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耳手法探赜*

2020-11-05 11:1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苏小杰李建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鼓膜机理手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苏小杰 李建华

文献记载

吹耳抢救法是我国古代的急救方法之一,首见于《素问·缪刺论》,曰:“尸厥……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吹耳法也零星出现在后世急救相关的论著中,但其操作手法稍有不同,相应的主治病症也有所区别。

本文检索了吹耳法相关文献记录(详见附录表1),内容大致归纳有以下六类。其一,“以芦管吹两耳,并其人头发二七茎作绳,内鼻孔中,割雄鸡冠取血,以管吹喉咽中,大良。”见于《外台秘要》2处、《普济方》《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急救便方》《洗冤集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各1处,计8处。其二,“上以梁上尘如豆大,各纳一筒中,四人各一筒,同时吹两耳鼻中,极力吹之,即活。”见于《圣济总录》《外台秘要》《普济方》《本草品汇精要》《千金宝要》《医心方》《本草纲目》《奇效良方》《医学入门》各1处,计9处。其三,“不已以竹管吹两耳。” 见于《普济方》《太平圣惠方》《针灸大成》《圣济总录》《集验方》各1处,计5处。其四,“倒悬解衣,挑去脐中垢,极吹两耳,即活。”见于《圣济总录》《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集验方》《幼幼新书》《小品方》《千金宝要》《太平圣惠方》各1处,计8处。其五,“若两目有翳。即吹两耳。盖以吹耳能通心肺二窍之故也。”见于《审视瑶函》《眼科阐微》各1处,计2处。其六,其他类,见于《万病回春》《奇方类编》《医学见能》《急救良方》《宋本备急灸法》《验方新编》《普济方》《针灸大成》《针灸逢源》各1处,计9处。

表1 吹耳手法相关文献

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含有“吹耳”“吹两耳”关键词的内容共有133条,涉及到急救、抢救内容的共有41条。吹耳急救法在唐宋年间记录最多,主要集中于《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等书中,且其适应症主要为溺水、自缢死及卒魇。值得一提的是,《医心方》中对吹耳急救自缢死的手法也有提及,其对吹耳法的描述与《外台秘要·自缢死方一十五首》的内容高度相似,由此猜测《外台秘要》可能是《医心方》撰写的参考资料之一。吹耳法作为自缢死急救法被收录其中,并传向海外,可以猜测该手法在唐代时可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除此之外,对比各年代对吹耳方法的描写,可发现其操作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药粉或灰尘吹入耳中,在此称为间接吹耳法,另一种是无需其他药物的直接吹耳法。明代以前吹耳法的内容多与《小品方》《外台秘要》中的内容相同,即为直接吹耳法或吹入“梁上尘”。明代开始,可能由于人们对解剖和草药的认识逐渐加深,吹耳法多和吹鼻共同进行,并且加入了药粉,以共奏开窍醒神之功。

机理探讨

本节主要探讨直接吹耳法急救的作用机理。间接吹耳法将“梁上尘”吹入耳中,其急救效果可能由“梁上尘”本身带来。如《本草纲目》卷七中认为梁上尘为土部药物,主治腹痛、中恶、鼻衄等。并且灰尘作为异物置入耳中可能会阻塞耳道,引发炎症,甚至破坏耳部结构,对机体造成损伤,因此不把此法作为本文的探究对象。

1.中医机理探讨

直接吹耳操作出现频次最高的内容是“以芦管/笔管/竹管吹两耳”,主要适应症为“卒魇”。《圣济总录·尸厥》载:“以竹管吹两耳,使气脉疏通,内助五络。”五络指手足少阴、太阴及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聚于耳中,吹耳法使此五络之气循行畅通,因此起到急救的作用[1]。《类经·缪刺巨刺》也有相似的记载:“温助五络,气可复通也。”从另一角度来说,耳为肾窍,肾为先天之本,相火之源,吹耳以通肾气,助相火,使清阳上升于脑,醒神开窍。

2.现代医学机理探讨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吹两耳急救的机理可能与鼓膜震动[2]和耳道内分布的神经有关。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是声波传导产生听觉的重要途径。吹耳时气流击在鼓膜上,产生机械振动,经由听骨链传递至内耳,引起前庭阶外淋巴和蜗管内淋巴震动,对毛细胞进行刺激,产生兴奋,经由蜗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听觉。由于气流直接击打在鼓膜上,其相应产生震动较大,经过一系列传导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强烈,对中枢刺激较大,由此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急救作用。

外耳道皮肤上分布着细密的耳内绒毛,绒毛下即为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向耳内吹气,气流带动耳内绒毛,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电信号并传递至大脑,产生触觉。因此,进行吹耳急救时,患者耳内可能会产生较强烈的痒感,由此促进患者苏醒。

外耳道皮肤还分布有耳颞神经的分支,鼓膜内侧壁分布有面神经的分支,由内耳道骨壁进入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处发出分支鼓索,穿过鼓室加入舌神经,可支配味觉及下颌下腺、舌下腺、泪腺和鼻腔黏膜腺的分泌。用吹耳法进行急救时,气流击打外耳道和鼓膜,刺激耳颞神经和面神经,使相应腺体分泌,或将电信号向脑内传播,对中枢形成刺激,产生一定的急救效果。

除此之外,鼓膜外表面分布有迷走神经小分支,且外耳道后壁有迷走神经耳支分布。吹耳时气流击打耳道后壁及鼓膜,对其上分布的迷走神经分支产生刺激,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从而调节心脏活动、内脏平滑肌运动及腺体分泌,可能由此产生一定的急救作用。

3.吹耳手法治疗不同病症的机理探讨

根据检索结果,吹耳法主治的不同病症主要包括卒魇、卒死、溺水死和自缢死(其余病症因吹耳并非主要治疗手法不在此提及)。

卒魇 用吹耳法治疗卒魇的记载:“以芦管吹两耳,并取其人头发一七茎作绳,纳鼻孔中,割雄鸡冠取血,以管吹喉咽中,大良。”见于《圣济总录》《外台秘要》《普济方》《太平圣惠方》等5条记录。

卒魇在《圣济总录》中的解释是:“若形数惊恐,心气妄乱,精神慴郁,志有摇动,则有鬼邪之气,乘虚而来,入于寝寐,使人魂魄飞荡,去离形干,故魇不得寤也。”这是一种入睡后无法苏醒的症状,与嗜睡或昏迷有相似之处。因此对卒魇患者使用吹耳法,将其头发探入鼻孔中并喂雄鸡血,从现代医学上来说,应该是通过刺激患者耳道和鼻部的感觉神经末梢,促使其苏醒。

卒死 用吹耳法治疗卒死的记载有4处。其一,《备急千金要方》载:“倒悬解去衣,去脐中垢,极吹两耳起乃止。”其二,《验方新编》载:“用菖蒲末纳入鼻中,用肉桂末放入,下用竹管吹两耳即醒。”其三,《医心方》载:“取竹筒吹两耳,不过三。”其四,《圣济总录》载:“又方:令二人以衣拥口,以笔管强力吹两耳,困即易人吹之。”

此处卒死并没有指明其原发病,猜测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的昏迷状态,用吹耳法刺激迷走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等,或通过鼓膜震动造成的巨大声响刺激大脑,促使其意识的复苏。

溺水死 用吹耳法治疗溺水死的记载:“倒悬解衣,挑去脐中垢,极吹两耳,即活。”见于《外台秘要》《集验方》《幼幼新书》《小品方》《千金宝要》《太平圣惠方》6条记录。

溺水死的抢救主要包括开通气道和心肺复苏。此处吹耳的操作可能会刺激迷走神经,加速心跳,帮助恢复心肺功能。而此处“去脐中垢”的操作,古人将肚脐作为沟通内外的通道之一,而笔者个人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去口中垢”,将患者口鼻中的污垢去除,有助于气道通畅。

自缢死 用吹耳法治疗自缢死的记载有4处。其一,《医学入门》载:“又自缢死,取末(乌龙尾,即梁上倒挂尘)吹两耳鼻中即活。”其二,《万病回春》载:“(手法解救自缢死)如此少顷,虽得气从口出,呼吸眼开,仍按莫置,亦勿劳之。须臾可治,以温饮粥灌之,更令两人以管吹两耳,此法最效。”其三,《宋本备急灸法》载:“其心下尚温者,先用皂荚末吹入两鼻,用旧毡一片盖其口鼻,令两人用竹筒极吹两耳即活。”其四,“梁上尘如豆大,各纳一筒中,四人各一筒,同时吹两耳鼻中,极力吹之即活。”见于《圣济总录》《外台秘要》《普济方》《本草品汇精要》《医心方》《本草纲目》《医学入门》7条记录。

自缢死的抢救要点在于恢复心肺功能,以及改善细胞缺氧和组织水肿,尤其是脑组织的缺氧和水肿。而古代的急救方法没有这么细致,仅从恢复心肺功能的角度来考虑,吹耳的操作可刺激迷走神经,有一定的强心作用。

总之,吹耳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急救手法,大致可分为直接吹耳和间接吹耳(吹入药粉、灰尘)两种方式。其主治病症主要包括卒魇、卒死、溺水死、和自缢死。其急救效果可能是通过鼓膜震动,或是刺激迷走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等神经通路产生对中枢的电刺激。

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急救手法,吹耳法在多本著作中留下了身影,但在现代临床急救中鲜有应用。这是因为现代医学的急救手段切实有效,并且针对不同的紧急情况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可大大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吹耳法针对不同病症操作方法大致相同,机理不甚明了,难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因此吹耳法的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现有吹耳法相关的文献研究多是针对中耳炎、鼻衄等五官疾病的疗效报道[3-5]。或许这项古老的急救方法不再适用于现代临床急救,但它也提示我们耳部外治法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应用于五官科疾病的治疗,如通过耳部治疗鼻衄、鼻炎、前庭性眩晕等,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

附 录

猜你喜欢
鼓膜机理手法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层递手法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七步洗手法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