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教学需要对接职业属性,符合时下社会需求。文章以《交互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知识+能力”双向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驱动实践,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架构”与专业化的“能力架构”,让学生从“知识迁移”走向“能力转化”。在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激发学生发展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交互设计;项目化教学;知识架构;能力架构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9-0042-04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交互及用户体验设计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不断壮大,人才需求更为迫切。《UXIS2019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指出,“沟通能力”“用户体验”“设计表达”“逻辑分析能力”是当今交互及用户体验行业公认的核心竞争力。就人才培养而言,交互设计对从业者的要求不仅需要懂理论,能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完成设计任务,而且强调通过项目实践来逐步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但众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交互设计等设计教育时,教学培养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与专业特点相适应,又远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提供相关行业市场所需的专业人才。迫切的市场需求,与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了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高职院校急需探索合适的教学改革方法,建立针对交互设计的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本文结合《交互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及其应用实践。
1项目化教学模式概述
二十世纪初,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了“做中学”(Learn by doing)的实用主义教学理念,戴维·库珀(David Kolb)将其进一步诠释为“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体验式学习”认为,学习是通过体验的转换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念与库珀的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今天“基于项目学习”的项目化教学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从概念上讲,项目化教学是以“行为导向”完成一个整体项目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将传统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原有的课本教学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化为中心。
2高职院校交互设计课程现状
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定位,与此相应,设计类专业也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专业基础能够全面与就业契合。但就交互设计课程来说,目前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纸上谈兵。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同质化严重,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仅仅只是进行章节理论化知识的灌输。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沉淀为足够扎实的设计知识,致使课程结束后无法灵活运用,实操能力未得到锻炼,从而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其二,系统化与完整度低。受限于课时不足及缺乏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上缺乏对设计理论的系统性、设计过程的连续性、设计方法完整性的重视。学生对设计流程的理解较为碎片化,没有清晰的系统化认知与全局观;对项目整体认识不高,学生没有机会体验完整的设计流程,更无法完成一个完整项目,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项目落地与转化的能力。
3高职院校交互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的意义
要解决现有课程教学的问题就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利用现有的课堂资源基础下,将教学思路结合项目化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项目”或“任务”来使教学活动更具目的性,可以提升学生的任务效率和完成度,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知识体系的更新与交叉迭代。将交互设计课程基于项目化教学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教学方法、改善传统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的一种高效的教学创新方法。解决过去设计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脱节问题的同时,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交互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能真正有效地开展交互设计工作并与企业需求接轨。
4高职院校《交互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分析
4.1“知识+能力”架构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
《交互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理实践结合的设计课程,课程目标是围绕交互设计学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交互设计,讲授交互设计一般流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制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交互产品设计。
图1是本文提出的《交互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框架,以项目驱动实践,通过构建“知识架构”和“能力架构”,最终让学生从“知识迁移”走向“能力转化”。在这一过程中,“知行合一”既是教学模式设计的高要求与目的,又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手段。
该教学模式重点包合两方面内容:其一,让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借鉴“用户体验要素模型”建立“基于項目学习”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在用户体验之上,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有助于培养设计全局观,即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其二,让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强化。能力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运用知识的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的过程。通过构建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结合不同的阶段性课程参与形式,让学生具备有效的项目落地与转化技能,即构建专业化的“能力架构”。总之,“知识架构”与“能力架构”既是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两大内容,又是“知行合一”的必然结果。
4.2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环境下,交互设计比传统工业设计更强调用户体验。詹姆斯·加勒特(James Garrett)在《用户体验要素》中提出了“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概念,将用户体验由下至上从抽象到具体分成了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调研发现,“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作为通用的交互设计流程工具,较广泛运用于互联网企业中,是一种能够发现问题并解构问题的“可视化”的模型。笔者在开展《交互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时,将“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作为课程指引,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流程中,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知识架构”和“能力架构”构建与实施方法。
4.2.1“知识架构”构建
以《交互设计基础》64课时课程为例,在明确“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课程项目化教学知识架构构建图,见图2。课程的教学过程结合“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五个层面共被划分为八个流程阶段实施,分别为:项目发布、战略层、范围层、框架层、结构层、表现层、设计评估与测试和项目汇报。以交互产品(APP)为设计项目贯穿全课程,全流程由正向的方案推导与设计过程(自上而下),以及反向的设计反思与验证的过程(自下而上)构成。学生必须完成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所有任务点才能继续。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在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架构,通过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框架和思维路径构建知识体系,完成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和综合运用。具体流程如下:
1)项目发布阶段。项目课题以“用户”为切入点,学生需要思考“产品是为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等问题。待拟题完成后,教师发布项目的任务分解,学生将在指导下每周循序渐进完成各阶段任务,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
2)战略层阶段。阶段目标:关注用户需求目标和产品目标。通过发现和解决“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找到项目设计方向。
教学与实践内容:学生围绕课题方向通过完成“设计调研”任务明确战略层目标:(1)用户需求目标。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思路,让学生通过完整的用户研究流程“用户研究三部曲——获取、提炼和转化”,来完成需求痛点的推导挖掘,做到有获取、有提炼、有转化,减少研究与设计之间的鸿沟;(2)产品目标。一个与用户需求相对应的目标。通过明确两大目标,学生找到项目创新机会。
3)范围层阶段。阶段目标:探讨设计的产品将要提供什么功能和内容来满足战略层所确定的目标,进一步将用户需求转换为产品概念。
教学与实践内容:范围层是一个产品需求概念产出的阶段过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如:“产品有什么功能规格?”“由什么功能组成?”“功能在产品中该怎样组合在一起?”“产品的内容需求是什么?”“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什么内容?”以及“哪些需求需要满足和优先?”等问题。要求学生产出产品的初步概念并将其转化成需求概念的文字叙述,同时评估需求是否能满足产品目标,最终完成项目的产品功能需求文档拟写。
4)结构层阶段。阶段目标:通过合理组织、安排和呈现内容元素以促进用户的信息理解,建立符合逻辑的用户心智模型和信息架构,让产品能“清晰地表达它的使用方式”。
教學与实践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掌握交互设计信息组织的原则和方法,学会建立符合逻辑的用户心智模型和信息架构,完成项目课题本阶段的任务点:(1)结构图绘制,探索用户的行为路径确定产品的功能结构;(2)竞品分析,对多个相似的、合适的竞品以不同维度进行宏观、整体、综合地分析探底市场,同时对项目产品做针对性参考。通过本阶段的教学实施,项目将完成产品概念化阶段的初期输出。
5)框架层阶段。阶段目标:通过进一步的流程设计、结构提炼、设计布局来确定详细信息、界面和导航的功能形式,让产品概念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
教学与实践内容:(1)流程图绘制,要求通过层级分析将项目产品的功能不断拆解,逐级细化,完成产品的流程图绘制。此过程有一定难度,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逐个检查辅导,保证产品的使用逻辑合理顺畅、满足需求传达;(2)原型图绘制,通过将流程页面化,掌握原型架构的构建方法,确定每个页面元素的界面布局,配合辅助软件完成绘制,如Axure。随着任务细化,学生对项目课题的理解将越来越清晰。
6)表现层阶段。阶段目标:解决并弥补“产品框架层的逻辑排布”的感知呈现问题,对视觉界面的布局、配色、控件等要素进行设计完善,为最终产品创建感知体验。
教学与实践内容:首先,学生需要基于设计原则对原型进行视觉界面的布局、配色、控件等要素的完善设计;其次,为了能更好地展示,学生可通过辅助软件进行简单地动态演示,如POP、木疙瘩等。一方面,让他人能更快更好地理解产品使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进行下一步的设计评估与测试。
7)设计评估与测试阶段。阶段目标:产品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通过设计评估与测试找到设计问题,完成设计验证。
教学与实践内容:本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多维度的产品评估测试来衡量定位产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针对产品的表达、行为和流程、控件使用和信息内容传达进行自查;另一方面,可让目标用户完成产品的典型任务来执行测试,收集数据,通过测试维度(如:十大可用性问题)进行设计验证。综合自查和他查的结果对所设计产品存在的可用性问题进行完善,促成项目的最终落地转化。
8)项目汇报阶段。项目完成后,为提升项目化教学的互动性,学生除了提交产品文档外,还要以PPT的形式进行项目成果汇报和演示,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分享设计过程。
综上,将“用户体验要素模型”融入课程教学的八个阶段中,使得设计项目的产出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完成的过程,阶段中各层级间的逻辑关系是重要的设计基础,通过层问的相互关联与递进,学生在项目驱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掌握各阶段的主干知识框架,再以此为基础进行知识的细化分支的蔓延,最终可构建出一套以“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为指导的系统化“知识架构”,激发学生自我知识螺旋的更新迭代。
4.2.2“能力架构”构建
能力在今天的设计教育框架中成为了跨越知识的一个更高的教学目标。在课程中,教师应把教学核心放在学生的能力提升上,知识将作为能力提升的媒介存在。图3为《交互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能力架构构建图。以建立的“知识架构”为基础,对应八个过程阶段构建了同样系统化的能力培养体系,包括12项能力培养点及各能力点的细化。如此“知识架构”和“能力架构”具体化、直观化地对应,将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完整性和创新性。
能力是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通过不停地实践训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闭环转化成技能,最终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从“知识迁移”走向“能力转化”。这是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为达到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所提出的12项专业能力培养点,在课程教学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学生参与形式,即两种培养体系:(1)个人制。学生以“个人”的形式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并循序渐进地独立完成各阶段的知识点任务,最终完成个人项目的落地转化,即:每人完成一个APP设计;(2)混合制。学生以“小组+个人”的形式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学生在项目发布后可选择与自己方向一致的同学成为一组进行拟题(4人左右),并分别在前期(战略层、范围层和结构层)以小组形式为单位完成阶段任务,后期(框架层、表现层和设计评估与测试)以个人形式通过选择小组中的某一方向或需求点来深入设计,最终完成各自的项目制作。即: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完整的APP,每人完成APP中的不同功能模块。两种参与形式都以能完成一个完整设计项目制作为前提,前者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分析设计能力;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着重更多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的参与形式,12项专业能力都将以项目为载体集中体现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
4.3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验证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交互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特选取了工业设计专业大二年级的两个班共57名学生进行了《交互设计基础》的课程实践。
4.3.1知识迁移
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首先,通过对课程项目化教学八个流程阶段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切实参与了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对交互产品的设计流程有了清晰地系统化认知与全局观;其次,通过将各阶段中不同的知识点形成递进的关系,学生能更快地理解新知识、更好地掌握旧知识,让知识更牢固,再经过学生间的互相对比,师生问的相互交流,逐渐修正,每位学生对知识都有了自己的认知,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系;再次,通过课程的循序渐进学习,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制作,并达到有效的项目落地与转化。最后,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变为了課堂的“主角”,从项目发布到项目汇报的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行完成,老师更多的是扮演“甲方”或“用户”的身份,在每个设计项目的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发展和汇报过程中,通过讲评的方式与学生团队或个人一对一对话,从企业实际设计规范的角度指导学生并有效地将项目与行业需求进行分析解读。在这个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不仅能保证教学质量,更重要的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以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综上发现,将“用户体验要素模型”融入课程教学的八个流程阶段中使得设计产出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不断巩固、修正、完善自己“知识架构”的系统化迁移过程。
4.3.2能力转化
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为验证学生在项目中的不同参与形式对能力转化和掌握程度的影响,这里对两个班进行了AB Test验证。其中1班29名学生采用个人制方案,2班28名学生采用混合制方案,在课程结束后,采用Likert scale 5分量表让学生对整个课程中各自的专业能力转化及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见表1。
通过SPSS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个人制方案Cronbach α=0.812;混合制方案Cronbachα=0.865)。两种方案的均值(Mean)都>4,说明无论哪种参与形式,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建立专业能力架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专业所需的12项能力点。但相对来说,在混合制方案下(Mean=4.27,SD=0.59)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点的掌握情况会更好,教学成效更高,原因如下:首先,混合制方案更接近企业模式。项目不仅需要个人的设计创新还需多人的相互配合,“小组+个人”的参与形式与企业实际工作形式相一致;其次,混合制方案下能力转化更全面。从数据上来看,混合制方案中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力和队沟通协作能力都强于个人制方案。学生通过前期小组中的讨论、确定、产出,互帮互助,可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获取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并完成能力转化;最后,混合制方案下产品完整度更高。学生在项目前期往往会提出很多功能需求及内容,但在有限的课时里,学生无法面面俱到完成得尽善尽美。因此,区别于个人制方案作品的宽而浅,混合制方案的作品会窄而深。混合制方案包合从小组协作到个人方案表达,随着产品细化,学生对产品的理解越清晰,转化也就更完整、更具体。
5结语
通过构建“知识+能力”架构的交互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有效地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和专业化的“能力架构”,完成知识迁移和能力转化,实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转变了学生的课堂角色,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获得了清晰的全局观与系统化认知,形成有效的项目落地与转化。该模式让教学与市场紧密结合,真正地在“做中学”“学中做”,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对高职教育教学实施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