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郑州高校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结果:跆拳道运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社会层面分析,在高校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有助于满足我国跆拳道爱好者对于跆拳道运动的习练需求,并有助于缓解当前社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高校应届毕业生在面对社会工作压力有一技傍身,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并给出建议:组建专家组,就高校跆拳道普修课程的授课内容以及授课形式等规范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为高校学生量体定做一份适合高校学生的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校;跆拳道普修课程;可行性分析
引言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有益于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深受高校学生喜爱的发展完备的体育项目,能够较好的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本文将结合学生、高校、社会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的可行性。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郑州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跆拳道”、“跆拳道价值”、“跆拳道课程”、“高校跆拳道”关键词,获取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收集跆拳道运动对训练者身心发展的价值、高校跆拳道课程发展的现状、高校跆拳道课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收集所调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查阅所调查高校体育普修课程评价标准,为在高校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做前期预评价指标,依据此指标对跆拳道普修课程细节做修订。通过以上的资料收集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2.2数理统计法
對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展示。
3.跆拳道训练能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
跆拳道动作技术以腿法为主,学习起来相对简单、安全,更主要在场地、器材等硬件要求不高,高校可以很轻松的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跆拳道的动作技术易学、场地需求低,可以促进人体的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可以有效的增强身体素质。大学生参加跆拳道普修课程,进行跆拳道锻炼,能增强上肢、腿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力量、速度等素质,能有效促进身体健康。
4.跆拳道运动增强心理素质
通过学习和锻炼跆拳道,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并在对跆拳道学习竞赛中的相关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达到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目的。跆拳道普修课程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遵循大学生现阶段的生理机能规律,正确安排好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在愉悦中完成跆拳道普修课程,避免和消除学员的已存在或未发生心理问题。品势是跆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不能体现品势的精神,只有集体品势表演才能完美体现品势的精华,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一习练者从心底喜爱跆拳道这项运动。因此,习练跆拳道有利于增强习练者的心理素质。
5.开设跆拳道课程的社会价值分析
5.1满足我国跆拳道爱好者的习练需求
跆拳道自传入我国,便在我国引领了一波习练热潮,跆拳道爱好者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能学习跆拳道,跆拳道在我国针对普通民众主要以道馆、武馆的形式进行跆拳道运动技术的传播,单一针对跆拳道爱好者的途径不能满足大量的跆拳道爱好者,通过在高校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无疑能满足一部分跆拳道爱好者的需求,在高校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是一个引子,以高校跆拳道课程教授高校学生,为跆拳道市场注入更多的跆拳道爱好者和教练员,以高校跆拳道普修课程的开设,带动我国大众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是大众跆拳道运动更好更快发展的契机,将为为社会上的跆拳道爱好者提供更多的习练跆拳道运动的机会,更好的提供跆拳道文化资源,满足我国跆拳道爱好者的习练需求。
5.2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每年80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极大的数量提升了应届生工作的难度,作为刚毕业的高校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无业赋闲在家的高校毕业生比比皆是,因为目前高校开设课程大都以理论为主,跆拳道普修课程作为一项技术课程,能传授高校学生跆拳道运动技术和技能,可以作为高校毕业生从事跆拳道相关行业的技术基础,无论是在跆拳道相关行业长期发展,或者仅当做就业的过渡,都有利于缓解高校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高校毕业生更加从容的步入社会。
6.高校开展跆拳道的可行性分析
6.1师资方面分析
师资作为一项运动开展的首要因素,不仅影响该项运动的教学效果,而且关乎该项运动的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在跆拳道教师方面,各大体院、国家队、省队都能为高校输送技艺高超的跆拳道教练;高校方面可以面向社会招收符合要求的跆拳道教师;为了提升本校教师的跆拳道教学水平,高校可以组织本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定期邀请跆拳道专家,为本校教师进行跆拳道教学培训或组织教师到专业跆拳道训练基地进行跆拳道教学方面的培训。跆拳道运动经历了多年的社会化发展,大众跆拳道教学已经较为完善,本校体育教师经过培训已经能基本完成对入门跆拳道训练者的教学活动;在对本校高水平跆拳道学生的培训方面,学校可以引进跆拳道专业人才。从师资力量分析,高校具备开设跆拳道课程的条件。
6.2高校具备开设跆拳道运动的场地器材设施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对场地需求较低的大众性运动。场地器材是对于跆拳道参与者的保护,完善的护具器材及场地能有效的保护跆拳道学员在训练及对抗中免受伤害。对初学者而言,无法接触到跆拳道对抗,因此,对于初学者,不需要过于完备其护具器材保护,仅仅需要平整的场地或者具有软垫的场馆,各高校均已具备开设跆拳道运动的场地。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及使学员接触到诸如对抗比赛的高层次教学内容,高校应投入更多资金完善跆拳道相关的器材及场馆建设,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7.结论
(1)在学生层面分析,高校学生对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有较高的期望值,高校学生对跆拳道运动也富有运动兴趣,因此,在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将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2)在高校层面分析,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通过修习跆拳道运动能够增强大学生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身体素质,跆拳道运动在文化内涵、礼仪行为对于高校学生的熏陶,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跆拳道运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在社会层面分析,在高校开设跆拳道普修课程有助于满足我国跆拳道爱好者对于跆拳道运动的习练需求,并有助于缓解当前社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高校应届毕业生在面对社会工作压力有一技傍身,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8.建议
(1)组建专家组,就高校跆拳道普修课程的授课内容以及授课形式等规范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为高校学生量体定做一份适合高校学生的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2)提升高校领导重视程度,加快普及跆拳道普修课程速度,完善跆拳道课程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为高校学生安全习练跆拳道运动保驾护航,提高跆拳道课程、项目的资金投入,通过筹备跆拳道比赛等方式宣传跆拳道运动。
参考文献
[1]张玮.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129+121[2018-12-16].https://doi.org/10.16730/j.cnki.61-1019/g8.2018.11.089.
[2]贺家辉.浅谈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8(32):165.
[3]杨国标.高校跆拳道课堂教学融入ITF实战元素的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0):60+59.
作者简介:郭佩佩,女,河南洛阳人,本科,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