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发生航空事故后,相关调查机构结合航空系统中的安全隐患提出对应的安全建议,避免同类情况的再次发生。本文先介绍航空事故调查中安全建议的来源、制定模式以及管理方法,其次探究在大数据视角下安全建议分析实现的模式,即安全建议词频分析、安全建议聚类分析以及安全建议思维导图。
【关键词】大数据;航空事故;安全建议
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以及安全管理模式的不断提升,飞机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不断提升,航空事故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但是事故还是无法完全扼杀的,所以应该提升调查的全面性,明确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在大数据视角下提出指导作用的安全建议。安全建议是调查工作的重要成果,保障航空的基本安全。
1.航空事故调查中安全建议
1.1安全建议的来源
安全建议的主要来源为:调查研究机构提出来的调查报告中的安全建议以及上级部门发布的通知书中提及的安全建议。此外还有航空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及的,以及针对某一问题的专项调查和对航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2安全建议的制定
第一,应该明确突出需要整改的部门或者位置。第二,应该以航空事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提出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以及对应的处理措施。第三,提出的安全建议必须具备实际的实施模式和方法,能够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以便之后的修正和监察。第四,在调查中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上报,避免发生遗漏的情况,这样才能保障安全建议的全面和可靠性。第五,安全建议的用词应该准确,表意清晰不会引发歧义。第六,不应该具备浓厚的个人色彩,在实施之前应该与有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双方应该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保障安全建议的顺利采纳[1]。
1.3安全建议的管理
我国的民航已经具备专门的安全建议管理平台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实现闭环管理的模式。把安全建议发布各个部门和单位,然后他们结合问题进行整改。
2.大数据视角下航空事故调查中安全建议分析实现模式
2.1安全建议词频分析
安全建议词频分析的过程为:安全建议文本集-文本预处理-词频统计-高频词筛选-关键词确定-关键词分析。第一,先选取2019年的航空事故调查报告的安全建议为参考。第二,安全建议预处理。把收集到的数据汇总到表格中,主要的信息为建议的具体内容、发布时间、航班号、负责人员等。第三安全建议关键词提取。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安全建议中的关键词进行精准采集,挖掘其中的潜在信息。主要应用的是NLPIR平台,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呈现的效果。
首先把安全建议录入到平台中,把安全建议转换为软件可以处理的格式;在保存路径中标注转换后文本的路径,工作平台会自动把提取的关键词加入到新的文档中;把民航专业词汇导入其中,开启关键词提取功能,就会自动选取关键词,并且自动保存到关键词路径中。为了加强关键词提出的准确性,需要建立专门的民航专业词典,这样就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操作,提高提取的精准性,确保输出存储的关键词更加准确[2]。因为建立专门的词典,所以在提取时就不会把专有名词进行拆分,比如“空中交通管制”就不会被分为三个词。其次,在平台中对关键词的处理会呈现安全词语、词性、权重以及词频这四种模式。最后,按照关键词的数量进行排列,选取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进行分析处理。第四,安全建议关键词分析。高频关键词为:飞行员、管制员、发动机、设备、规章、制度等。所以航空部门应该以这样关键词为基础,明确改进的方向以及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加强驾驶员安全飞行的意识,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性和联系。此外在处理安全建议时应该兼顾好事件的轻重缓急,确保用词的严谨性,直观清晰地表达观点,提升航行的安全性。
2.2安全建议聚类分析
安全建议聚类分析的过程为:安全建议文本集-停用词过滤-文本表示模型-特征项选择-特征项权重计算-聚类算法选择-聚类数选择-安全建议分类。第一,主要应用Python进行操作。第二,安全建议预处理。在安全建议中有一些缺乏研究意义的词语,比如标点符合、“的”“在”“得”等。这些属于停用词,应该及时剔除,避免增加后续工作的压力,提高聚类分析的精准性。第三,安全建议文本表示。首先构造模型,把数据按照结构化进行表示,提升计算机的识别效果。应用向量空间模型,每一个安全建议都是其中的一个向量,其中维数就是特征项的数量。
其次,选取特征。在剔除停用词后会获得安全建议的特征,要把特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聚类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应该选取做具有代表性的词语作为特征,利用Python对文档进行检索和筛选。第四,安全建议聚类实现。在聚类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为k-means算法。在经过聚类之后,对得到的安全建议的词频进行分析,选取其中重要的关键词,以特点为基础进行划分和汇总。
2.3安全建议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对安全建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明确它们的结构脉络。安全建议的思维导图包括概念、来源、发布者、对象、分类、制定要求、综合评估、管理落实、最终目的这九部分组成。概念为在事故或者事故调查中,调查部门向有关部门提出的认为需要及时采取的预防措施。来源主要为事故调查、专项调查以及事故安全研究。发布者一般为中国民航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对象为航空企事业单位和局方。分类主要按照职能部门、事故模式和事故严重性进行划分。制定要求为是否具有直观性、实际操作的效果、是否涵盖全部的内容、能否全面反映情况、用词准确不会引发争议、不具备强制性要求组成。对安全建议的综合评估分为工作是否能够实施性、能否被有关部门接受、是否具有经济价值性、能否把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管理落实的模式为跟踪模式、实现闭环管理、构建安全建议规划平台、出台安全建议管理制度和机制、明确工作的落实效果。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为防止类似事故或事件的再次发生。
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对航空调查安全建议进行处理,能够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利于航空安全管理人员更好地落实工作,为维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安全建设的意识,加强工作的责任感。为航空事故调查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工作思路。
3.结论
综上所述,安全建议是航空事故调查的核心内容,能够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对数据来源进行准确辨析,对安全建议进行预处理、提取安全建议的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对多个角度出发探究安全建议的特点、制定以及管理模式,为我国的航空事故调查人员进行助力,提升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參考文献
[1]孙文龙. 大数据视角下航空事故调查中安全建议的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
[2]朱志童. 基于飞行数据可视化的通用航空事故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
作者简介:刘潇(1994.0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