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龙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知识渗透对于促进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培育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师应深入分析物理教材,找准物理知识与德育知识的契合与相通之处,然后通过创设德育情境、引入物理学家先进事迹、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方案、建立物理学习探究小组这些具体的策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知识渗透的效果,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德育
1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价值
1.1有利于完成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问题的凝练回答,即高中物理教学应培养具有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生。德育的内容主要为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科学探索精神等,这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相通之处。因而将德育知识渗透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培育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渗透爱国主义知识,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社会责任素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素养;渗透科学探索精神,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素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使高中物理教学更好地达成“育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标。
1.2有利于更新高中物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陈旧教学理念和落后教学模式中,高中物理教师主要以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较为机械化,教师忽视了课堂互动,造成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所处的地位十分被动,提不起对于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高中物理科目具有高度抽象性及紧密逻辑性的特点,在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仅凭听讲很难对物理知识形成深刻理解,更難以应用物理知识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并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渗透德育知识可以有效突破传统物理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德育重视“以生为本”,即以学生作为教育之根本,注重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采取措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创新高中物理教学理念,实践创新模式。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
2.1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方案,重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物理实验是推动物理学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同时物理实验也是验证物理原理和规律的基本方式。过去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演示实验为主,不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学知识及物理实验基本原则、物理实验科学方法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得也不够全面,在这一情形下,即使教师偶尔组织学生走入实验室,学生也难以按照要求完成物理实验、难以通过科学方法开展实验,甚至有些学生出现捏造实验现象、篡改实验数据等违背科学精神的行为。为此,教师应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方案,改变过去那种一味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物理实验演示的做法,重视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原则和科学方法,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2.2深入挖掘物理教材内容,创设德育知识渗透情境
仔细剖析高中物理教材内容,找准高中物理知识与德育知识的关联,挖掘物理知识的德育价值,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基本前提,教师应结合德育的主要内容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从全新视角观照教材,既深入挖掘某一具体物理知识点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又注重从某一德育内容出发并整合不同的物理知识,从而促使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形成完整的体系。由于德育知识渗透是一个隐性过程,因而教师在找准物理知识与德育知识的契合之处后,应重视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认识物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知识,教师需转变教学方式,为德育知识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德育渗透效果。
2.3建立物理学习探究小组,实现德育课外延伸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增强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在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彼此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实现不同思想的碰撞,从而对于物理问题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与此同时,在学习小组中通过分工与协作,学生还能完成许多个人无法完成的物理主题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拓展物理视野、完善物理知识结构。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物理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物理学习探究小组,并结合德育知识渗透目标及物理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物理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搜集并整合资料,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其达成关于某一物理问题的共识,并且得到探究结论,从而实现德育由物理课堂内向课外的延伸。
2.4引入物理学家的先进事迹,直观生动地转化德育知识
许多物理学家不仅具有很高的物理学成就,而且还拥有崇高的个人品格和个人事迹,例如,布鲁诺因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而献身、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却不以此谋求个人利益、焦耳为研究热功当量付出了数十年的时间进行相关物理实验、邓稼先在美国学成之后毅然回国并参与我国核事业发展等。引入物理学家的先进事迹,能够为德育知识提供载体,从而将德育知识进行直观生动的转化,以此改善德育知识渗透的效果。教师在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的先进事迹时,应将物理学家置于物理学历史之中,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家对于物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从而更好地将物理教学与德育知识结合起来。
3结束语
综上述,德育是通过传授知识、养成观念、培养性格等方式来促使学生的思想观念转变、政治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得到提高,并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高中物理学科蕴含丰富的德育知识,与德育存在契合点,因此挖掘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同步开展德育、实现德育知识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育人任务,使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使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水平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初探课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中国外资,2019(10).
[2]韩建路.探讨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