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评价,多彩的课堂

2020-11-02 02:56王霞
速读·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评价者教学活动美术

王霞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标改革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索构建“多元评价,多彩课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评价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审美活动以及动手活动,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更加重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提升,将知识技能与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成长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实现融会贯通式、自觉主动式学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核心标准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标准的硬性要求和指导政策,各地学校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特色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旨在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

为了推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符合现阶段教育的要求,必须从转变教师教学评价观念入手,从意识层次推动教师评价方法与素质教育接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主动抛弃落后传统的、刻板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和观念,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育特征以及现代教育的要求,根据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实际教学状况,担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领路人与塑造者,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实现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和个性发展为指引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树立起相适应的评价观,并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为向导,明确自己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前明确授课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自身教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及吸取教训、及时更正,积极汲取其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长处,推动教学活动优质发展。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将课堂评价视为纠正自身错误、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催化剂。

二、评价标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美术教学不同于语数英等学科内容性较强的科目,也不同于某些学科的教学评价标准能够在普遍化的教学活动中逐渐确立,而小学美术教育则是通过手工活动、作品鉴赏、色彩搭配等来逐步提高学生内在艺术文化修养,其学习结果的检验无法通过试卷用数字表达出来,教师教学课堂的评价也就无法与其他学科评价标准相适用,单一的数字化教学评价标准已然不能应用于美术课堂,这就需要推动评价标准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美术课堂的评价标准相对片面主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长处不能全面展示出来,不足和缺陷也无法得到正视和重视,长此以往导致教师既无法客观评价自身教学成果,也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有效信息来调整教学活动;二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结果由评价者一人决定,孤立了教学者方面的能动作用,教师较少的参与到自评、互评活动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缺少交流与互动,教师对于评价结果缺少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教学评价形式主义化严重。因此必须将美术教学评价标准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依据美术教学的特殊性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一是从教学内容是否包含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塑造以及德育的渗透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二是从教学过程中是否遵从课堂结构严谨、教学思路清晰、师生双方互动交流充分、良好利用现代化教训手段来评价课堂教学,其次才是教学效果的评价。

三、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评价标准

义务阶段的美术教育自从被列入教学方针以来,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政策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教学评价标准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但规范性与系统性较弱甚至在某些乡镇小学中尚未建立起规范系统的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的教学活動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限制了教师教学功能与价值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必须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评价标准,实现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受应试教育和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讲美术课默认为可有可无的科目,“美术是副科”“美术学了也没用、学不学都无所谓”这种观念可以说是家长学生默认的,这也是导致美术课堂评价标准片面化的一方面原因,其次由于绝大多数的课程教学评价活动仍然停留在局部片段实验的阶段,都导致现代美术教学课堂缺乏系统规范的评价标准。

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美术教育需要把握好工作的突破口和重点,从教学方案的设计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再到教学成果的检验,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关系的构建到评价结果的反思与总结,都需要纳入到整个评价体系中,不能单纯地片面地关注其中的某个环节,忽视整体的作用,其次还需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自评、互评,让教师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评价活动中,一方面让教师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把握具体的评价状况;另一方面则是为评价双方搭建沟通的桥梁,将评价的作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兼顾整体与部分的功能,从而使教师对教学能够有更深刻的、更客观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能力。

四、结论

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这对教育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尤其是教学评价标准的设立严重限制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全面审视自身教学活动,充分重视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灿.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J].语文课内外,2018(27):366.

[2]艾宏丹.试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8):117.

[3]曾洁琼.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浅探[J].中外交流,2017(50):196.

[4]刘让湘.创新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评价方法之我见[J].发现,2018(02):127.

[5]林乐怡.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方法[J].科普童话,2018(14):14-14.

猜你喜欢
评价者教学活动美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创意美术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