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在读
朱向红 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
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游戏是2 ~6 岁学龄前儿童发展最主要的来源。游戏是儿童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儿童的游戏行为总是在环境空间中发生。环境空间是儿童发展的外在条件,儿童与环境空间之间的互动依赖于游戏行为,儿童的游戏行为离不开环境空间的创建。
空间具有激发身体行为的特性,空间界面的处理给予身体知觉系统的一个激发,身体就会根据空间界面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本文从环境空间的界面出发,通过分析儿童游戏的行为,探讨儿童游戏行为与空间界面之间的互动关联,进而探索儿童游戏的环境空间界面设计思路和方法。
根据芦原义信对建筑空间的界定,空间界面通过地面、墙面、天花板3 个维度围合而形成的。空间的界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空间内部的功能,同时是影响空间造型和空间氛围的重要因素。在单一的环境空间中,通过界面的处理产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好奇,从而触发儿童身体的游戏欲。
一定的空间界面处理既可以使环境空间感受更加丰富,又能激发儿童进行游戏活动行为。日本设计师藤本壮介探讨人的行为与建筑互动关系的概念模型中,明确指出界面具有灵活的功能承载的可能性[1]。
儿童游戏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对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儿童游戏是一种随兴的、不确定的,前一秒他们可能还在安静地玩玩具,下一秒他们可能就跑上跑下的,或者在家具上攀爬;是儿童接收到空间信息的刺激后所做出的身体反应而产生的自发性行为。皮亚杰关于游戏行为的观点,指出儿童游戏行为具有6 个特征,即活动的内在目的、自发性、快乐性、非逻辑性、超脱性和过剩动机性[2]。
空间界面与儿童游戏行为之间的关系密切,空间界面对儿童游戏行为是直接的,不同的界面设计形式与儿童产生不同的交互作用,空间界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游戏行为发生方式。在儿童游戏的环境空间界面设计上,应提供复杂的、丰富的“刺激”来鼓励儿童进行游戏行为[3]。儿童不仅需要相应的环境空间消耗过剩的精力,也需要通过多样和潜在的空间界面促进其认知发展[4]。
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并且儿童受年龄的限制,行为和认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儿童的游戏活动行为大多是自发性的行为,具有自主性、不确定性及探索性的特征。当环境空间内有可以进行游戏行为的元素、激发儿童好奇的空间界面,并被儿童接收到空间信息,诱发儿童参与游戏的可能性会更大。
2.2.1 地面
地面是环境空间中最为重要的界面,是一个空间的承载面,承载着空间内部的一切物体,激发自发性的、灵活多变的游戏行为。
从功能角度来看,在环境空间中,地面充当椅子家具的功能来使用。儿童可以席地而坐,将地面视为儿童游戏和休息的表面,可以减少空间内摆放座椅家具的需求,同时儿童在空间内能获得更大的自由。
从空间形态角度来看,打破常规的水平界面形态,对个体身体气泡产生一定程度的“力”的作用,从而激发个体身体活动。局部界面通过垂直方向的上升或下降形成的高差,整合形成平台和楼阁。儿童在不同高度的水平界面的上面、下面或夹层之间引发儿童进行攀爬游戏行为。局部的地面产生不规则的凸起或凹陷,界面打破水平方向,形成动态的空间界面形式。非常规的界面更具吸引力,一方面非常规的界面可以激发儿童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非常规的空间界面形成新的空间内容,儿童需要调整自身固有的游戏行为,以适应新的空间界面形式,产生新的游戏行为。
2.2.2 墙面
墙面是环境空间中最常被儿童直接接触的界面,同时是视野中最为活跃的界面,并对于塑造和围合环境空间至关重要[5]。
墙面作为空间的垂直元素,在空间形态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墙面的设计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将墙面视为基础界面,通过在墙面上进行减或增的处理形式,可以增加墙面的功能,并提高儿童与墙面的互动频率[6]。
一是加法的处理形式。增加游戏元素,使墙面获得第2 种功能,给儿童提供多种游戏的可能。例如,在墙面上增加攀岩设施,或提供可绘画的墙面,是幼儿园环境空间最常用的墙面界面设计方式。
图1 基于垂直界面的儿童游戏动作
二是减法的处理形式。在墙面上进行挖孔、开洞、开窗等,激发儿童游戏探索行为。儿童会随着墙面界面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见图1[7])。另外,这种开孔洞的处理形式,与墙面另一侧的空间相连通,给儿童提供“窥伺”游戏行为的可能性。
三是替换的处理形式。将墙面本身作为儿童游戏的设施,用游戏装置取代墙面界面围合环境空间,起到模糊空间界限的作用,也能营造出多样的空间形式,给儿童提供多元的游戏可能性。
在空间界面中,除了界面形式的变化能吸引儿童注意力,当界面的材质发生变化,产生的空间信息也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可采用有趣的、非常规的墙面材质,给儿童营造不一样的空间体验。
一是透光材质:玻璃界面。阳光对儿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自然元素。通过玻璃材质的界面,将阳光引进空间内部,产生光与影,诱发儿童进行光影游戏行为。
二是反光材质:镜面界面。镜子的反射,实时反映儿童自身游戏行为的影像,使界面处在一直变化之中,诱发儿童与自己进行互动行为。
三是软材质:非常规界面。在很多幼儿园实际案例中可以发现,经常采用编织网取代实体界面。运用编织网这种软材质形成非常规的界面,对儿童游戏行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当儿童发生动作变化时,编织网随之发生变化,同时激发儿童自身行为产生变化。
界面材质与儿童游戏行为形成双向影响,儿童自身游戏行为发生变化,触发界面信息随之变化,形成动态的空间界面,营造丰富的互动空间氛围,引发儿童参与游戏。
空间界面承载游戏设施的功能,诱发儿童游戏行为提供的可能性。游戏装置往往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空间界面承载游戏设施的功能能增强环境空间的吸引力,引起儿童的关注。空间的界面设计具有丰富的可能性,通过界面形式的变化承载游戏设施功能,为儿童创造游戏环境。
空间界面介入自然元素,增加儿童游戏行为与空间界面互动的趣味性。通过空间环境界面的处理,将自然元素引入空间内部,让儿童最大可能地与自然元素互动。自然元素对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对游戏行为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环境空间的界面围绕自然元素展开,或者在环境空间界面的内部点缀自然元素,同时自然元素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给儿童营造丰富的环境空间,丰富儿童游戏行为的体验感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的新媒体装置日益多样化,将新媒体介入空间界面,给儿童多样的游戏体验。新媒体装置其本身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特征,新媒体借助媒介、光线、体感技术等艺术手段,展现一种流动的、不断变化的艺术形态。新媒体介入空间界面,加强儿童游戏行为与环境空间的交互体验,一方面增加环境空间界面的科技属性,另一方面给予儿童多样化的游戏行为体验。
儿童游戏行为是一种自发性行为,环境空间的质量对儿童游戏行为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环境空间的界面来承载游戏设施的功能,空间界面为儿童游戏行为提供可能性。界面是整个活动空间赖以存在的基础,本文基于环境空间的界面,分析了环境空间界面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影响,为环境空间界面设计提供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