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堃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始终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可见,实施激励性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学生不爱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体现评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将谈谈自己对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不要拘泥于单一的形式,我们在鼓励学生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鼓励,要鼓励得准确,鼓励得有层次。夸要夸到点子上,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比如:在对待那些回答问题非常精彩,准确无误的学生,我们要充分地给予肯定:“这么难的问题你都能分析得这么透彻,真了不起!”“你懂得可真多啊!老师都想为你喝彩。”对于那些声音小的学生,我会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大声点相信会更棒的!”这样的评价肯定会让学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
记得在一次展示课上,我请了几位同学来归纳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第一位同学只说了按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就开始结巴了,站在那儿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微笑地说:“没關系,你能动脑筋说出其中的一点已经很不错了,谁能说得更完整一些呢?”第二位同学说得十分具体,但有些啰嗦。我又启发道:“你说得十分完整,真是好样的。如果能更简洁些就更好了。”第三位同学概括得既完整又简洁,我立即给予肯定:“你概括得既完整又简洁。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这些评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一语道出其中的不足,使学生对如何改进有了明确的方向,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二、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写评语是语文作文评价的重要环节,优秀的评语对数学教学同样适用。我们不能把评语当成批判的工具,更不能因为学生书写差、错题多,而把怨气发泄到学生的身上,比如“书写太乱,重写!”“你这么马虎,能做对题吗?”……这类强烈的批评性评语,只会使学生作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其实,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评价,激励的语言都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之成为克服困难和发奋进取的动力。评价时,教师要从鼓励学生进取为出发点,从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为准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多把尺子衡量,用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写评语。基础好的学生可用欣赏激励式评语,如:“书写如此工整,好样的!”对问题较为突出的数学作业,我们可用“肯定与建议”式评语,如:书写工整,解题思路清楚,说明你是个善于思考、有毅力的孩子,如果能简化一下过程就更棒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用“鼓励提高”式评语,如:“你的书写大有进步,出错的题也减少了,要继续努力呀。”
三、用激励性评价搭建数学测评的进步阶梯
以往为学生数学试卷作评定时,基本是单一的评分制,部分学生看了眼分数就算了,不会进行有针对性地反思,教师的劳动近乎白费,大多数孩子只能在分数的评价中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久而久之,学习产生了畏惧感。他们开始讨厌数学。针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思路,以激励成功为评价目标,强调不管多低的数学分数,只要态度认真,总能找出“亮点”,哪怕是初步的成功。
每次测试我都选十名同学认真对他们进行试卷分析,把我对他们的肯定或者提醒都写在试卷中,下次测试中再挑选其他同学,保证一学期中,人人都有两至三次老师写试卷分析的机会,学生对我写了试卷分析的试卷都分外珍惜。甚至有孩子毕业后给我写信,说老师这些年我一直都保存着这些试卷,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就觉得很暖心,它们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四、用激励性评价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
建立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这种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特别是学困生要通过多元化评价来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一般会让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对孩子的评价中来,作业带回家让家长参与评价。这样,孩子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激励和更多的建议,大大增强了他们完成作业的信心和动力,使他们愿意更多地与他人分享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这对学生的个性完善和能力提高有着独到的促进作用。
其次就是学生互评,在互评时思考、判断对方的对错,就是一个知识反复循环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完笔算小数乘法后,请一名学困生在黑板上计算1.5×4.5。第一次算完后,我让学生开始对他的计算评议:生1说:“他的粉笔字写得很漂亮,可惜没有算对,不够细心。”生2说:“我认为他应该在算完后仔细检查一下,他没有验算。”生3说:“他计算方法不够熟练,但是他的第一步的过程是对的,问题出在第二步。”在同学们第一次评议后,这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进行第二次计算。计算完,下面就有学生小声喊:“再检查一下。”“别急,注意方法。”同学们友好的提示使这位同学终于在第三次计算时算对了!这样的学习案例很多,学生在互评中,不但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还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把课堂教学视为传递知识的媒介,更把课堂教学视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