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摘要:古代民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斗争经验、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就构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以攻坚、奉献、奋斗和爱国为核心内涵,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必须从理论、实践、生活和心理维度上构建宣传队伍科学传播机制、群众路线长效发展机制、日常生活全面嵌入机制和社会文化心理认同机制,推进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落实落细、落地生根。
关 键 词: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核心内涵;弘扬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深化扶贫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我国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并取得重大成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扶贫思路,为完成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将扶贫对象瞄准贫困人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一种攻坚、奉献、奋斗和爱国精神,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既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根基,也为全世界扶贫减贫工作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一、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渊源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党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运用构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渊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斗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与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所取得成就的理论彰显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形成的现实基础。
(一)理论渊源
1.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中国的民本主义起源早,自有史书以来,就有关于民本的记载。提倡民主主义的人,他们骨子里还是以君主的长远利益考虑的。表达民贵君轻思想最著名的民本言论,便是《荀子·王制》篇中“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亦载舟,水亦覆舟”。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君的长治久安而提出的谋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实现。这种民主主义受制于专制主义,无法形成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左传》中“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民本思想,只是口头上将民的地位提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民的地位一直微乎其微。因为这些民本思想和忠君思想都是所谓的圣人提倡的。这些思想虽然不能真正使人民得到真正的民主,但是促进了人民民主主义意识的觉醒。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形成新时代脱贫攻坚思想提供了文化渊源。新时代脱贫攻坚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历代领导人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批判吸收了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習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将国家的权力从统治阶级手中释放到人民手中,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真心实意为民服务。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源于中国古代重民、安民、亲民的民本思想,是对民本思想的扬弃与升华。
2.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形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基础,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贫困的制度根源,提出只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的贫困问题相结合,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新思路。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具体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的反贫困的深层矛盾进行分析,开创了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2]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结合不同的风土人情,发展成为适应不同国情的新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贫困问题,是对以往反贫困理论的辩证否定,通过考察新时代贫困现象呈现的新特点,瞄准贫困县(区)、贫困村等区域单位,实现中国特色扶贫工作道路的理论创新。脱贫攻坚精神激励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二)现实基础
1.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斗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在一穷二白的艰难困境中代表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向世界做出庄重宣告:“中央政府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扫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3]为了实现这个宣言,党中央采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以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采取将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转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根本方法以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从而开展反贫困事业。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4]在农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发展,以此为基础,鼓励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将改革的“活水”引用到城市,重视共同富裕的反贫困目标,提倡先富帮后富、消除贫困的主张。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战略,真正实现“扶真贫”和“真扶贫”。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斗争实践经验深刻总结出: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逐步消灭贫困,达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的崇高使命。其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贫困问题最终要落到经济发展上来,从区域性扶贫到贫困县(区)再到贫困村最后发展为精准到户、精准到人,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求国家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能力。最后,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进程中,才能提高脱贫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将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所取得成就的理论彰显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新篇章。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有利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扶贫新方略。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原则,“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5]黨和国家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尤其是贫困老乡能否脱贫,在中国特色扶贫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013-2018年我国农村减贫人数分别为1650万人、1232万人、1442万人、1240万人、1289万人、1386万人,每年减贫人数均保持在1000万以上。[6]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力度,推进东西部地区协作扶贫,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显著。农民居民收入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消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差距缩小。翻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等年度目标清晰可见,这种严格的目标管理机制,使任务逐级分解,扶贫开发工作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迈进。
二、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核心内涵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在批判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持续发展,是古代民本思想与时俱进发展的产物,富有时代内涵。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在充分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发的一种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攻坚、奉献、奋斗和爱国等构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核心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有利于全球消除贫困、解决世界贫困问题。
(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一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党和政府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我国七千万贫困人群是“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到2020年让贫困人口按期脱贫,特别是防止脱贫之后的返贫,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抓住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锋阶段,就要以明确的态度、坚定的信心、精准的举措,众志成城完成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底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截至2020年4月29日,我国已有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海南、重庆、西藏、陕西、青海、湖北、江西、安徽等15个省区市的贫困县,实现了全部脱贫摘帽。[7]这有利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了一个坚实的步伐。已经脱贫的人口要继续巩固,扶上马送一程,提高脱贫的质量。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脱贫攻坚绝对不能掉链子,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把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面对脱贫攻坚面临的难题,要做好顶层设计,巩固和扩大扶贫攻坚成果,在攻坚克难、精准施策上下功夫。
(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期,为了实现立下的目标,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时曾寄语青年,“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能够升华生命的价值,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奉献,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勤于付出、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熔铸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勇毅诠释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脱贫攻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本着一颗“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责任心,重复多遍核实贫困户资料成为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他们全心的工作、无私的付出诠释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是拉近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心与心距离的桥梁,奉献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念,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党员干部要不图回报、不图名利地呵护每一户贫困家庭。广大的扶贫干部将贫困户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用无私奉献的精神点亮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灯,以奉献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助力脱贫攻坚。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精神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精神。党的十九大至今,“奋斗”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艰苦奋斗精神更需要秉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8]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不是敲锣打鼓等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这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践证明,一个干部在群众中有无威信,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贫困群众奋斗精神,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内生动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艰苦奋斗作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脱贫攻坚的同时,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在动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贫和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在脱贫攻坚中艰苦奋斗,举国上下齐心合力,用奋斗精神和顽强意志实现全部摘帽。“苦干实干、艰苦奋斗”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精神担当,党员干部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精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书写在中华农村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将爱国精神融入到脱贫攻坚之中,是党领导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支柱。脱贫攻坚始终贯穿着伟大的爱国精神,在当前的脱贫攻坚中,更需要党员干部弘扬爱国精神,努力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爱党爱国,为贫困群众把好脉、配好药,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的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新时代,脱贫攻坚是全国上下共同为之发力使劲的目标,党员干部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當好排头兵、做好领头羊,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贫困群众做实事,就是爱国的表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早已深深刻入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凝聚新时代价值共识、鼓舞亿万人民开启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永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脱贫奔小康需要将爱国主义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更多力量。贫困群众作为中国人民中的特殊群体,同样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和追梦者,同样是爱国精神的继承者和践行者,在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引导贫困群体弘扬爱国精神,确保贫困群体如期脱贫。
三、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弘扬路径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被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因此,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需要结合新背景下的内涵从各个方面加以努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需要在理论上构建宣传队伍科学传播机制、在实践上构建群众路线长效发展机制、在生活上构建日常生活全面嵌入机制和在心理上构建社会文化心理认同机制等。
(一)理论维度:构建宣传队伍科学传播机制
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需要构建宣传队伍科学传播机制。构建一支优秀的理论宣传队伍,从顶层设计方面为理论宣传队伍建设工作指明方向。创新理论宣传的形式和手段,将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运用到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宣传实践中,零距离加强宣传凝聚人心,变“转播”为“直播”,重要会议、重要讲话除利用会议传达、媒体宣讲等“转播”外,还要求党员干部定期下基层深入一线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播”,形成优化整合的有效传播矩阵。求实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永恒追求,宣传部门通过整合官网、公众号、QQ、微博等各类媒体,打通各媒体间的界限,进行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宣传。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浪潮中做到科学传播,一方面,要形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从而构建主流舆论场,另一方面,要形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传播的渠道创新机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推进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科学发扬和有效传播。科学传播的意义在于科学的交流,科学传播模式经历了由“公众理解”到“公众对话”的演变。[9]同时规范队伍管理制度,建立宣传队伍的例会制度和工作制度,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新宣传理念以适应差异化的传播需求,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图文并茂的话语传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人民群众主动接受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洗礼,形成大众参与、万众发声的局面。
(二)实践维度:构建群众路线长效发展机制
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需要构建群众路线长效发展机制。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效发展机制,即践行群众路线所遵循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并能够结合实际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党员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动力机制,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主动关心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容内化到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之中,从而外化于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中。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优势,这一“传家宝”便于党员干部科学民主的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及时掌握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从而为民排忧解难。大力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创新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构建党的群众路线长效发展机制,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穿到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为努力实现全部摘帽和脱贫奔小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生活维度:构建日常生活全面嵌入机制
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需要构建日常生活全面嵌入机制。2014年中央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并逐步细化为“六个精准”,明确要求因村派人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都能够落到贫困对象身上。[10]新时代党面临的风险挑战是多方面的,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需要从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必须通过机制建设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理念嵌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生活上通过制度性嵌入为扶贫工作提供制度支撑,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制定扶贫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让党内的政治生活融入到每一位党员日常生活中,从顶层设计方面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经济生活上通过资源性嵌入为扶贫工作提供资源补给,开展扶贫工作,带动贫困区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整合运用好各方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切实使贫困群体感受到脱贫红利,从经济建设方面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社会生活上通过关系性嵌入为扶贫开放工作提供关系网络,扶贫工作者处理好与政府、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关系,获得当地的支持有利于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贴近群众生活,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真实需求,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信任关系,从社会交流方面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要想成为人人追求向往的道德风尚,就必须嵌入到日常生活,实现价值理念与实际生活的无缝对接。通过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嵌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在政治安全、民生改善、社会协力等方面全面展开,促使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向新时代脱贫攻坚本领转变。
(四)心理维度:构建社会文化心理认同机制
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需要构建社会文化心理认同机制。社会文化心理生发于日常生活层面,是广大群众的“日常社会意识”,既受到社会经济基础和意识上层建筑的影响,又受到自然生态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其形成、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11]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被社会文化心理认同,应努力反映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难题,这种精神不是官方文件制定的固定规则,而是全体人民情感上的共鸣,这不是一种被动的顺应,而是一种主动同化。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融为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循,就是要求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把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认知和认同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找准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契合点,立足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讲好新时代脱贫攻坚故事,精心打造具有影响力、凝聚力的社会文化品牌,用故事阐发哲理,推动人民群众凝聚价值共识,形成价值合力。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要以凝聚向心价值为主旋律,树立大教育观念。社会文化心理认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效应”,从而增进价值认同,夯实社会文化心理基础。培育行为个体的属群意识,增强社会认同度,提高弘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自觉性。社会文化心理认同能够塑造精神纽带,减少由人民群众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社会身份差异导致的心里抵触和心里隔阂,从心理上勾起人民群众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欲望和渴求,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积极弘扬者。
四、结语
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在脱贫奔小康的过程中形成的以“攻坚、奉献、奋斗和爱国”为核心内涵的伟大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人们要抓紧时代脉搏,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弘扬和培育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让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鞭策我国人民群众如期走上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焕发出不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47.
[2] 周卫娟. 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 新乡学院学报, 2019(11):8-11.
[3] 邸延生. 历史的回眸:毛泽东与中国经济[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66.
[4]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25.
[5] 王雨磊, 苏杨. 中国的脱贫奇迹何以造就?——中国扶贫的精准行政模式及其国家治理体制基础[J].管理世界, 2020(4):195-209.
[6] 国家统计局住户办. 扶贫开发持续强力推进 脱贫攻堅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N]. 中国信息报, 2019-08-13(001).
[7] 央广网. 安徽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 [EB/OL][2020-04-30].http://www.cnr.cn/ah/ygtah/20200430/t20200430_525074068.shtml.
[8] 习近平.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8-03-21(002).
[9] 许莹.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应对[J]. 新闻前哨, 2020(2):30-32.
[10] 许汉泽, 李小云. 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 [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3):82-89.
[11] 高地.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