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骝
(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舟山 316000)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与农业用地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9.5亿h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0%,我国盐碱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把盐碱地改造成水田是一条解决用地占补平衡矛盾、增加农业用地的有效途径[1-3]。本试验通过不同施肥技术措施的应用,研究其对改良盐碱地土壤以及水稻增产的效果。
试验在舟山市岱山县岱西镇后岸村进行。试验田为已废弃3 a的晒盐场,试验区0~30 cm基础土壤pH 8.75,全氮78 mg·kg-1,有效磷23.4 mg·kg-1,速效钾625 mg·kg-1,有机质9.9 g·kg-1,水溶性含盐量2.98 g·kg-1。
施入田间的肥(材)料有酸性肥料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普通肥料三元复合肥和有机肥,土壤地改良剂石膏粉和黑里俏土壤调理剂。参试水稻品种为甬优1540。
试验设5个处理,667 m2施用量分别为:处理1,有机肥2 t、硫酸铵30 kg、过磷酸钙50 kg;处理2,有机肥2 t、硫酸铵30 kg、过磷酸钙50 kg、石膏粉150 kg、黑里俏土壤调理剂150 kg;处理3,有机肥2 t、硫酸铵30 kg、过磷酸钙50 kg、石膏粉150 kg;处理4,有机肥2 t、三元复合肥37 kg;处理5,三元复合肥37 kg为对照(CK)。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0 m2,重复3次。所有肥料均作为基肥施入。
分别对各处理水稻进行产量测定,水稻收割后,对各处理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其pH、有机质、水溶性盐、速效磷、速效钾、全氮指标。
由表1可知,处理1、2、3、4分别比对照增产16.3%、27.3%、20.0%、13.5%,且差异均极显著;除处理1、4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相互之间差异均极显著,说明采用增施有机肥、采用酸性肥料代替普通肥料、增施土壤改良剂对提高水稻产量有极显著效果。
表1 不同施肥技术措施对盐碱地水稻甬优1540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经不同施肥技术措施处理后pH在8.6~8.7,与对照及试验前差异不明显,说明加施石膏粉对降碱效果不明显;各处理全氮量在72~95 mg·kg-1,与对照及试验前差异不明显;速效磷含量除处理4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外,处理1、2、3与对照和试验前相比速效磷含量均明显提高,说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与种植期磷肥的施用量相关;各处理间速效钾含量在494~538 mg·kg-1,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与试验前相比含量明显降低,这与生长期未追施钾肥有关;处理1、2、3、4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但相比对照及试验前均明显提高,说明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有效果;各处理水溶性含盐量在1.3~1.5 g·kg-1,与对照无差异,但与试验前相比,所有处理水溶性含盐量均明显降低,说明通过水稻的种植,能够有效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
表2 不同施肥技术措施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盐碱地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稻产量;磷肥的增施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呈正相关;石膏粉的施用对盐碱地土壤pH的降低效果不显著;盐碱地含钾量丰富,整个生育期可以不施用钾肥;相比普通肥料,酸性肥料的施用能够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土壤改良剂施用能够增加水稻产量。有机肥、石膏粉、酸性肥料、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对土壤水溶性含盐量的降低效果不明显,但通过一季水稻的种植,能够有效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
试验结果表明,在pH 8.75、水溶性含盐量2.98 g·kg-1的盐碱地,通过增施有机肥、施用石膏粉、用酸性肥料代替普通肥料、增施土壤改良剂的施肥技术措施,可以提高水稻甬优1540的产量,增产可达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