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脉络视角的扬州古运河遗产特征及文化识别*

2020-11-03 01:32王燕燕段渲楠
关键词:古运河脉络大运河

王燕燕,段渲楠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一、“历史脉络”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历史脉络”是美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基础且核心的概念。“历史脉络”(historic context)最早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简称NPS)研发提出,该概念旨在用于记录建档由于主题的关联性而同时列入国家史迹名录的遗产资源。[1-3]“历史脉络”的概念与方法由最初应用于黄石国家公园到纽约州希南戈运河(the Chenango Canal)的保护再到美国众多大尺度遗产区域的保护项目,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完善,已逐渐成为美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要的方法学基础。2008年美国盖蒂研究所专门出版研究报告The Los Angeles Historical Resource Survey Report(《洛杉矶历史资源调查报告》)[2]详细阐述应用“历史脉络”进行洛杉矶遗产资源调研的方法与过程。

所谓“历史脉络”即搜集彼此有关联性的遗产呈现的历史、建筑、考古、工程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基于文化主题、地理、时间范围组织而成的一个框架。美国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历史脉络,而后据此进行遗产认定、价值评估、保护规划等。建立“历史脉络”可以为遗产保护的各阶段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以历史脉络来组织保护规划不仅限于保护遗产本身,而且确保遗产呈现的历史得以保护,这是一种整体认知观的体现。[3-4]

古运河是历史的载体,如果只考虑当下的时代背景,往往难以准确把握运河景观的演变过程,进而影响对其文化的系统认知。“历史脉络”概念的提出,把遗产保护的视野回溯到“历史”的范畴,通过从“历史”的层积和空间的整合来全面认知古运河的内涵,突破静态空间思维,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中去认知,这样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对古运河的文化及其价值特征进行准确识别,也有助于形成整体性古运河保护方法。

二、研究区域概况

扬州古运河是中国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至今已有2 500 年的历史。公元前486年,《左传》中“吴城邗,沟通江淮”记载的两件大事:开建新都邑和开挖江淮人工运河,它们发生在同一年。大运河的“诞辰”也是扬州建城史的开端。

笔者研究的扬州古运河为原古代扬州运河,与2 500年前“沟通江淮”的古邗沟路线基本吻合。它斜穿城区,从瓜洲古渡入江,全长约30公里,如今是扬州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伟大战略。扬州作为“运河第一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使命。有关扬州古运河的研究,学界已有一些探索,主要集中在景观满意度评价、旅游规划以及景观规划等方面[5-6],但是对于古运河的文化这一基本命题还缺少系统研究。笔者以美国遗产保护领域的“历史脉络”为视角,系统研究扬州古运河的遗产特征与文脉积淀,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三、扬州古运河历史脉络梳理

基于历史脉络的扬州古运河遗产研究,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梳理历史脉络,古运河历史脉络的梳理应以城市整体环境为背景,逐渐聚焦古运河,挖掘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深刻内涵,从而提炼古运河的历史脉络,为研究古运河提供整体认知的视野。

(一)扬州城市格局演变

早期扬州城市空间发展集中在蜀冈,城市建设可分为春秋邗城、汉广陵城、六朝芜城三个阶段。扬州建城始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蜀冈之北建立邗城,作为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汉广陵城为吴王刘濞的都城,扬州的兴盛由此开始。六朝时期,孝武帝攻打广陵,广陵城变成一片废墟,被称为“芜城”。

隋朝扬州城市前半段是扬州总管府,后半段为江都宫。唐代扬州城市规模扩大,发展为两重城:大城和牙城,牙城(又称衙城、子城)位于蜀冈之上;大城(即罗城)位于蜀冈南面,靠近运河。隋唐期间,随着隋炀帝全线贯通大运河,扬州由隋朝的重要商港发展成为唐朝时期中国水陆交通枢纽、淮南盐运中心、全国最大的经济都会。

宋朝扬州城被战争所毁,周小城截取唐代罗城较繁华的东南部,城市规模大大缩小。宋室南迁后,江淮之间成为宋与金元军对峙的区域,战略地位提高,扬州城池经数次修缮或增筑,形成“宋三城”:成州城(宋大城)、堡城(宝佑城)和宋夹城的格局,三者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宋三城防御格局的形成标志着扬州突出的经济地位让位于军事地位。

元朝沿袭宋三城布局,由于运河河道裁弯取直,形成京杭大运河的格局,且元代开辟海运,因而扬州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削弱,扬州城市的繁华程度远不及隋唐时期。

经过元末明初战乱,明朝扬州城市规模缩小。为便于防守,扬州先后筑“旧城”“新城”,形成两城格局。明中叶时,新城建于旧城东,以小秦淮河为分界线,河西是旧城,河东为新城。旧城结构规整,为官府所建,新城则大部分由盐商圈地建设,结构曲折自然。旧城东、西、北三面是护城河,南边为大运河。

清代设立扬州府,以江都县为府治,城市内部延续明城格局。清代中叶,扬州城不仅是漕运枢纽,而且发展为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

明清时期,扬州城市形成较为标准化的空间布局,旧城为军事行政区,包括衙署、军事设施等,新城为住宅和商业区,直到1916 年,新旧城的隔墙被拆除,新旧城连为一体。明清时期的扬州古城部分保留至今,成为印刻着扬州城市记忆的老城区。

(二)扬州古运河历史沿革

扬州古运河流淌了2 500多年,历经不断的疏浚、拓宽,以及挖深取直、舍直改弯又裁弯取直等工程措施,后又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数次整治,形成了现今规模。结合相关史料及文献研究[7],笔者将古运河的诞生与发展梳理如下:

1.运河的形成期(春秋至隋)

《左传》记载,公元前486年,吴王为北上伐齐,下令疏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古故水道”,这条河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流经吴国邗城(今扬州),因而得名邗沟。邗沟连接邗城(扬州)与淮安。

汉代,吴王刘濞从都城广陵向东开一条邗沟的支道,从茱萸湾(今湾头)直通海陵(今泰州)到如皋磻溪,称运盐河,用于运盐和粮食。从此扬州开始了制盐、贩盐的历史,刘濞也被扬州人尊为财神。后汉末,广陵郡太守陈登为便于船只航行,征调军民开修邗沟改道工程,削减邗沟弯度。晋代曾两次修整运河,为了解决江北运河上游的水源问题,设欧阳埭,拦截储蓄河水,调整水位,以利于航行。

春秋至汉末,邗沟主要用于军事用途,为扬州的河运奠定基础。

隋朝,587年,隋文帝下令开通中渎水(即古邗沟)旧道,名曰山阳渎,主要是对邗沟旧道进行疏浚,山阳渎水道也就是后来扬州汶河的前身。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并重开邗沟,循着邗沟故道拓宽挖深取直,邗沟从山阳渎到江都(今扬州)入江。

2.运河的发展期

唐朝中期,长安虽是全国政治中心,但经济中心则开始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润州(今镇江)刺史齐澣开伊娄河。这条长约25 里的河流从瓜洲直通扬子镇,也叫瓜洲运河或扬州新河。伊娄河的开通,省去了船只迂回河道之苦,便于运输,瓜洲逐渐取代了扬子津的渡口地位,这使得扬州一度成为江南漕运集散地、淮南盐运中心、对外贸易中心,甚至是全国最大的经济都会和国际化大都市。

唐末,一方面扬州城外的长江向南移动,大历年间广陵涛消失,扬州最终失去对外贸易港口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藩镇割据,物资通达困难,关中地区对其的倚靠减弱,运河逐渐淤塞,唐末、五代时期古运河慢慢衰败。

宋定都开封之后,重新重视漕运,治理疏通各地运河。扬州作为南北运输的一个重要节点,慢慢恢复昔日繁华。然而到了南宋时期,为阻挡金兵侵犯,朝廷下令毁坏运河船闸,使敌船不能通行,之后虽进行过疏浚,但运河繁忙程度远不及北宋时期。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改变原大运河河道走势,进行裁弯取直,形成现今京杭大运河格局。新运河从山东临清向东南开凿,直接黄河,再下接徐州,经淮安、扬州,直达杭州。由于元代还开辟了海运,扬州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有所削弱。

明朝实行海禁,海运被废,大运河再度成为关乎全国政治、经济的生命线。淮扬运河由于地势较低且处于黄河泛滥区,经常断航,因而成为治理重点。明万历年间(1597 年),扬州知府郭光复沿古邗沟舍直改弯,把原有的100 多米长河道,改弯成1.7 公里,以增加河道长度和曲折度的方式抬高水位和减缓水流速度,形成“三湾子河道”,即现在的运河三湾。同时,明官员在高邮湖重开运河,避开高邮湖和邵伯湖,以河湖分离的方式解决洪水问题,由此,古邗沟成为一条联系扬州和新运河的支流。

清代漕运沿袭明制,尤其康雍乾三朝非常重视运河的治理,以确保运河顺利通航,这直接促成了漕运和盐运的兴旺发达,同时也带动了沿河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扬州再次成为南北漕运的重要转运地和全国粮食供应基地和集散地,经济迅速发展,进入了又一个辉煌期。

3.运河的衰落期

清末,太平天国与清军大战,扬州入江水道受到控制,运河逐渐淤塞,漕运、盐运渐渐衰败,清政府只有十分之一靠河运,大部分依靠海运。1912 年津浦铁路通车,这对大运河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以海运、铁路为主沟通南北交通运输已成定局,运河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加之战乱的摧残,扬州城市逐渐没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扬州古运河进行整治。1958 年开工,1961 年底完工,扬州段运河被再次裁弯取直,改道从瓦窑铺开凿到六圩入长江。大运河改道后,从茱萸湾至瓜洲的古邗沟河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运河。

(三)古运河历史脉络

根据对扬州古运河之城市背景及运河自身历史沿革的梳理,分层缕析古运河发展的两条主要历史脉络:一是古运河由最初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演变为漕运功能,直接导致运河水利工程建设在历朝历代的展开;二是因运河带来的水运便利促进了扬州作为水利、盐运枢纽的城镇发展,催生了沿线历史街区、建筑、园林等的建成与演变,也培育了深厚的运河文化(表1)。

表1 公元前486年—公元1905年古运河历史脉络梳理

四、基于“历史脉络”的古运河遗产资源构成分析

由扬州古运河历史脉络可知古运河与扬州城市的命运息息相关。春秋至汉末,古运河的作用主要用于军事防御,隋唐之后,古运河功能逐渐转变为漕运,扬州城市性质也由军事重镇转为商业都会,运河沿线用地性质由城市边缘的防御性深沟高墙向物流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用地转变。

唐朝之后,扬州城市空间发展逐渐向运河聚集,运河沿线衍生出开敞集市空间和居住空间。尤其是明清时期,古运河担负着全国漕运和盐运中心、物资集散地,这使得扬州城市经济活动异常活跃,人口迅速增加、文化发展繁荣,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经济大都市。

基于历史脉络的梳理,沿着历史脉络主线1(古运河水利工程建设)和历史脉络主线2(古运河给扬州城镇发展带来的衍生影响),找寻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古运河边文物古迹众多,有四条历史街区至今尚存,盐商建筑、园林等更是林林总总。笔者以古运河历史脉络主线1 和主线2 为线索,由此引出古运河遗产构成,并参照表2甄别其与历史脉络的相关性,进而遴选出与古运河空间相关或文化发展一脉相承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表3)。

表2 基于历史脉络的古运河遗产相关信息归纳与甄别

表3 基于历史脉络的扬州古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分类表

五、基于历史脉络的扬州古运河文化识别与保护

历史脉络概念为古运河遗产构成研究提供了整体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历史脉络的线索,由遗产构成及遗产资源单体,进一步提炼古运河文化,并结合历史脉络分析古运河文化的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构建古运河遗产保护的空间格局。

(一)扬州古运河的文化特征

古运河的发展与扬州城市发展一直互生共长,相互滋养。扬州古运河不仅是大运河生长的起点,也孕育滋养了扬州的城市文明,造就了扬州多样的运河文化,它们积淀深厚、影响广泛,空间载体也数量可观(表4)。

表4 扬州古运河典型文化特征分析表

(二)扬州古运河文化的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对扬州古运河历史脉络的梳理及文化遗产构成的分析,古运河文化的形成主要以商贸流通、人货集散和地方交流为前提,以中华文明价值体系为底蕴,以地方风土民情为依托,以相关街巷、建筑及园林的营建为载体,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相生”的演化规律。

在空间分布上,由于运河功能的演变,运河沿岸滨水空间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从钞关到东关街的运河商贾集聚地,曾经的扬州古城发展为扬州老城区,老城区东南部现今为文化教育区,西北郊蜀冈-瘦西湖成为风景游览区。古运河静谧地流淌着,褪去了昔日的热闹繁华,却给扬州老城区染上了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如今,扬州城绝大多数的文化遗产分布于古运河畔,尤其是历史街区一带,它们多为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住宅、盐商会所、文教设施等。

(三)扬州古运河的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对古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总结历史与空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扬州古运河遗产资源的保护可提炼为“一带、四区、三湾、多点”格局。一带为古运河带,四区为四个历史街区,三湾为目前依托运河的风景名胜“运河三湾”,多点为众多文化遗产资源单体。通过对保护格局的提炼,为实现遗产空间“整体关联”保护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建设扬州大运河文化带。

六、结语

运用“历史脉络”的视角为扬州古运河的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借鉴美国遗产保护领域“历史脉络”的概念及方法,在分析扬州古城格局演变的基础上,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将古运河各时期的“层积切片”叠加研究,梳理历史脉络,分析遗产构成,厘清演变规律,识别古运河的文化特征,并提出古运河遗产保护结构,可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古运河脉络大运河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扬州市古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大运河镇江段文化旅游建设研究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