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丽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 渭南714000)
持续发展的开放存取运动直接推动了开放科学的形成。开放科学倡导科学研究人员与社会组织之间构建协作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提倡知识获取过程的公开性。随着开放存取科研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科研过程相关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科研结果更加透明公开,开放科学从概念成为现实。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开放科学从研究论文开放、数据结论开放向基础设施相互利用、共享研究方法转变,开放科学已成为各国科研创新的重要抓手。
在开放科学环境下,读者阅读图书、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图书馆的角色定位、职责功能也随之出现了全新变革。图书馆要针对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发挥图书馆的服务价值,通过引领智慧理念,把握智慧服务的内涵和要求,针对读者需要,打造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总之,图书馆应以资源数字化应用为前提,综合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阅读平台的优势,坚持提供优质阅读服务,打破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时空局限,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
图书馆服务随着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需要而发生变化。在开放科学环境下,读者可以通过自由、公开的方式来获取相关科研数据,为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图书馆不再是读者获取科学研究相关信息的唯一信息源。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探寻新的开放科学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功能设置和服务方向。
在全新环境下,图书馆要构建适应开放科学环境的全新服务模式,实现从书籍提供向信息服务、从信息供给向智慧服务的全面变革。第一,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数据管理活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科研信息服务。比如,为科研人员提供基础文献信息服务,制定科研数据管理计划、开展智库建设等。第二,积极开展开放科学文化建设。通过开发新的阅读工具、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专业培训等活动,鼓励开放科学发展。适应开放科学环境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开放出版实践,组织开展开放出版培训、开放科学研究评估等,积极践行服务科学实践和知识创造的文化意识。第三,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简单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中介机构,而是为用户提供开放科学服务、开放出版活动的创造者。因此,要从平台支撑、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多角度出发,积极践行开放科学要求,从图书信息中心向现代数据中心全面升级,通过建设开放获取平台和数据加工传递中心、开发相应阅读软件工具和软件平台,适应开放科学环境的服务要求[1]。
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核心业务是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因此,图书馆除了要继续为读者提供传统阅读服务,还要结合读者需要和开放获取数据等多种要求,积极做好开放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和软件工具开发等各项工作。首先,要结合开放存取运动的相关要求,做好开放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工作。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开放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图书馆要对各类知识库、数据库和网络资源、馆藏资源等进行系统整合,从而为读者提供开放获取服务。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科学研究数据、开放知识资源成为重要资源,图书馆服务内容必须随之调整。一方面,图书馆服务要积极向信息服务的上下链条延伸,积极开展开放教育;另一方面,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数据收集、出版和科学分析等各项工作。其次,要结合信息环境,积极推动图书馆从图书供给向信息数据供给转变。图书馆要在充分整合馆藏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的多样性阅读需求,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对馆藏资源进行数据化开发,通过深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据信息,为广大用户提供快捷精准的服务,最终使图书馆从图书收藏机构升级为覆盖各学科、涉及全周期的科研服务数据中心。因此,在新形势下,图书馆要全面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供给水平,以大众阅读需求为基础,拓展服务内容,构建智慧服务模式,形成开放科学环境下知识服务的全新体系。最后,图书馆要针对网络环境下读者接受知识信息的方式,对信息传递、供给使用的工具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开发各类APP、远程VPN 等软件工具,从而有效服务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科研需要和学术交流需要,方便用户自由选择数据资源。要使用语义化技术对图书馆知识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满足用户智能检索的具体要求[2]。
通过借鉴国际开放科学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开放科学战略规划和现实需要,从图书馆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渠道、阅读平台,通过整合馆藏信息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资源检索、智能检索和数据信息等多种功能服务,通过为读者制定科学研究策略、提供科学研究数据支持、开展科学研究信息交流等多种服务,实现图书馆自身的价值。结合国内外图书馆开放科学服务经验、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以及科研用户的现实需要,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要重点开展科学信息的开放共享服务。图书馆既要做好用户检索、知识图谱等个性化服务,也要做好科学信息跨平台、跨系统开放工作。要做好公共信息服务工作,分别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知识获取需要,丰富图书馆信息存储内容。要重点做好数据管理,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和用户需求,结合云平台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数据管理服务。要推广实施开放教育,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社交媒体软件为读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在线教育资源。
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阅读平台的不断完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成为现实。图书馆可通过使用智慧算法精准汇总、分析用户的阅读偏好和学习兴趣,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结合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图书馆可以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为基础,整合信息资源,发挥智能技术优势,从而为用户提供多元服务内容和最佳服务体验。
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想要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阅读需要,就需要借助智能技术和智能工具终端的优势,持续完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体验。第一,重视发挥智能技术优势,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机制。通过使用RFID技术、QR技术提高识别速度和精准度,借助大数据和云技术为读者推送阅读建议,使用VR 技术和3D 技术扩充信息资源内容的揭示形式,通过发挥现代智能技术优势,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第二,优化设计阅读终端。为适应开放科学环境下读者的阅读需要,图书馆要积极推进智能型服务终端建设,为读者搭建智慧化阅读平台,实现图书信息传递与数字化分析、分享的最佳效果。第三,配置系统化的智能硬件。图书馆要从服务用户的理念出发,除了配备基础性智能硬件,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智慧化、高科技阅读工具,为用户提供视觉效果好、数据处理效率高的硬件设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应用需要。第四,配置完善的智能化阅读软件。当前用户习惯使用线上阅读平台来获取数据信息,因此,图书馆要配备完善的智能软件来管理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通过发挥智能化工具和平台的应用优势,从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提高服务效率,为用户提供更生动、有趣的智慧服务。通过分析开放科学环境的要求,笔者构建了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型
数字化阅读资源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基础内容,图书馆要对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从根本上满足智慧化服务需要。因此,通过对图书馆内文献资料进行数据化存储,推进馆际之间、区域之间、跨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开放科学环境下,读者除了对图书信息有阅读兴趣,对科研数据和项目内容等方面的信息也有迫切需要。图书馆智慧服务需要做到:第一,要重视对馆内图书、资料和科研数据、期刊信息等各项内容的系统收集,从而满足当前读者迫切的多元化阅读需要。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推进图书馆资源数字化获取、信息整合和存储,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图书馆资源的自由流动。第二,要注重提升用户阅读体验,为用户提供能够激发知识创造活力的阅读环境。通过深化用户交流与协作空间,优化阅读界面,为读者提供真实高效的“智慧”服务。图书馆要有效利用RFID 技术、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习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针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分布,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阅读服务。第三,要充分诠释开放、智慧的特征,为读者提供完善的阅读资源共享机制。要将图书馆的虚实环境相结合,使用户可以在开放阅读服务体系中,高效共享图书馆资源[5]。
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多元参与服务的环境,使读者以自主、协作的方式参与阅读,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职责使命。第一,图书馆要注重打破传统单一的馆员服务机制,重视引进志愿者、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等多方力量,提高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能力。第二,要利用现代技术和硬件设备,与各大知识服务机构开展协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电子化阅读服务,实现读者阅读融入图书馆发展的预期目标。第三,要为读者提供智慧检索、智能推荐、智慧咨询和智慧学习等各项服务,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要利用智能技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进行改良和优化,为用户建设高效、优质的阅读服务机制[6]。第四,要对服务内容进行科学分类,通过为用户提供学习类、阵地类服务内容,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通过开放自由、具有启发意义的阅读环境,推动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构建智慧型图书馆已经从时代构想成为时代现实。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要立足技术条件,为读者提供智慧检索、智慧推荐等多种服务内容,切实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通过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供给形式、优化服务细节、搭建服务平台,从而构建“智慧化”图书馆服务模式。
图书馆要结合当前开放科学环境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条件,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借助智能化技术对实体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实施统一数据标准处理方法,为用户提供完善的阅读服务。同时,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自动感知、获取用户的阅读偏好,并研判读者需求特征,为读者推送相关信息。读者则可以使用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和软件APP 来获取个性化知识信息。通过变革图书馆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彰显以用户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馆藏信息与读者需求之间顺畅交流、高度互动。
图书馆要利用信息检索技术的优势,构建更灵活的信息资源检索、资源推荐机制,使检索过程更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为用户推荐符合实际、实效性强的信息资源。第一,要对目前所具有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推进各种信息资源的跨平台检索。在此过程中,要结合用户的检索习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检索建议。第二,要注重发挥最新技术优势,积极拓宽检索功能。通过增加语音、二维码和语义检索等多种选项,从而更有效地方便用户开展信息检索活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便于用户及时查找相关信息。第三,要从用户检索行为、阅读习惯和关注兴趣出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慧化推荐服务。要及时收集、分析用户的阅读偏好,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用户的阅读需要[3]。
当前,科学研究环境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图书馆在文献信息处理及科学数据存储、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借助图书馆平台获取科研数据、解决科研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因此,图书馆要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为广大用户提供智慧学习和智慧咨询服务。第一,通过发挥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技术优势,为读者提供即时阅读服务。在智慧学习服务中,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资源信息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实时、主动的资源内容,用户可以在线体验文献共享、下载等多种服务功能。第二,要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和智能机器人为读者提供智能咨询服务。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的文献中介机构,而是数据信息服务机构。为读者提供科学精准、实时高效的咨询服务,及时解决读者在科研数据信息查询、获取等环节中的问题,应成为图书馆必须担当的服务职责。
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体系,服务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与用户之间的高效互动。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要从用户互动视角出发,转变服务理念,积极调整服务方式,关注读者体验,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第一,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互动的阅读服务。用户借助各种智能终端,结合图书馆提供的虚拟服务内容,增强阅读体验。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立体展示、虚拟书架和图书定位等多种智慧化服务,提高读者查阅和利用各种信息数据的效率。第二,要利用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便捷化的智慧服务,拓宽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图书馆受自身规模、空间等因素限制,所能够提供的数据信息相对有限。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图书馆之间要强化协作,积极建设云存储和本地存储相结合的信息供给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信息服务。第三,要结合用户对科学信息的具体需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智慧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数据需求[4]。
开放科学是信息网络技术、资源共享理念、科学发展和现实需要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积极产物。在开放科学、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图书馆是读者自由开放存取知识信息的资源中心。图书馆要针对全新的信息知识交流环境,发挥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优势,整合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手段,延伸服务空间,构建智慧服务模式,为大众提供智慧化、高效化、精准化的知识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