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行的影响研究

2020-11-02 02:52刘连花
供应链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功能型集成商供应链

摘 要:文章首先提出了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并描绘其结构特征,同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行的影响: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业务需求及稳定性;功能型服务商的服务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服务时效性下降。其次,进一步探索其面临的风险:国际物流服务商面临生存考验;国际物流跨区流动不畅;从业人员的流动受影响等。最后,提出风险应对建议:各国政府应保障关键国际物流节点和运输网络的服务连续性;政府应给予国际物流企业政策支持;国际物流企业应形成风险监控机制并制定应急物流计划;服务模式应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做好疫情常态化管控,保障从业人员安全流动。

关 键 词: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行影响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2096-7934(2020)09-0005-09

一、引言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风险大,涉及面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比较大。从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需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影响国际物流服务市场需求与供应的态势,因阻滞国际物流经营活动增加国际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冲击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国际物流的服务需求。疫情的后阶段,相关扶持政策需要一定的行业与时间传导,形成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多角度、多时空的影响特征。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对未来的全球经济复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影响就业率外,国际物流服务业的服务能力下降和连通性的受损将阻碍经济中其他产业的复苏。

二、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及结构特征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即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制造、零售企业模式,其中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的供应商指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1]。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涵盖三个主体:客户、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特征包括以下三点。

(一)核心凸显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是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ILSI)主要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等。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functional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FLSP)是指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承运人、报关报检行、港口企业、保险公司、银行、公共仓储服务商等。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以契约的形式整合若干个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国际物流服务。

(二)服务定制化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能提供定制化的国际物流服务。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根据客户的国际物流服务需求整合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服务。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具有较强的柔性,能根据客户的物流需求特点,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物流时效要求、运输方式要求等特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国际物流服务。

(三)服务网络化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能提供网络化的国际物流服务。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整合不同地域同类型的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组成横向的服务联盟。同时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整合处于不同地域的单项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网络化的国际物流服务。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行的影响

为了充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功能型物流服务商、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客户进行了调研,进而分析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上不同主体的影响情况。

(一)从短期看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需求影响较大

随着全球疫情的大流行,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越来越重要,全球海运业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其业务需求及运行的稳定性受制于国际贸易。据估计,全球80%以上的贸易量和70%以上的贸易价值是由全世界5万多艘商船运输的[2]。大多数产业供应链及价值链产出的放缓将减少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需求。第一季度集装箱航线与去年同期相比运量减少了约4%[3]。

从我国2020年1—5月的外贸进出口业务表现来看,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业务扩展困难,由于受春节因素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1—2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5%、3月同比下降0.8%,4月同比下降0.7%,5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了4.9%。图2为2020年1—5月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总值、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需求变化趋势。图2清晰反映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需求情况受进出口外贸业务量变化的影响情况。外贸企业的业务增长危机将导致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市场需求增长趋缓。总体而言,我国国际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呈现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20年1—5月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率变化分别为1.3%、0.3%、-0.6%、2.4%、0.9%;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率变化分别为:-2.6%、-6.9%、-2.6%、1.6%、2.0 %。

随着疫情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业务需求受到的影响有所减轻,中国港口的货运量在2020年3—4月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全球贸易和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缓慢复苏,欧洲、北美和亚洲主要消费市场的进口需求将恢复。但是,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海运货物的反弹并没有稳固下来。5月的数据显示,进出口总值及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比4月份有所下降。

由于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需求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业务的稳定性。如表1所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OSCO)2020年第一季度的集装箱运营业务量的同比增长率除北美地区及亚洲地区以外,皆为负增长,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的业务量环比增长率皆为负数[4]。如表2所示,美国长滩港2020年第一季度集装箱进口业务、集装箱空箱进出场业务的同比增长率及环比增长率皆为负增长,出口集装箱的同比增长率为7.2%,环比增长率为-0.26%[4]。

(二)疫情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功能型服务商的服务价格

物流服务是派生性的需求,物流服务的需求受制于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客户业务量下降,进而影响国际物流服务的需求量,从而导致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功能性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服务市场需求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一定时期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服务供应能力保持不变,但是物流服务需求下降,供需出现短暂的不平衡,物流服务的价格发生较大的波动现象。2020年1—5月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公路运输服务供应商的公路运输价格变动趋势(如图3所示)。

由于受到疫情的正面冲击,2020年2月14日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仅为979.93,2月21日由于部分物流企业复工,公路物流市场存在需求大于供应的状态,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上升6.03为统计数据范围的最高点,随后2月28日的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下降为983.79,此期间的公路物流运价呈现较大的波动。随着疫情冲击的减缓,各行业的复工复产,3—7月的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

(三)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服务时效性的影响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服务时效性主要受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整合能力、功能型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能力的影响。如图4所示,本文把复杂的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型简化成一个相互链接的链状结构,其服务周期主要由前后两个节点的衔接时间及该节点的内部工作周期时效所构成。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服务时间的累计随着国际物流正向流动呈现正向累计的状态。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服务的时效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主要受到停工停产的影响,每个节点间的内部操作周期的延长,供应链上下游之间衔接的受阻使得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服务时效性受影响,导致国际物流服务准点率受到影响。如图5所示,选取亚洲到全球各地的九条主要航线,统计其交通运输工具的到港和离港服务的准班率、收发货物的准班率。数据显示,2020年6月船舶到港及离港准班率最高的为亚洲—欧洲航线为78.06%,最低的为亚洲—西非的航线仅为22.31%,收发货服务准班率最高的为亚洲—欧洲航线为81.36%,最低的为亚洲—西非的航线仅为45.28%。

四、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面临的风险

此次疫情暴露出國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有助于保障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连续性。

(一)国际物流服务商面临较大的生存考验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主要是由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所组成,是功能型物流服务整合者,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是衔接功能型物流服务商及顾客的重要桥梁。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数量多,在商务部备案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合计67296家[5]。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的规模小,承受风险能力差,因此,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的运营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疫情的全球流行,全球经济受影响,由于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应侧运力下降、以及需求侧中欧贸易下降以及非必需品需求普遍下降将会使货运公司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面临顾客的物流服务需求下降,顾客可能出现违约风险。如目的地的收货人不收货,不支付货款的问题等。同时,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面临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价格波动带来成本增加问题。国际物流服务集成商在国际物流服务质量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功能型国际物流服务航空运输运营商中,大型航空公司面临着最大的财务风险。航运业、卡车运输、货运代理和第三方物流业的财务能力因需求减少而受损。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航空业相关损失可能达到1130亿美元,其中包括至少460亿美元的机场业总损失,不包括航空货运业务损失[6]。据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Union,IRU)估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将导致道路运营商收入损失约8000亿美元[7]。

(二)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跨区流动不畅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涉及的环节多、主体多、风险大、业务涉及的地域广。虽然各国正努力避免贸易及国际物流的管制,保证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以确保食品和医疗产品等基本商品及时交付,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仍然存在跨地区流动不畅的问题。

由于货物包装表面可能存在传播疫情的现象,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国境卫生检验检疫的程序会导致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货物流动出现不畅顺的状态。全球疫情的蔓延,导致交通运输的速度减慢或交通运输中断,如计划的船运、航班的取消,空港或港口关闭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2020年1月底和2月初,我国港口的集装箱船到港量下降了约10%[3]。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和美国的快速传播,对2020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球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大,将会进一步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流畅性。

(三)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从业人员的持续流动受影响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从业人员的流动,如航运业中的海员、航空运输业的飞行员的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卫生问题。国际商会呼吁各国政府和联合国各机构继续允许商业船舶进入世界各地的港口,并为船员的流动提供便利,从而保持国际物流服务供应的发展。据估计,每月约有10万海员需要上岸[8],由于海员和乘客以及公众在保持贸易航线正常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敦促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从业人员遵守国际海事条例,确保跨国流动人员的安全和福利。

五、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风险应对的建议

(一)各国政府应保障关键物流节点和运输网络的服务连续性

在运输线路或者运输节点受疫情影响时有中断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应努力保持关键物流节点和枢纽基本服务的连续性。各国政府应确保对国际运输和贸易造成干扰最小化的方式实施卫生措施。物流节点和枢纽是国际物流汇聚点。物流节点及枢纽服务的连续性有助于国际物流要素的有效流动。

国际公路物流或者国际铁路物流特别容易受到疫情的冲击,因为货物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沿着公路运输路线及铁路运输路线的流动容易造成不同区域内疫情传播的风险。单方面关闭边界,禁止国际货运通行、司机的准入制度等相关措施会严重影响国际物流服务的连续性。内陆国家的贸易路线及其内陆物流尤其脆弱,是内陆国家供应链发展重要支持。如亚欧大陆桥,中欧班列,途经的内陆国家多,需要不同国家的协同运作保障国际物流服务的连续性。

成熟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应与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建立协调机制,提高管理能力,保证国际货运服务的连续性,保障国际货物的流畅性。如天津港与乌鲁木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海铁联运和中欧中亚班列建设。天津港将港口服务搬到内陆,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陆桥运输,全力打通西向物流大通道,依托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出境口岸优势,吸引新疆以及日韩、东南亚等跨境货商在天津港集结,实现了“一带”与“一路”的无缝连接。

各国对陆地边界特别是过境运输通道的管制也应放松,应在根据国际标准精简和协调管制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证国际物流的通畅性。国家之间应利用网络和枢纽数据与相关地区或国家进行国际协调[9]。采取相关举措记录过境情况,并提供在特定关口采取的管制措施说明,与国际社会更好地协调在进出口关区和枢纽的物流流动。

(二)政府应给予国际物流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考虑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影响,向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的物流运营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如国内航运公司、航空公司、码头等主体)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免征港口建设费用),促进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业务的发展。

政府应考虑将运输和物流企业,如中小型货运代理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公路运输经营人、仓储经营人等纳入中小企业支持措施范围。

(三)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主体应形成风险监控机制并制定应急物流计划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主体应构建物流服务供应链外部风险监测,建立外部的风险标体系。如表3所示,就每个需要关注的事件给出“最重要、一般、不重要”的重要程度界定,用以评价具有“风险与机会”的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对物流服务供应链造成影响。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主体应针对系统风险及外部风险进行监控与防范,对每一个部门及岗位的风险控制环节进行梳理重整,明确每一个岗位的风险控制责任与内容,形成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模式,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应急物流工作计划。

(四)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主体应向数字化、自动化运营发展

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主体应向数字化、自动化运营发展,尽量减少非必要人员出现在操作现场,包括运输代理人、货运代理人。积极使用自动化物流、港口系统使用,面向数字化、自动化运营,减少疫情对国际物流业务的影响作用。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最小化,实施数字化办公和无纸交易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通关作业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电子数据交换方式,使用电子手段替代传统的纸质单据,各流程应提倡无纸化,实现自动化、数字化。

(五)做好疫情常态化管控,保障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从业人员安全流动

各国间应交流共享信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陆路口岸、海港和机场的疫情联防联控的能力,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方法的培训和保障,防止病毒跨境传播,减少疾病入侵危险。做好疫情常态化管控措施,在公路运输、仓储管理、海上运输等关键活动中推广安全健康和保持一定社会距离的物流操作模式,如在公路运输方面,通过限制卡车司机和途中第三方之间的接触措施,促进运输路线的安全运行。

六、结语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运营发展会产生阶段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而且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需关系及运营稳定性在疫情暴发期受到较大的负面的影响,但这不会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也不会改变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集成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基于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主体角度出发,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主体产生的影响。二是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不同主体特征,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可以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影响,建立评价指标找出疫情背景下影响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营稳定性的显著因素,有助于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各主体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刘连花. YX国际物流公司FLSP评价与选择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18.

[2]UNCTAD.Maritime transport review 2019[EB/OL].(2019-10-30)[2020-08-15].https://unctad. org/en/PublicationsLibrary/rmt2019_en.pdf.

[3]BAKER J. Box carrier outlook worsens as pandemic progresses[EB/OL].(2020-04-14)[2020-08-15].https://lloydslist.maritimeintelligence.informa.com/LL1131918/Box-carrier-outlook-worsens-as-pandemic-progresses.

[4]World Bank Group. COVID-19 Trade Watch[EB/OL].(2020-04-16)[2020-08-15]. http://documents. worldbank.org/curated/en/705561587137482489/covid-19-trade-watch-april-16-2020.

[5]中華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名录.[EB/OL].http://txjy. syggs. mofcom.gov.cn/.

[6]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 Emergency response guidelines and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EB/OL]. https://www.iata.org/en/programs/safety/health/diseases/#tab-1.

[7]International Road Union (IRU).Recommendations for freight drivers[EB/OL].[2020-08-15]. https:// www.iru.org/covid19.

[8]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Joint open letter to United Nations agencies from the global maritime transport industry[EB/OL].(2020-03-19)[2020-08-15]. https://www.ics-shipping.org/news/press-releases/2020/03/19/joint-open-letter-to-united-nations-agencies-from-the-global-maritime-transport-industry.

[9] World Bank Group. Logistics and freight services:policies to facilitate trade[EB/OL].(2020-05-04)[2020-08-15].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415841588657355986/.

猜你喜欢
功能型集成商供应链
这个接口不一般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系统集成项目采购成本控制探索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功能型建筑陶瓷的作用及其应用探究
第四方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系统集成 打造增长源动力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