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培优辅差”策略

2020-11-03 06:09邹蒙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优等生学困生高中数学

邹蒙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培优辅差”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培优辅差”的策略,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优辅差;优等生;学困生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们更加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情况。在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之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也开展的日渐困难,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无法有效实现。一方面高中数学内容难度比较大,班级之中学生众多,所以传统大班制教学无法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学困生学习能力比较差,精神无法集中,所以很难与优等生同步学习。为了班级成绩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优等生身上,导致学困生内心的不平衡,这就直接造成了班级学习成绩继续分化,很难做到教育教学上的公平、公正,急需落实“培优辅差”计划。

一、高中数学“培优辅差”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当前已经开展“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总结来看存在三点主要问题:第一,“培优辅差”计划中过于看重“培优”,优等生“吃的过饱”,学困生“吃不消”,将优等生与学困生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学困生看不到数学进步的希望;第二,“培优辅差”计划中教师过于干预学生学习行为,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培优辅差”计划中教师忽视了题型的差异化,优等生和学困生使用同样的题库和统一化的学习资料,无法真正达到“培优辅差”的目的。

二、高中数学“培优辅差”教学的策略

(一)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培优辅差”的第一要务,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更为重要。首先建议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一直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之中。首先,当学生思想和精力出现不集中的时候,教师可以配合生动的语言、活生生的案例、多种教学方法继续将学生拉回到我们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吸引学生进入到课堂之中。其次,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穿插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正式教学中合理分布视频的時间,尽量吊起学生对视频的胃口,配合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学。第三,以表扬促进学生兴趣的保持。表扬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采用表扬的方式让学生持续受到鼓励,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就感。表扬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鼓励的形式也可以不断变化,例如口头表扬、物质表扬等。第四,关注学困生,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开始,有目的、有层次、有指标的降低学习目标,同时制定辅助学习的计划。

(二)因材施教,家校合作全面培优辅差

因材施教取决于不同高中生在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背景方面的情况,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联合家长进行全面的培优辅差教学。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每个学生对数学学习喜好的程度都会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个体之间的兴趣差异所决定的。喜欢数学的学生在数学课表现就会很积极,不喜欢数学课的学生反倒是喜欢语文或者英语的,那么自然就会态度消极,表现为上课走神、精力不集中等情况。即便是同样喜欢数学的优等生在不同的题型、方向上也会存在差异。总而言之,在兴趣程度上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当天数学课上所有的内容,有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强、逻辑性思维缜密,可以完全掌握当天学习的内容,甚至还能够举一反三自学其他的题目,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稍弱能够消化当天的一部分知识,也有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很差对于当天所学习的知识要消化很久才能达到掌握的程度。每个学生成长的背景不一样,面对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学习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经历、学习过的课程都是不同的。在家庭方面,有些学生家长尤其注重数学学习,因此报了很多例如奥数班、补习班、加强班之类的机构,也有的学生本身家庭条件一般,没有参加学习班。他们所处不同的背景之中,对他们学习数学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学校必须要联合家长,发挥优等生的不同优势,在优等生强势的方面继续保持强势,同时找到相对不足之处,弥补不足。在辅差方面,主要是针对不同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经历等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开展小组化辅差,学困生及其家庭要抱团取暖。

(三)优化课堂教学,精心开展分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将学生进行分层处理,在不可能消除学生之间存在的兴趣、能力和学习背景差异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分层教学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进行了区分,以不等式教学为例,他们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务各自不同。优等生要做到更优,同一节课他们要完成的任务就难度更大,他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不等式及应用不等式求值,还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拔高,比如不等式应用条件的变化分析能力、掌握应用最值问题的策略以及一些“变式”的题型等;中等生要求的难度略低,要求能够体会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掌握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策略的构建过程;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本知识,例如掌握基本不等式及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四)精编练习题,设计层次化题库

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层实施方案,根据层次化小组的特点和能力分配布置学生任务,大家都可以进行兴趣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分层教学延伸到精编练习题库的设计上,优等生可以相应设置较高的目标,数学题库完成的难度要比较大,以拔高的题型为主;中等生目标相对优等生要低两个难度,层次化题库中拔高的内容适当减少,注重完善基础知识和常见题型,以便于中间的学生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学困生的层次化题库难度要低,要侧重于基础题型。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目标,分层次建立题库。

三、结束语

“培优辅差”计划中培优和辅差都很重要,既要保证高中数学优等生成绩继续进步,发挥优势,同时也要侧重于辅差工作,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不同步”的情况下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汪锐华.差异化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初步理解与运用[J].数学教学通讯,2021,{4}(18):66-67.

[2]张承武.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4}(21):139-140.

猜你喜欢
优等生学困生高中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培养语文优等生的策略
不敢做选择题的“优等生”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