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8) 王 瑞 邓 勇 胡建鹏
1.名、字、号
吴楚的名、字、号在其刊行著作中即有明确记载。如《医验录》初集康熙甲子畹香草堂刻本卷首即题有“畹庵吴楚天士著”[1]校注说明1。此外,吴楚在《医验录》初集自序和“兰丛十戒”“医医十病”篇首均自署“畹庵”[1]11,15,186,在“破俗十六条”[1]171和《宝命真诠》卷二脉法篇自署“慎斋”[2]70。此外,吴楚尚有斋号“且然居”“锦山书舍”,分别题于《宝命真诠》卷二篇首[2]70及《医验录》二集自序[1]169。综上所述,可明确吴氏名楚,字天士,号畹庵、慎斋,斋号且然居、锦山书舍。
2.生卒年考证
吴楚生卒年文献并无明确记载。既往学者根据其刊刻书籍时间推测其生活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范围偏大[3-4]。根据《医验录》记载,吴楚给祖母治病是1671年(康熙十年辛亥),祖母74岁,母亲过七旬寿辰时是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即吴楚祖母大其母亲20岁,而在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吴楚曾作诗云“七十年余双白发,三千里外一青毡”,以表达思念双亲和故乡之情,说明此时吴楚父母均已70余岁。清代徽州歙县地区,“俗尚早婚, 男女嫁娶皆在二十以内”,有人统计明清时期徽州歙县女子婚龄在16~20岁较多,尤其以17~19岁为多,平均婚龄为18.23岁[5]。吴楚上无兄长,为家中长子,与其母亲年龄差应当也在18~20岁之间。因此吴楚生年应当在1635年至1637年之间。且1681年(康熙二十年辛酉)之后,吴楚即被称为“吴天老”,至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已被称为“吴年翁”,与以上推断年龄较为相符。年翁,虽然在古代一般是称呼同年的父亲,但是在医验录中,称呼“吴年翁”往往只是一种敬称。如吴楚族叔吴涵(字容大)的同年王绅、胡作梅亦称呼吴楚“年翁”,显然仅仅是对同年家族里年纪较长者的敬称[1]161,164。
至于吴楚卒年,文献亦无明确记载。《医验录》二集最后一则医案记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甲申),而至1708年(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医验录》二集卷一刊刻出资者汪宽求医时,则是直接请吴楚次子吴贯宗(字芳洲)诊治,且并未像之前医案中提及向吴楚求医因其外出而由其子代为诊治的情况,说明此时吴楚已经无法完成诊疗活动,甚至已经去世。
综上所述,吴楚生卒年虽无法完全确定,但其活跃时间主要集中于康熙年间,即1671年至1704年,其大致生卒年为1635?—1708年?。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发掘出相关资料,使其生卒年得以确定。
3.里籍考证
关于吴楚里籍,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宝命真诠》序中即明言“吾歙之澄塘人也”。澄塘村位于歙县西部,故又称歙西澄塘,因而《医验录》初集康熙甲子畹香草堂刻本题为“歙西畹庵吴楚天士著”[1]校注说明1。1987年澄塘村划入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7]。综合以上资料得出结论,吴楚为清代歙县澄塘人,现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澄塘村。
4.长辈、后人、同道及友人关系考证
吴楚出身于澄塘吴氏医学世家,在《医验录》序中即言明代名医吴正伦为其高祖,吴崑为其叔祖。根据吴正伦著作《脉症治方》及当今学者考证,吴正伦次子吴行简(字居敬)、曾孙吴冲孺(字象先)、吴任弘等传其学[8]。而吴楚为吴冲孺之子吴志持、吴志斌的从兄,故而是吴冲孺之侄,其弟名吴公左,未习医。吴楚亲父的名讳未见记载,有学者认为吴任弘是吴楚之父[9-10],目前尚未有更为确切的证据。至于同为澄塘吴氏的名医吴崑,则当是吴楚的同门叔祖,并非嫡系血亲。吴楚将家学传于其次子吴贯宗(字芳洲),吴贯宗又将其学传于其子吴日熙(字文企)、次子吴日蒸(字霞起)。吴楚家族医学传承谱系详见图1(粗线标注为医学传承脉络,虚线为私淑而非直接传授)。
图1 吴楚家族医学传承谱系
吴楚出生于歙县澄塘吴氏,为歙西大族,族人众多,其行医三十余年,结交友人、医门同道亦为不少(见表1)。
表1 吴楚生平关系主要人物介绍
1.祖母重病,初显医智
吴楚医学世家出身,尽管高祖吴正伦因遭太医妒忌而遭毒杀,后代除同族叔祖吴崑外,均不再以医为业,但“明于医者代有其人”[1]8,如吴楚曾祖吴行简、伯父吴冲孺、吴任弘等人。但吴楚起初只专心于考取功名,导致在“诸先伯间以医理”教导他时视为小道,“不甚经意”。直至1671年夏天,吴楚74岁的祖母患不食之症,群医束手,吴楚弟弟已准备前往汉口请回客居的父亲料理后事,情急之下,吴楚连夜检索高祖吴正伦遗著,认定祖母此病乃是饭后生气所致,遂予理气疏肝、扶脾和中之剂,数剂即得痊愈,直至1683年吴楚撰写《医验录》初集时其祖母仍然在世。经过此事,吴楚认识到了学习医术的必要性,但仍然不愿意放弃科举,只是在“正业之暇”学习高祖吴正伦及族叔祖吴崑的著作和家藏中医经典,其目的也仅仅是“事亲保身”。
2.屡试不第,兼理医事
吴楚治好祖母后仍是以科举考试为重心,除非“不得已而应亲友之命”为其诊治,这从《医验录》初集医案的年代分布也可以看出来。1671—1680年这9年间共19案(除祖母案),1681年11案,而到了1682年则陡增至30案。原因在于1681年秋闱吴楚再次落第,友人汪氏认为其在医道方面颇有天赋,以“良相良医皆吾医事”劝其变通,再三劝导之下,吴楚遂兼理医事。他在《医验录》初集内收录了1682至1684年两年间医案81则,“自揣未误认一证,未误用一药”,可见其确有很高的医学天赋。
3.举业坎坷,医名鹊起
虽然吴楚兼理医业,但仍未放弃科举,根据《医验录》二集的记载,在《医验录》初集刊刻后,他又分别于1686年、1687年、1690年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突破乡试一关。尽管举业坎坷,但吴楚医名却是广为传播,1690年在北京应试期间,更是接连治愈国子监司业吴涵(字容大)长子、翰林学士胡作梅、翰林学士叶淳、翰林编修汪士鈜的疾病,受到众人的赏识,希望其留京继续科举考试,并愿意出资完成《医验录》二集的刊刻,但吴楚因考虑双亲年事已高,“力疾辞归”。自此之后,吴楚便主要以医事为主,未再见其复习备考及参与科举的记载。
4.编书垂教,集验成书
吴楚一生共编著有4部书,分别是《宝命真诠》《前贤医案》《医验录》初集、二集。其中《宝命真诠》4卷,部分学者研究认为是1683年完成编纂[2]375,但其最初的写作时间,根据《宝命真诠》卷二中吴楚的自识[2]70,应不晚于1673年,说明此书编纂前后共用了至少10年。此书4卷内容分别是《内经》、脉法、本草、症治,是以《黄帝内经》《脉经》等经典文献及李中梓、赵献可、张景岳、喻嘉言等前贤的理论观点为主,兼夹个人理解和注释,并无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前贤医案》1卷,与《宝命真诠》同时间完成编撰,书中主要收录喻嘉言、李士材、程星海、薛立斋4位医家的医案,并按疾病分门别类。两书成后,吴楚自题名“辅孝”,结合写作时间和题名来看,应是吴楚为了自学和教导子嗣而作。两书成后未行刊刻,直至1795年由吴楚之孙吴日蒸及曾孙以“辅孝医葬两书其一医书”的名义刻印,并命名为《宝命真诠》,由同乡汪炼作序。
《医验录》初集完成于1684年,并于当年刊刻。全书分上下两卷,是吴楚1671年至1684年14年的治验实录。因其写作目的是为了暗自考验,即选其病种疑难而易错误者录成一册,用以自我警醒,而非立案示人,故《医验录》不仿照之前编纂的《前贤医案》分门别类的模式,而是以编年纪案,全书载大小案例共111则,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病种繁多。《医验录》初集还载有吴楚医话“兰丛十戒”,其目的亦是自戒警醒,以及与同道共戒之义。友人汪舟(号岸舫)、同学汪溥为《医验录》初集作序,族弟吴元度(字坦公)为其题跋,三人或本人或亲友皆有为吴楚所治愈者。汪舟在序中称赞道:“肺肝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先生之有是录也,何俟肺肝之语乎?弟恐色之如土者不少耳!”[1]4足见虽然吴楚的写作目的不是立案示人,但其书的问世,对于当时医界的陋习积弊和不良风气仍有很强的警醒和纠正作用。
《医验录》二集完成于1704年,全书共4卷,为吴楚从1685—1704年10年验案中精选十之一二编纂而成,多为病情凶险或易于失治误治之案,其中卷一为伤寒,卷二为内伤、虚劳,卷三、卷四为杂病。可惜由于家境不够殷实,又丁口众多,无力全部付梓,故吴楚先于1704年将卷二及医话“破俗十六条”“医医十病”先行刊刻,候补备员王绅、翰林学士胡作梅、翰林院编修汪士鈜为其作序。卷一直至1753年方由吴楚次子吴贯宗治愈之患者汪宽出资刊刻并题跋。而卷三、卷四始终未得付梓,笔者曾于本文尚未撰写时前往澄塘村寻找,终无所获。
此外,吴楚还在1673年前后受同堂从弟吴志持的邀请,参与了高祖吴正伦所著《脉症治方》刊刻前的校阅订正工作,得到了“纤细无讹”[11]的评价,说明当时吴楚虽然仅是粗通医理,但已经养成了细心严谨的治学作风。
5.医传后世,福泽桑梓
吴楚不仅很好地继承了高祖吴正伦、叔祖吴崑等人的医术,而且将其平生所学传承于后,其次子吴贯宗,字芳洲,孙吴日熙、吴日蒸均业医。由于吴楚同辈中无人习医,新安澄塘吴氏医学能够传承七世,吴楚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作用。吴贯宗还治愈了汪宽的疾病,使其感念之下出资刊刻了《医验录》二集卷一,使此一卷不致亡佚,为吴楚医著的保存作出了贡献。
吴楚中年学医,且分心于举业多年,但仍治愈很多患者,其中很多是被他医误诊误治之症,可见其医学天赋之高。由于其在个人人生生涯中大多数时间是兼操医业,未将医业视为正事,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其医道医术上的成长发展,这对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学乃至整个新安医学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医验录》初集二集所载医案,记录翔实,诊断辨证用药,均为精当,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吴楚的临证特色。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归纳,尤其是缺乏吴楚本人对他数十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因此相对于高祖吴正伦而言,吴楚缺乏代表性的理论著作。目前关于吴楚的研究,在治法上主要还是集中在其对补中益气法[12-13]和温补法[14-15]的运用方面,或是仅仅对其医案进行解读[16],或是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吴楚的用药思路进行研究[17],而对于将吴楚所有著作联系起来进行详细而系统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因此对其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其理论和临证特色,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