦胧感,展现了西方工业社会中人们内心的迷茫和恐慌。

二、美国田园主义分析

田园文学本身是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从优美的文学语句中,不难发现作者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痛心,基于此,美国田园文学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后现代视角,对生态性、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等多种属性的展示。在后现代文学家的推动下,在意识层面上将田园文学进行延续拓展,将作者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林中之雨》,反映了后现代人类精神生态的迷失,大胆揭示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和谐关系,相关文学者也更加强调田园生活的体验应当包括人们的生活体验和经历。

美国田园文学话语中具有明显的反讽性,以极端和反传统的方式,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在田园生态破坏的背景下,衍生出大批量的田园文学作家,并在后现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通过荒诞的主体解构人类生存的目的,因此,通过阅读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关于幻觉、颓废、死亡等解释人类荒诞痛苦的精神状态,作者通过批判后现代田园主义的机械性、理想性,呼吁和引导人们要重视生态家园的建设和回归,以反讽的口吻唤醒人们迷失的心灵。

三、关于田园主义中“戏仿”手法的研究

(一)“戏仿”定义分析

基于本文对后现代田园主义、田园文学的分析,不难发现田园文学中的讽刺修辞方法运用较多,基于此,在田园文学主义发展下,“戏仿”修辞手法在田园作品中成为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在手法的运用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有文学作者称“戏仿”手法为游戏诗文或者是一种滑稽的模仿[1]。“戏仿”手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生动灵活,广受文学作者的青睐,更好印证了美国后现代田园生态遭破坏的现状,此类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后现代田园文学作家在“戏仿”手法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价值观,引人入胜,为读者打开精神世界,通过“戏仿”手法,呼吁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正确认识,此类写作手法具有明显的批判性和讽刺性,贯穿在文学作品原文中,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文章张力,以幽默戏剧的效果,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二)“戏仿”手法在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以《美国牧歌》为例,《美国牧歌》是一部美国当代主义的小说,文章主要描述了三代犹太移民在美国追求田园生活的窘迫现状,基于人物性格塑造、身份意象等技巧的运用,展现了文章主人公在追求田园理想生活的道路上的心理和情感转折,其中作者将每一位田园主义追求者艰难、复杂的心理变化呈现了出来。作者基于“戏仿”手法角度,体现了人們遭遇现实打击后的心理落差,彰显人物形象的张力,引发读者深思,共情效果显著。

索恩帝诺在《蓝色田园》中以“戏仿”手法,比如“落满树叶的郊区”“像弥漫着有益杀虫剂气味的山涧溪流那样变得越来越清澈”等字眼中,无不是对人们幻想的一种讽刺,批判了技术污染给自然生态带来的危害,以及对人们精神生态的波及,造成人们精神生态损害,在文学作者的批判、讽刺下,颠覆了传统田园主义意识形态,赋予了浓厚的后现代田园气息,引导人们重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性,树立了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后现代田园文学气息和思维。

四、结论

综上所述,美国后现代生态主义背景下,衍生了田园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在作家的推动下,更好地拓展了现代生态文学框架,并在内容上以“戏仿”手法为主,增添更多的反讽口吻,在升华主题的基础上,更好体现文章的张力性,对后现代文学作品创作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推动了后现代文学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晓敏,杜小梅,侯文瑜.意义即使用:“语言学转向”与文学语言阐释[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3):232–237.

猜你喜欢
戏仿后现代美国
素描喜剧: 预期违背、 共鸣制造与戏仿表达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