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2020-11-03 06:23吴娟汪洋曹庆龙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解决策略误区

吴娟 汪洋 曹庆龙

摘要:力学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误区及解决策略,以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和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力学问题:误区;解决策略

力学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会做题。怎样才能让概念“活起来”以达到指导做题的效果呢?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学生易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

解决策略: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

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误区二: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

误区分析:动力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

解决策略:认真审清题目,明确研究对象,联想过程图景,启动关联思维。高中物理的力学习题通常是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有的条件直接给出,有的隐含在某个文字或句子中,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楚。對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由个别向一般转化。所有的力学解题开始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受力方程。代入运算时统一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解题结束应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分析判断。

2、明确物体的物理过程图景。宏观物体有做匀速运动的,也有做变速运动的;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对题目给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形成一定条件下的清晰的物理过程图景。

误区三:弄不清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相关的定理、定律

误区分析:物理概念或定理或定律,它们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物理概念内容相似,但其实是有严格的 科学界定。同一物理概念在不同的物理学识水平阶段 严密的程度不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概念和 定理、定律的界定模糊不清,思维混乱,就会岀现分析错误而得不到相应的方程。

解决策略:1、增强物理概念的物质意识。每引入一个力学 概念,应充分利用实验或学生生活积累的已有经验,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上。2、强化物理概念的界定意识。如速度利速率、功和功率、动能和动量、重量和质量等也是一字之差,它们的物理意义却不相同。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前者是过程量,后者是状态量,它们也有严格的界定。学生树立界定意识可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有利于增强解题分析的准确性。

误区四:容易混淆各种功能关系

误区分析:高中物理中,功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解决力学问题中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苦于很多同学搞不清楚三种基本性质力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以至于做题时经常出现错误。

解决策略:应用功能关系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力做功与相应能变化的关系,重要的功能关系有:

①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即WG=-△Ep;

②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动能定理W合=△Ek;

③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它=△E机;

④当W其它=0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⑤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转化的内能,即f·d=Q(d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

误区五:不能根据物理过程与原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误区分析:高中阶段对于物理问题的研究相较于初中阶段更深入,整个高中物理知识是联系着的,这也就意味着对待同一道题目,可以选择力学方法,可以选择用能量的方法,甚至运动有时也可以解决力学问题。但是有很多同学是不能把几种方法灵活运用,只用一种办法死磕到底,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难度。

解决策略:认真审题后,弄清题目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结合物理规律,列岀物理表达式。列表达式的时候可根据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列,还可根据能量动量方面列,还需结合正交分解法等。力学解题步骤一般包括:1、根据题意画岀研究对象的示意图。2、在根据题意义画岀的图上标明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状态,也用符号标出。3、由受力情况和运动的关系联系符合的物理规 律、公式。找岀要求的物理量和所给的已知量的关系等。列出相应的方程和解方程。4、对得出的结果加以分析看是否符合规律。这样学生通过画图对物理图景有了直观了解,相应的关系也就能很快找到,增强了解题信心,也提高了物理学习兴趣。

误区六:记笔记的误区

最后谈一个看似与物理知识“无关”但却非常重要的东西:记笔记。我发现同学们在记笔记时通常都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是知识点的浓缩和精华。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笔记,但是大家却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我们总是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回顾,可是很多同学连自己做的笔记自己都没翻过,更别谈复习和巩固和补充更新了

解决策略: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三分之一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采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问题,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知识点旁边。

6、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于数学、理综这样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相似的题型、自己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纸张限制。

总之,面对力学问题容易存在的误区,我们要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时,要在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做题而做题。这样在茫茫题海中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很快找到解题的方向进行分析,解题思路也清晰。退一万步,即使分析中冇些错漏,也能在考试中得到一定的步骤分。

参考文献:

[1]杨景芳;《力学电子教材》[M];哈尔滨商业大学音像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解决策略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