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

2020-11-03 05:45向敏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案例新课标教学法

向敏

[摘  要: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高中教育正在向“减负增效”的方向发展,高中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也减弱了分数的导向力,而是追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地理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养成提供助益。为探索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方法,本文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征,提出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主观意愿与追求素质教育目标的策略,以期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中教育;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具有内容开放、学生自主、探究性强与互动性强的特征,是一种流程复杂、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该种教学方法的特征,围绕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寻找合适的案例,利用案例中新颖的趣味要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学状态。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一)内容开放

案例教学法通常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联系具体的案例为学生呈现一个较为综合的学习框架,这就意味着案例中一定存在教材没有提及的知识或常识。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接触到本节课程的地理知识,还可以了解地理科学范畴以外的知识,实现开放型学习。

(二)学生自主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动用集体的力量化解难题。这时,教师不必再事无巨细地帮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细节问题,而是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在案例分析与总结中被充分肯定。

(三)探究性强

对于地理學科的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的素材十分多元,生活中存在许多真实的案例供学生学习,而学生在探究这些案例时,可以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各种分析问题的工具,从而在探究中强化对知识的印象,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合格的案例教学必定具有探究性,如此才能吸引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案例的分析与解决上。

(四)互动性强

为了使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被发挥出来,地理教师选择的案例通常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此案例才存在被分析的价值。因此,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案例在学习难度方面必然不会太低,这就意味着学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面的分析,需要与其他学生或者地理教师进行合作。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案例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而言,其作用都是为课程教学提供服务,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高中地理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虽然要遵循案例的开放性属性,但也要控制好开放的幅度,确保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始终将课程内容作为重点。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精心筛选案例,使学生在案例的辅助下,更加充分地理解课程内容。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高一必修二中“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这一章时,章节的“问题研究”部分给出了“城市交通如何疏堵”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全球各国的问题解决方法,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在组织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地理教师就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将各类信息整合在一个案例中,利用“堵车”这个社会热点话题吸引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运用。在案例中,地理教师可以用当地的交通拥堵状况为引子,展示当地主干道拥堵时段的情形,并让学生观察道路上如“公交车专用道”等有关问题解决的要素;随后,地理教师可以将英国伦敦的拥堵情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伦敦街道的情形,并进行对比讨论,分析两种拥堵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这时,结合地理知识,学生可以发现,伦敦的拥堵与其过早实现工业化,前期规划不足有很大关系,而当地的拥堵则与人口密度大的关系更为密切。最后,地理教师还可以将中外不同的解决道路拥堵的政策介绍给学生,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二)尊重学生主观意愿,选择有趣的案例

高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这时学生十分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高中地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避免将案例教学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理论堆叠,而是将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或素材融入案例,使案例内容更加丰富,案例素材更加具有吸引力,这也是新课标的关键要求之一。

(三)追求素质教育目标,选择综合的案例

现阶段,地理教学需要紧紧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展开,而其中的“综合思维”维度则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这种思维品质与能力是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因此,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地理教师一定要注重所选案例的综合性,尽量使案例的呈现贴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置身案例情境时具有较强的代入感,从而完成综合分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高中地理教师大多已掌握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思路,但在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一定欠缺。为了推动高中地理课程的深度改革,地理教师需要怀抱更加开放的态度接纳案例教学法,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地理知识与具体的案例相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使学生在愉快的案例学习中规律地提升地理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静,陈德飞.问题驱动,同伴学习"策略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地理教学,2018(05):51-52.

[2]潘晓峰.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探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9(11):110-111.

[3]张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2-183.

猜你喜欢
案例新课标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样板案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