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歌辨名

2020-11-05 01:15刘湘如
闽都文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闽剧弋阳腔声腔

刘湘如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闽剧,是一个综合性、多声腔的地方剧种。它是在400 多年前明万历年间流行的平讲戏、江湖戏与儒林戏这三个独立声腔的剧种,在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融合而成的一个大剧种闽剧。其中的平讲戏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至今仍作为一个独立的声腔剧种保存、流行于福州十邑之一的屏南县与闽东方言流行的福安等地。平讲戏的代表性音乐声腔叫“洋歌”,闽剧艺人称“洋歌调”,而不是从外国传进来的西洋音乐。

平讲戏《采桑》剧照

几十年来,“洋歌”这两个字怎样表达才算比较准确,其含义又是什么,这个问题长期众说纷纭,观点不一,见于报刊书籍的也很不一致。有的人从字面上理解,有的人从声腔上联系,有的人从地域上挂钩,有的人从文献上求证,于是出现了“洋歌”“阳歌”“飏歌”“扬歌”四种不同的说法与写法。

洋 歌

说“洋歌”者,根据的是文献记载。清代王道征在《兰修庵避暑抄》卷二引林昌彝《福州竹枝词》中的一首七绝诗:“淫言谋语久难闻,景戏洋歌里巷纷;祸害易荫邪僻念,妇人土棍半为群。”王道征字菽兰,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道光年间诸生,所著《兰修庵避暑抄》成书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诗中提到“洋歌”,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记载。也就是说,在150 多年前,“洋歌”二字就见诸文字了,而且从诗句中还可以发现“洋歌”所唱的戏文被文人视为“淫言媟语”,“易萌僻念”,这正说明“洋歌”的通俗性,它与逗腔之雅正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洋歌”一词还见于清光绪九年(1883)福建侯官聂敦观《呵呵道人诗草》中的“戏剧”条记载:“歌风清,心欲碎;歌苦节,涕欲坠;文章自古伦常地,不及洋歌人人易……”

阳 歌

说“阳歌”者,根据清初闽南漳浦人蔡伯龙于乾隆十三年(1748)成书的《官音汇解释义》卷下“杂类增补”中的记载“唱歌(正),唱阳歌”,认为“洋歌”应该写作“阳歌”。其论据是闽剧早期受江西弋阳腔影响,跟弋阳腔关系密切,其历史可推到明万历年间。徐渭在福建撰写的《南词叙录》一书中记载:“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清乾隆年间江南巡抚郝硕在《复查遵旨查办戏剧违碍字句》折中,也提到弋阳腔在福建等省“皆所盛行”。清初李调元在《雨村剧话》(成书约在乾隆四十年即1775 年)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又谓秧腔。”这里的“秧”与“阳”转为福州方言,皆为谐音。官树堂在《福州洋歌发展史略》一文(见1964 年元月福州闽剧院油印本《闽剧历史资料汇编》第4 辑)中说:“洋歌起源于江西省弋阳县,在清末光绪年间由福州都司巷人邵天开带回福州,盛传这些曲调加以整理并创作新腔。”

飏 歌

“洋歌”通俗易懂,平白流畅,在民间广为传唱,“风飏流行”,于是有人便把“洋歌”写作“飏歌”。清光绪年间的“如赓飏”乐部,作为清唱形式的班社组织,一直存在到20 世纪30 年代。1955 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闽剧音乐》一书中,曾说“洋歌”也称“飏歌”“阳歌”。1986 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刘春曙、王耀华编著的《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一书中,写着“洋歌又称飏歌”。1963 年福州市闽剧院编印的《闽剧唱腔》一书,也采用“飏歌”这一说。

扬 歌

闽剧音乐中的一些曲调来自江苏扬州小调,特别是“花鼓”“看相”“拍斋”“银柳丝”“小小鱼儿”“十段景”等都是江苏一带“滩簧小调”,这类小调清初曾风行于扬州一带。今闽剧中的“洋歌”里也有同类曲调,于是有人便认为“洋歌”应写作“扬歌”。周贻白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扬歌当为1842 年以南台开辟作商埠,扬州人有挟艺引谋生者,因而为当地人所传习”。(见《中国戏曲史纲要》)

屏南漈头村平讲戏剧团《马匹卜换妻》剧照

以上四种说法,各持论点,各引论据,究竟哪种说法为妥?笔者认为应以“洋”字为准,这是因为“洋歌”一词有清道光年间文献记载,比较可靠,而“飏歌”“扬歌”一词不见记载,只是推测而已。而更早的乾隆年间蔡伯龙《官音汇解释义》里的“阳歌”,指的是唱“正音官腔”,根本不是闽剧的“洋歌”。官树堂所说“洋歌”是清末光绪年间由福州都司巷人邵天开从江西带回福州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在屏南县棠口乡龙源村发现的两大箱平讲戏古戏装的清单“交头簿”上记载有“嘉庆”年间,说明“洋歌”在200 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不至于迟至光绪年间才从江西引进。

此外,笔者曾在沈瑜庆《清园集》里,发现了一首七绝诗:“灯屏弦索列分曹,郎罢新词狡狯多;为恋土音慕君子,听翻京调作洋歌。”沈瑜庆字爱苍,福州人,清光绪乙酉(1885)举人。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即“洋歌”是由“京调”翻改过来的。那么,“京调”是指什么?在陶君起编的《京剧史话》一书中说:“清道光年间,徽剧的二黄调与汉剧的西皮调在北京结合起来,成为‘皮黄’(又称京调)。”所谓“京调”(或称“京腔”)就是弋阳高腔,“在京师者称京腔”(见清乾隆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这种属于弋阳腔的京腔在嘉庆前流传到福州后,一二百年来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广泛地吸收了在福州民间流行的其他声腔小调。从“洋歌”所常用的曲牌里,我们可以进行一番分析。如[驻云飞]、[风入松]、[孝顺歌]、[出坠子]、[双蝴蝶]、[山坡羊]、[罗香带]、[寄生草]等均来自弋阳腔;[下山虎]、[七言词]、[鳌头金柱]等均来自青阳腔;[扑灯蛾]、[一枝花]、[油葫芦]、[出队子]、[滴水]等系来自昆曲;还有一部分小调来自苏杭与福州民间歌谣。这样,闽剧的“洋歌”,实际上是在土调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的混合体,它在不断丰富自己,直至光绪年间,又从“京调”中翻编某些曲调为己所用。正因为这样,所以名称如用“阳”“飏”或“扬”,都不能表达其真正的内涵,而“洋”字则比较科学地反映出它的属性与特点,因为它包含“丰富”“洋溢”“悦耳”的意义。《礼记》里有“是以声智洋溢”句,《尔雅》“释诂”篇中说:“洋,多也。”郝懿行义疏引《匡谬正俗》云:“今俗谓众为洋。”《论语·泰伯章》中更有“洋洋乎盈耳”语。由此可见,“洋”字指“多、众、广、悦”,它准确而又生动地反映出了平讲戏音乐的特点。

此外,福州人称本地人的东西皆谓“本洋”,因此“洋歌”又含“本地之歌”的意思,说明“洋歌”这种福州地区闽剧里的古老曲调,不是从西洋外国传来的。

猜你喜欢
闽剧弋阳腔声腔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劫后华夏再杨帆(弋阳腔)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