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喜剧: 预期违背、 共鸣制造与戏仿表达

2023-12-25 09:44师一帆
今古文创 2023年45期
关键词:戏仿共鸣

师一帆

【摘要】素描喜剧作为新喜剧的一种类型,有着和我国传统喜剧小品不一样的特性,在我国尚处于初创阶段。本文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例,探析了素描喜剧的创作规律,主要包括运用预期违背给观众带来意外、聚焦日常生活制造共鸣体验、有分寸的戏仿表达。

【关键词】素描喜剧;转折;戏仿;共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45-010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5.031

随着《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脱口秀大会》等网络喜剧综艺节目的播出,新喜剧逐渐走入我国观众的视野。新喜剧的类型主要有单口喜剧、素描喜剧、即兴喜剧等,在欧美已发展较为成熟。早在首播于1975年的美国著名喜剧综艺《周六夜现场》中,素描喜剧便获得了大量粉丝,近几年被引入我国,并最早在线下进行演出和推广,主要由一些喜剧公司和喜剧俱乐部如北京单立人喜剧、厦门来疯喜剧、沈阳大风天喜剧等进行线下演出。

素描喜剧也叫美式小品,英文名叫做“sketch show”,和我国传统的喜剧小品相似,但相对于传统喜剧小品来说,素描喜剧的形式更为简单,时长更为简短,笑点更为密集,通过放大日常生活的某个片段或细节,根据“游戏点”(有表演意义或有戏剧性的现象)来进行喜剧呈现,笑点往往荒诞和无厘头。陈佩斯和朱时茂在1984年我国春晚上表演的小品《吃面条》就具有明显的素描喜剧风格。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并制作的原创喜剧竞演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以素描喜剧的创作和演出为主体,并融合了默剧、物件剧、偶剧、音乐喜剧等其他喜剧形式,于2021年10月第一季播出时,就受到了广泛关注,2022年12月第二季收官时,已成为我国爆款网络综艺节目。该节目的播出让素描喜剧通过互联网迅速为众多观众所知,也推动了素描喜剧在线下成为观众休闲之余的文化消费选择。本文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素描喜剧作品为例,探析其创作规律,以期为我国素描喜剧的创作和发展带来启示。

一、违背再违背,意外再意外

预期违背是单口喜剧的主要创作思路,美国资深单口喜剧演员格雷格·迪安在他的《手把手教你玩转脱口秀》中阐述了笑话背后的心理机制:视角会限制我们直接体验的信息,因此我们会用假设来填补这一空隙,这使我们可以因假设之外的东西而感到意外,笑话的铺垫部分在我们的头脑中创造“故事1”,让我们产生预期,之后笑点用合乎情理而预期之外的“故事2”制造意外,这就是预期违背①。预期违背同样可以运用在其他喜剧类型,在素描喜剧中,用预期违背能够不断产生转折或反转的效果,制造接二連三的笑点。诚然,素描喜剧可以通过夸张、滑稽的表演,幽默、荒诞的台词,精巧、神妙的节奏,奇特、怪异的人物来制造喜剧效果,而预期违背是创作中制造笑点的底层逻辑。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的作品《爱人错过》通过女主人公史策要离开,男主人公王皓不舍得她走但又不愿意道歉的情节,设置了多个意外,如史策要走,王皓拿起手机发语音:“她走了,搬进来吧,我爱你。”正当观众以为两个人的关系中还有第三个人的插足时,史策的手机有消息提示,正是王皓的那段语音,通过铺垫“故事1” ——王皓出轨,给观众一个逻辑上的预期,再引出“故事2” ——  “出轨”对象是史策来制造意外,让观众既感受到预期违背带来的笑点快感,又体会到情侣间的甜蜜。

第二季的作品《饭局往事》开头三兄弟在饭桌上争遗产,氛围紧张、压抑,三位都说出了自己的需求,分别是“地产”“股票”“码头”,并铺设了三个人要为瓜分遗产大战一场的预期,结果三兄弟之一的凌峰说:“原来我们仨要的不一样啊。”引出了违背预期的“故事2”,情节反转,笑点凸显。

在素描喜剧中,不断创设一个接一个的情节转折或反转可以称为小情境的预期违背,而整体作品有鲜明的人物身份和人物性格的反差或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的反差,可以称为大情境的预期违背。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的作品《少爷和我》里包含有大情境的预期违背和小情境的预期违背,大情境的预期违背通过人物的反差来呈现——一个性格像少爷的管家和一个性格像管家的少爷,两个主要人物刘波和龙傲天在出场时就制造了意外,当舞台上的电子屏幕拉上来,观众看到一位西装革履的英俊男子高傲又优雅地坐在沙发上,他旁边站着一位身着浅棕色长衫、黑布鞋,长相憨厚的男子,于是观众产生了坐在沙发上的是少爷、站着的是管家的预期。随着情节的渐进,西装男子从沙发上站起来,对长衫男子说:“我说的没错吧,少爷?”长衫男子嗔怪道:“你还知道我是少爷啊!”此时,观众的预期被打破,两个人物的身份正式得以明确,西装男子是管家,长衫男子才是少爷,这一形象反差带来的喜剧效果让观众大笑不止。同时,少爷刘波和管家龙傲天的人物特征与通常的文艺作品中的描述不同,一般的文艺作品中对管家的描述是名字普通、身体健康、勤快周到,而管家龙傲天有着霸气不俗的名字,“患有胃病、幽闭恐惧症,对女人过敏”,一咳嗽就吐熊猫血,像大户人家的少爷一样金贵,未经少爷同意就扔掉了少爷的伞;而少爷刘波有着大众化的名字,往沙发走的时候被绊了一下,家里的钱藏在地毯下面,和王老板说话的时候唯唯诺诺,他从形象到行为都不像少爷那样大方和贵气,甚至有些土气和俗气。这两个人物的反差,是这部喜剧作品在大情境中给观众制造的意外。《少爷和我》在小情境的违背也极具创意和想法。当电话响起,少爷赶快回屋接电话,管家突然崩溃大喊:“少爷!”少爷紧张地问:“怎么了?”管家却回答道:“电话响了。”制造了事件和人物语气的预期违背。当管家冲出门外和坏人欧阳对峙,几十声枪响后,少爷以为管家出事儿了,急忙跑出去,结果差点儿撞上迎面回来的管家,少爷关心地问管家怎么了,管家自信、霸气地回答道:“没事儿,他们只有两百个人而已。”使得观众在预期意外中对管家龙傲天的形象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也呼应了作品前半部分少爷对管家的想象性认知——有不少过人之处。这样的一个接一个的小情境预期违背使得作品节奏轻快且错落有致,让观众在大笑之余不会觉得疲累。从大情境的预期违背到各种小情境的预期违背,违背再违背,意外再意外,不断转折和反转,给观众带来接二连三的惊喜和爆笑,是《少爷和我》深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也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众多素描喜剧作品的特点。

二、聚焦日常生活,制造强烈共鸣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真实的生活取材,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共鸣体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面向时代和生活,并以青年一代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主导,更加关注社会议题和青年一代的日常生活,作为一档网络综艺节目,其文化环境更加开放和多样化,因此在节目内容的创作中也更加多元。

网络时代中我们的生活和互联网息息相关,《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很多作品从网络生活取材,将网络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为素描喜剧的“游戏点”来不断挖掘和深入,制造强烈共鸣,让观众在共鸣中产生大笑的快感。

第一季的作品《互联网体检》聚焦互联网付费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并将互联网付费机制和医院体检相结合,作品中的男子进行第一个体检项目的时候,医生和护士却现场来了几段广告,要跳过广告需要付费成为医院的会员,男子因赶时间,无奈付了费,结果依然无法马上就开始体检,因为医生为了验证是否是真人来体检,需要男子将她移动到正确位置,男子验证成功后,医生开始为他抽血,结果却只扎了针没有抽血,护士告知男子要体验完整的抽血服务需要下载App。作品进行到这里,观众已经领会到了作品要表现的问题,并产生了和体检男子一样的无奈情绪,节目捕捉到观众的反应画面,大家在疯狂点头认同和大笑。《互联网体检》戳中了现实生活中大家使用互联网的一些痛点,将诱导购买会员、广告过长、强制下载App等问题一一呈现,制造了强烈的共鸣和喜剧效果,作品一经播出就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度和讨论度。

第二季的作品《排练疯云》聚焦演出行业线上排练的艰难,而线上排练和线上网课、会议、考试等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这一取材贴近大众日常生活。作品中三个人物受到因网络延迟、断网的影响,迟迟不能顺利排练。作品开始时左凌峰对手舞足蹈的刘同说的那句“刘同你没开麦,我听不见你说话”直接还原现实生活,瞬间戳中了观众的笑点。作品呈现了线上排练的一些特征,诸如使用共享文档、打开虚拟背景、虚拟头像、美颜,最后三位演员用rap的形式总结了线上排练的艰难和无奈。如果说《互联网体检》巧妙地将互联网问题和线下医院体检相结合,让观众随着主创人员的想象力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获得共鸣,那么《排练疯云》便是用入情入境的表演直接还原了互联网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观众在作品中直接而又强烈地感受到生活。

除了网络生活,《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还聚焦青年一代工作、生育等话题。

第二季的作品《黑夜里的脆弱》聚焦当代年轻人经常加班、工作压力大的生存现状,作品设定在灯光不稳定的办公室,一位在当天过生日的工作党郭哥和他的同事小谢在夜晚加班,办公室灯一关,郭哥就悲痛地说真心话,灯一开就假装阳光乐观,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白天辛勤工作,对待他人笑脸相迎,夜晚内心脆弱、暗自哭泣的现状。开场时小谢的那句台词“我这个超级无敌最终定稿一定不会再改版·PPT,还得改”,形象而又真实地还原了工作党修改PPT的辛酸。郭哥一出场,就差点儿将领导王总称呼成“大傻”,灯一关他就说出了真心话,诸如“我又过生日加班”“不给我加班费,我疯狂做PPT是为了什么”“特别的emo(忧郁)”“一个电话就把我叫回来了”“我不想加班”,这与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不谋而合。演员在积极向上和悲痛欲绝这两个状态切换自如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表演,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制造出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使观众更容易代入和共情。

三、戏仿表达之下的分寸感

早在古希腊时期,戏仿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便出现在诗歌、文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有对于“戏仿”的最早论述。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戏仿是一种后现代的文化现象,创作者通过对文学、电影、电视、绘画等艺术作品的模仿或借用,达到创作表达的目的。戏仿的对象往往是口碑相傳的经典作品或时下的热点作品,包括戏仿人物语气、服装、台词、眼神、电影构图、运镜、色调等,一方面对前人的作品进行致敬或讽刺,一方面给观众带来熟悉感,以此来制造共鸣。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很多素描喜剧作品都引入了戏仿,第二季最出圈的组合“少爷和我”的创作中,几乎每一部都引入了戏仿。他们的初舞台作品《少爷和我》,戏仿了近年来的热点网络文学类型—— “霸总文学”。“霸总文学”中的霸道总裁形象来源于以琼瑶和席绢的创作为主的台湾言情小说,主要情节是英俊帅气且多金的男主人公爱上了贫穷或者平庸的女孩。“霸总文学”沿袭了这种言情小说的叙事套路,并在人物台词、情节发展上更加浮夸,男主人公在行为上和言语上有着强烈的“霸道”“权威”“控制”特点,不允许别人违抗他的意志,尤其是不允许别人触碰和伤害他心爱的女孩。《少爷和我》对“霸总文学”的戏仿主要体现在角色龙傲天的人物性格上,龙傲天是刘波府上的管家,外形英俊,举止优雅,对待外人霸道、高傲,但对少爷忠心、宠溺,誓死守护少爷。他的说话霸道、蛮横且不讲理,诸如“就没有我龙傲天解决不了的事”“就按他说的办”“我这个人做事从来不考虑后果”“你刚刚说过的话被我驳回了”“这是通知,不是商量”。他在少爷唯唯诺诺地同王老板打电话时一把夺过电话与王老板严肃对话,自作主张地扔掉少爷多余的伞,都体现了霸道的特征。同时,《少爷和我》还戏仿了日本畅销漫画《在下坂本,有何贵干》,这部漫画的主人公坂本是一位清秀俊朗、思维奇特、动作优雅的高中生,运用无厘头的方式解决了种种问题而获得一群校园粉丝。《少爷和我》中的龙傲天身着干净整洁的格子西服,走路抬头挺胸、不慌不忙,举止优雅且潇洒,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样很无厘头,思维和动作酷似坂本,他“用真心”成功向王老板索要四成利,用纸折扇为少爷挡子弹,解决了两百个敌人的方法是“唯手熟尔”,“用真心”令自己的伤口痊愈,而且他为少爷挡子弹时动作优美,如同跳扇子舞,解决了两百个人后不忘重新系上袖扣。同时,《少爷和我》注重戏仿的分寸感,龙傲天的妆造和戏服均明净不杂,行为动作板正不猥琐,对待少爷谦卑有礼不失风度,因此戏仿霸道总裁但不显得油腻。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无厘头,但在内核稳定的故事和喜剧的框架下,能够让观众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感受到幽默和快乐,因此《少爷和我》戏仿坂本但不显得过于夸张,莫名其妙、没头没脑的情节演进反而制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契合了在互联网时代和多元文化环境成长的青年一代的艺术品位,让观众在演员的精妙呈现下开怀大笑。

除此之外,“少爷和我”组合的《德古拉和我》戏仿了吸血鬼德古拉这一文学形象,并将我国东北文化和英国爱尔兰吸血鬼文学形象巧妙融合,作品中既有吸血鬼龇牙咧嘴、厌恶人类的情节设定,又有东北酸菜血肠、大红袄、二人转音乐等经典东北元素,通过极具幽默感的东北方言设计的台词,以及东北人热情爽朗的性格的呈现,不仅使得吸血鬼德古拉少了恐怖和血腥,反而增添了可爱和人情味。《超快乐男孩》戏仿了湖南卫视2007年举办的选秀综艺《快乐男声》,选取的综艺特征精准,如评委老师的台湾口音、比赛前的随机采访、导师黑脸摔笔离场等,服化道和台词如金属色帽子、大斜刘海发型、黑框眼镜、“伤不起”、“I服了You了”等,带给观众浓厚的时代感和幽默感。《少爷和小姐》作为《少爷和我》的前传,同样戏仿了“霸总文学”,还戏仿了《一起来看流星雨》《情深深雨濛濛》,《警察和我》戏仿了香港经典警匪片《无间道》。这些作品青春、活泼,戏仿时注重分寸感,不会刻意模仿和拼贴,而是注重戏仿和创作巧妙的融合,让整个作品的呈现更加自然。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素描喜剧作品通过预期违背、共鸣制造和戏仿表达为观众带来了幽默和欢乐,也为素描喜剧打开了线下演出的市场,不少城市喜剧俱乐部在脱口秀开放麦的舞台上增加了素描喜剧开放麦,为新人提供了试验的舞台,也有不少观众专门来看素描喜剧的演出。如今,素描喜剧等新喜剧在我国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创作人员和观众市场都有待进一步发掘,如何将新喜剧与我国文化环境有效结合,能够持续迸发出新意,是创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格雷格·迪安著,程璐、冯立文、梁海源译:《手把手教你玩转脱口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

参考文献:

[1]格雷格·迪安.手把手教你玩转脱口秀[M].程璐,冯立文,梁海源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2]王妍.互联网时代新喜剧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探析[J].视听,2023,(2):84-87.

[3]周根红.霸道总裁:男性形象的影像塑造与文化反思[J].当代电视,2021,(9):50-53.

猜你喜欢
戏仿共鸣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网生代观众诉求与电视喜剧节目戏仿形式的缝合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玛格丽特?A?罗斯论戏仿的读者接受
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对《西游记》的戏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