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初中民族音乐教学策略分析

2020-11-06 06:04孙榕梅
考试周刊 2020年86期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初中

摘 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教学板块,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缩影,是中华儿女丰富情感的集中体现,学习民族音乐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文章分析了当下初中音乐教学现状,针对问题提出了基于音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民族音乐教学的可行策略:提高认识及重视程度;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机会;举办民族音乐节,提升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初中;民族音乐教学

一、 引言

音乐是中学生接受教育阶段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学习音乐不仅能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之后得到放松,同时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丰富情感表达,更能让他们通过实质性的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技能。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同时学生们也能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其他功课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形成。

二、 音乐教学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

中学生学习音乐能够对他们的青春期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音乐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较强的旋律性,这为其在人的大脑中形成记忆提供了条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旋律性较强的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记忆点的,而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自己的左右脑被联系起来进行“记忆”这一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能力的提升,又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尤其是一些文字性极强的科目,例如语文、政治、历史等等。当然,对理科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二)调节学生的情绪

中学是一个人的性格成长期与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这个时候的他们还不能够成熟的来承受并解决这些壓力,故而就会导致一些负面情绪在心底积压。比如说学习压力,中考打下的心理战;情感压力,家庭的影响与自己逆反心理的呈现等等。若这些压力与负面的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地缓解与释放,它们在学生的心底越积越深,越积越厚,直到某个点爆发,那个时候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伤害我们是无法预估的。而民族音乐有风格朴素自然,音调平淡的特点,听起来会让人有舒适惬意并且享受的感觉。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后,或者是当学生的状态处于一个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一首民族音乐可能就会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然后恢复成日常的状态,进而有助于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古以来,音乐就被人们认为是高雅志趣。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精神追求就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更高目标,而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类艺术追求。对中学生来说,学习音乐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操,同时能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来丰富文化生活世界,学会听音乐、用音乐,培养出较高的音乐素养。

三、 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中学的音乐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笔者对此在多所中学中做了调查,将其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试着做了分析,总结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严重

在相当一部分中学,音乐课教学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具体来说,许多教师将音乐课看作是自己的一项任务,只要完成了一星期一节课的讲解就算是结束了,稍微好一点的情况就是教师象征性地带领学生听几首歌,唱几句谱,音乐教学就算是完成了。条件稍微落后一点的中学,音乐教师甚至是由语文或者其他主科的教师来担任。在学习任务比较紧张时,有的老师会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来进行其他科目的教学,或者是让学生自习其他科目的内容,这就违背了音乐课设立的初衷。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于音乐课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真正意识到它能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就忽视了对这门课的精心设计和教学。

(二)学生实践机会少

我们一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目的就是让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开展。但是,在许多中学,出现的却是“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背景”的现象。在音乐课上,教师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被动地参与音乐课堂。但是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去学,才能产生积极地效果,只有给学生足够地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声音得到解放,才能产生积极效果。

四、 实现音乐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民族音乐有效教学的途径

民族音乐的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以下关于音乐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初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几点可行策略。

(一)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改变教学现状,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要正确认识音乐本身,了解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能获得的益处,明白其对学生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去更加认真地备课、上课。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这门课程对他们本身的意义,利用一定的方式,提高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与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家长交流,让他们知道学习音乐是有利于自己孩子学习的,而不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做一些多余的事情。只有对音乐有了正确地认识,对音乐教学有了足够的重视,教师才能对音乐教学的设计上心,才能创造更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专门拓展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本身的认识。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蒙古的人文、风俗、音乐文化。自由舒展、优美豪放的草原牧歌,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特别是民歌中的长调、短调,对比鲜明,让人印象深刻,一首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更是让人热血沸腾、身临其境,久久不能忘记。优美动听的草原牧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多彩的蒙古风俗人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优美传统的音乐文化更是增长了学生的音乐知识。

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民族音乐产生影响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民族音乐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明白学习它能给他们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甚至是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音乐课的学习态度,才能让音乐课的教学得以更有序地开展,才能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注入新鲜的动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

音乐不同于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初中的音乐教材内容也很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利用的教材资源就很少。要想提高学习效率,那就得丰富音樂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民族音乐”这一个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较多的资料,在课堂上予以展示,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另外,既然是民族音乐,那教师也可以从民族本身出发,如果班上有部分少数民族的学生,那教师就可以提前让他们在课后准备好与本民族音乐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开始时展示给大家看。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视频或者是音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感受“歌舞之乡”的优秀歌舞音乐。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维吾尔族音乐的了解,同时也能让他们认识到我国的维吾尔族受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具有的浓郁民族特色。另外,如果班上有维吾尔族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前准备好本民族音乐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可以是音频,也可以是现场演唱,这样不仅能让其他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调动了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教学模式的设计也直接影响着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创新课堂的展开模式,给予学生新的学习体验,调动其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等。不同的教学法能营造出不同的课堂氛围,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要多多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质地提升,让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质地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瑶族舞曲》时,因为这是一首瑶族的传统音乐,因此,教师在正式教学生欣赏这首乐曲之前,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瑶族风俗人情的短视频,体验瑶族人民的民间风俗以及对“瑶族长鼓”的钟爱和表演,将学生们带到瑶族民间的意境中去,让他们了解到这个民族的特色及其音乐风格。这样有利于他们对于这首音乐的把握,教师的教学也能因此更高效地展开。此外,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还可以随机邀请几位学生站起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比如演唱主题旋律、敲击瑶族长鼓、用器乐的形式演奏,这不仅能鼓励其他学生的学习,还能让展示的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音乐技能。

(四)举办民族音乐节,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心

少数民族学生在大部分学校中占有较小的比重,笔者发现,有的学生会因为作为班上仅有的几个少数民族学生而觉得融入不到大环境中。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改变他们内心的这种想法,真正提升他们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一种自豪感,同时其他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魅力和对民族文化的向往,整个班级音乐学习氛围才能被调动起来,教学才能得到更有序地展开。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举办班上的小型“民族音乐会”,要求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准备好与自己民族相应的曲目,在课堂上展示。这样能够让其他的汉族学生了解到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还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在展示才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得他们以更积极乐观的面貌去和别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音乐的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提高自己以及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正确意识到学习民乐能获得的益处;要从课堂出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要从学生出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从不同角度上来共同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孙榕梅,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猜你喜欢
音乐核心素养初中
发展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探索
小学生歌唱教学五步法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
乐享律动,品质花开
感悟音乐的魅力
试析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