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小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20-11-03 05:45刘伟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初中物理

刘伟

[摘  要: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使物理实验教学更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物理实验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本文从实验教学落实到位和物理实验课堂教学如何创新两方面谈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创新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以探索和发现物理现象及规律为根本目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再现、揭示、证明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利用课堂小实验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完成课外的一些小实验,并要求学生设计小实验,在这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步入探索物理知识的智慧之门。

一、小实验的特点

1.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小实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操作过程,用到的器材大多在生活中随处可得,容易操作,容易观察。例如我在两个气球中间吹气,可观察到两个气球没有吹开反而合拢了,这是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的知识。用到的器材只是两张生活中到处可见的气球。

2.紧扣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讲解大气压的存在时,我把吸盘挂钩压在玻璃窗上,吸盘就可以牢固地固定在上面,但如果在吸盘上扎个小洞,它就无论如何也吸不上去,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大气压强这个知识点。

3.趣味性高,实用性强

小实验大多具有较高的趣味性,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改变那种“教师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的现象。

例如,在教学“浮力”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把实验交给学生自己去做。让他们选择一个稍大一些的容器,如洗菜盆,然后将生鸡蛋放入水中,观察鸡蛋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到水底。如果鸡蛋沉到水底,如何才能让它浮出水面?之后再选择青菜叶、易拉罐、玻璃瓶等常见的东西一一做实验,这些小实验可以激发他们探究其中的道理,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小实验在物理初中课堂中的应用

1.通过小实验导入新课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对象发生了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理实验具有直观、真实、形象和生动的特点,能激发矛盾,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若能把握住对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定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比如:“摩擦力”这一节中,要求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分类时,可采用“感受摩擦力”这个小实验,实验不需任何仪器,由学生亲自体验摩擦力。

具体操作为: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这个小实验能帮助学生既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又能清楚摩擦力的方向。总之,凭借小实验直观形象、贴近生活的特点,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实用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小实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抽象难懂的问}题,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这种情况下,通过小实验辅助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了《浮力》后为了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有的学生不理解上下表面压力差,我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将瓶底切除,取下瓶盖,然后倒立矿泉水瓶,把乒乓球放到瓶里“堵住”瓶口,接着向里边加水,乒乓球并没有浮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结果上来的另外的学生仍没使乒乓球浮起来,当有学生把矿泉水瓶盖盖上时,结果乒乓球一下就冒了起来,露出水面.这些生动有趣的小实验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借助这些实验过程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3.通过小实验有助于巩固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体现在他们能够很好的操作各种实验器材,能够让实验过程按要求完成,很多时候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创设动手制作合理的小实验,并且对于物理学相关定律或者规律展开探究与验证,这将会是非常好的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物作为材料,如医用注射针筒,它结构虽然简单,但应用于物理实验中有其独特之处,可作为演示许多物理现象的小实验材料,具体应用如可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喷泉实验、潜水艇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途亲身经历过的事总是会比被告知的来得印象深刻。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发现问题、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初中的物理内容和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有密切关系,因此,许多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初中物理教学变革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期教育对初中物理提出的要求和标准.物理小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为学习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小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验中来学习物理知识,培养自身的物理素养,从而不断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书店,2005:65-66.

[2]林长春,彭蜀晋.中外理科实验教学比较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2(04):41—43.

[3]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初中物理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