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0-11-06 02:51袁微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7期
关键词:城市经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袁微

摘要:县城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聚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历史、现实等因素,我国很多地市的县域经济并没有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因此,如何发挥城市各项功能,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一、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县域经济、城市经济均属于区域经济的重要范畴。前者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而后者是前者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载体。它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工业化、城市化初期,县域经济发挥了重要的“引擎”作用,为促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发展道路其弊端日益凸显。一来它无法提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造成了资源浪费,二来它无法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增长点。而城市经济之所以更能适应当前发展,关键一点是城市经济依托中心城市,能够发挥区域优势,形成比较齐全、完备的高端生产要素及其支撑网络,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地区竞争更多地表现在城市的竞争,因此,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是区域竞争的大势所趋。对此,各地市应以城市群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集聚效应、辐射功能和资源统筹能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目前,南阳市正面临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转变的历史性机遇。这就要求积极顺应形势,自觉将新型城市化置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主导地位,把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从而推进各类高端资源向城市高度集聚,不断推动南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南阳市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县域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全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南阳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体量巨大,这部分群体,绝大多数生活在县域。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曾经县域经济在推动南阳市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然而,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新常态的到来,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一些深层次的弊端逐渐凸显,特别是在资源配置、产业集聚、功能整合、人才吸纳等方面的局限尤为突出。

南阳市县域经济长期发展缓慢,表面看是因为三产比例不协调、产品科技含量低等因素,实则是由于支撑县域产业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自身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一是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从总体上看,南阳市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中低级水平,结构单一,特别是三产比重严重失调。一方面,第一产业占比过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一些农业大县,农产品附加值低,县域经济增长乏力,常年陷入“增产不难增收难”的怪圈。另一方面,一些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区,由于缺乏創新,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在相关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下,县域经济短期内很难出现大的调整和突破。

二是城镇化推进缓慢。从多数县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三是中心城市集聚效应不强。发展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是关键所在。但是,南阳市现在的中心城市建设效率低,集聚效应无法显现,并不能很好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特别是个别偏远的县(区),根本无法兼顾。

四是县域财政紧缺。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县(区)都面临产业发展滞后、人口过度流失和农村经济凋敝等问题,这就使得县域经济增长乏力。具体来讲就是普遍财力弱、包袱重,财政保障的需求刚性不断增强。

五是产业支撑匮乏,人才吸纳作用薄弱。由于县域经济缺乏特色主导产业的支撑,因此无法形成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集聚效应,特别是对县域内人力资源的充分效利用。南阳市是人口净流出地区,由于产业发展滞缓,无法形成强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所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只能外出务工,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六是县域经济发展分化严重。一方面,近郊县(区)经济活力较强,偏远县(区)发展受阻。受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南阳市周边的县域经济体正在获得越来越强的发展动能,从而保持了较强的经济活力。而相对偏远的县域经济体,经济活跃程度明显不足。一些资源开采型和以重工业为主的县(区),其GDP增速下滑迅猛,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现在,南阳市县域经济已经进入到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特定时期。因此,南阳市应以城市群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同步推进南阳市县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加快南阳市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县域经济到城市经济,走的是一条从分散到融合、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道路。因此,各地要以城市群建设为突破口,打破发展固有模式。

(一)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1. 加快中心城市功能建设。集中力量优化中心城市发展环境,使之成为高端人才、高端要素、高端产业的聚集高地。强化中心城市在教育、科研、金融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的产业层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确立中心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显著优势。

2.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消除行政区划壁垒,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跨行政区域的联合协调机制,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众多小城镇的有力支撑,要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突破口。县域经济的实质就是“三农”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城镇化。作为连结城乡的桥梁,小城镇的发展既促进了农业人口的非农化,又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经济的最佳途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强化产业支撑,坚持以产兴城、产城互动,壮大城市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走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路子。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形成支撑小城镇的产业群体,依靠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要切实搞好城镇规划,强化城镇管理。提高城镇品位,增强城镇实力,加速城镇规模扩张,從而推动城乡经济向一体化迈进。

(三)精确化定位,精准化发展

1. 坚持特色发展。以县域发展差异化、产业发展特色化为方向,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各县要因县制宜,选准主攻点、突破点,着力做专、做深、做精、做出特色。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提高县域核心竞争力。

2. 坚持生态立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 坚持高质高效。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加快新动能培育与旧动能提升协调互动,推动经济结构向中高端迈进、质量效益向高水平跃升。

(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建立市场自动出清长效机制,化解过剩产能,拓展动能转换空间。加快淘汰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安全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项目。对资不抵债、重组无望的企业,引导其市场化、规范化、法治化退出。加大县域主导产业、关键领域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县域在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动能等方面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2. 提升产业层次。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为手段,积极引导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工艺技术水平及其附加值。支持县域企业主动引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形成一批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为代表的高端新兴产业。

3. 扶持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行动,支持以县域为创建主体,推动主导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持续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各县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产业、地理资源、社会人文背景,合理选择当地最具优势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把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真正实现“一县一业,一地一品”各展所长。

4. 扶持县域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在本地区的产业配套率。

5. 支持品牌高端化。打响区域整体品牌,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走集体创牌之路。要鼓励企业开展各类国际标准认证和国际商标注册,并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提高集群企业非价格竞争力,以品牌促发展,着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

(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是市场化发展的主体,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放宽领域,彻底消除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歧视性障碍,使民营经济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其次,要加强引导,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与农业产业化相配套方向进行投资。再次,要有政策扶持,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的所有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在创办初期的民营企业,可以给予税收、用地等方面的特殊优惠,助力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实现区域产业崛起的沃土。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水平,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做强城镇经济,只有城镇强,产业兴旺,才能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够真正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腾飞。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优化城镇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

参考文献:

[1]傅利利.基于集聚经济与城市发展视角的特色小镇研究[J].中国商论,2019(19):183-185.

[2]郭金喜,谢威望,刘璇.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理论向度与政策选择——以浙江金华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7(01):138-143.

[3]赵国亮,赵娇.中国大城市经济转型研究[J].中国市场,2011(42):64-67.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城市经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举办大型赛事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昆明市写字楼市场集聚效应及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