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月25日——10月15日,“琴瑟和鸣:乐震文·张弛‘替山河立传 为时代留影’联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本次联展展出了他们近几年来的代表作,有最新山水、花鸟画以及去年赴南极低碳行所得的冰川巨作共50 多件。
乐震文、张弛的绘画创作历程,几乎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他们的画作足以令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艺术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也展示了艺术家旺盛的创造力。此次展览呈现的琴瑟和鸣,是他们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从表现自我,抒写胸中逸气,到转向表现新的时代精神,正可谓为时代留影,替山河立传。
宝龙美术馆外墙上的巨幅展览海报图案,就选自乐震文、张弛夫妇南极行归来后的联袂之作《净土荡尘埃》。作品天衣无缝地融合了夫妇两人的创作特点,浑然一体,如出一人之手,印证了他俩几十年的深厚情感和艺术创作的心领神会。
02
2020年9月26日,第四届中国泼彩画双年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展。此次双年展共展出22 位艺术家75 件作品,展览持续至10月11日。“泼彩画双年展”的主题自然是“泼彩画”,中国画的泼墨泼彩自古已有,但此前没有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体系。20 世纪后期,在东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碰撞下,张大千、刘海粟等画家开启中西融合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创新,带动了泼彩画的兴盛。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透露,泼彩画的实践之路依然艰辛,目前还没能形成自身的学术体系。其艺术观点、创作方法、代表人物、标准作品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梳理。因此才有了“泼彩画双年展”。“可以说双年展是一种机制,一个平台,一种国际的对话方式和语境,借助这个机制,我们试图将这一源于中国传统水墨的转型探索流派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并向世界艺术界进行交流和传播。”阮竣说。
03
10月10日,由豫园文化中心承办的“王味之、初旖《上海城隍庙风俗图》创作文献展”亮相豫园“老城厢文化节”。此次展出的是《上海城隍庙风俗图》及背后的创作过程,大量的创作草图首次公开亮相,观者可以一窥艺术家创作的严谨与艰辛。
《上海城隍庙风俗图》作品纵250 厘米,横500 厘米,创作前后历时16 个月,草图阶段8 个月,前后十数次易稿。创作参考图片近4000 张,还有大量的影像与文字资料。“风俗图”表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多达1400 个。草稿与线稿由王味之先生完成,设色由初旖教授完成。作品创作亦得到海上著名画家韩硕先生的精心指导。展览展出至11月30日,地址为豫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傅家街65 号)。
04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彰显龙华烈士的革命精神,上海文慧沪剧团创演出了大型原创沪剧《早春》,艺术再现了“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人生篇章,展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也体现了上海民营院团在挖掘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艺术努力和热忱追求。10月16 至17日,沪剧《早春》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10月18日,“上海民营剧团的担当——沪剧《早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京沪两地的专家围绕红色题材的当代表达、民营剧团的社会担当及沪剧《早春》的创作演出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表示,上海的舞台不仅需要国家院团“主力军”,同样需要民营院团“生力军”。沪剧《早春》的创作演出体现了文慧沪剧团作为民营院团的责任担当,实现沪剧与红色题材相结合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事业中献上了民营院团的独特力量。
该剧已入选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