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琳 李俊辉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又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通过分析凉山彝族文化要素及特定文化背景下彝族传统村落的表现形式,基于凉山彝族特有的家支制度和文化信仰,理顺其与彝族传统村落肌理的内在动力关系,最后提出地域性建设路径,拟为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地方样本。
【关键词】乡村振兴;凉山彝族;彝族文化;家支制度;村落肌理
【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村落是地域性特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儿女的记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在城镇化进程的巨大冲击下,不少传统村落正处于衰落和异化之中。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力度。乡村振兴战略中同样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
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有着众说纷纭的起源、形似三星堆文字的古老文字、起着重要维系作用的家支制度以及对祖灵的信仰。由于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和原始的社会制度等一系列的制约,彝族的传统村落要素和长达千年的彝族文化保留相对完整,这也为后来学者揭开彝族神秘面纱提供工线索。对彝学的探索兴起于近代,发展于改革开放后,但是众多学者的研究大多关注于理论化的、概括性的或是符号化的内容,而缺少将理论性的内容与传统村落要素及其肌理这样的客观实体相联系。因此,本文着眼于传统聚落形态肌理这一客观存在的载体,综合社会学、民族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来研究家支制度和祖灵信仰对凉山彝族传统村落肌理的内在动力,以探寻四川凉山彝族村落地域性建设路径。
1 彝族文化记忆
1.1 彝族的起源说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其起源一直是彝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云南土著说、濮人说、氐羌说等等,迄今尚无定论,见表1。
通过分析认为彝族至少是融合了东夷、西羌、云南土著等多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化而来的。民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文化的融合,远古华夏文化的片段在彝族文化中均有体现。传统村落聚居的形态肌理是文化的客观载体,文化必将渗透到聚落的肌理中。因此彝族的多元文化以及长期延续的制度就成为了彝族村落肌理形成的內动力。彝族文化折射出远古的华夏文明,这对我国现存逐渐衰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提供了地利人和的热土。
1.2 彝族文化和制度的特点
1.2.1 彝族文化要素。多民族相互融合、长期渗透孕育出了彝族盘根错节的、具有多样性的文化,具有多重表现形式,例如尚黑、火崇拜(彝族著名的火把节)、竹崇拜(木刻禁用竹子作为原材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毕摩文化等。
1.2.2尚黑。《景泰云南志》中“爨有黑白之分,黑爨贵,白爨贱。”彝族集团内以“黑彝”、“白彝”自分。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黑彝”,以黑为贵。彝族人祭祀用的牲毛色以黑为贵,祭祀用的器皿也多为黑色。同时,“尚黑”还是彝族服饰的灵魂,在他们心中,黑色是自然界中最美好、最高贵的色彩。
1.2.3 自然崇拜。彝族人民始终有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灵的理念,长时间下来,这种无意识组建起来的理性认识指导着彝族人的活动。各地彝族对山林严加保护,任何人不得乱砍乱伐;注重对水源的保护,严禁往河流溪水中抛掷杂物。
1.2.4图腾崇拜。在彝族人民的图腾观念中,把图腾动物看作神或是祖先,因此规定全族人民必须尊重图腾动物,自己不能伤害还要防止他人杀害。
1.2.5祖先崇拜。彝族禁吃狗肉,原因是他们认为彝族的祖先是喝狗奶长大的,凡是吃狗肉的彝族人民视为忘祖。对祖先的灵魂神圣不可侵犯。
1.2.6毕摩文化。毕摩即熟练掌握彝族文字并且能够诵读彝文经典和仪式典籍的彝族人。杨成志认为,“毕”是“道”的意思,“摩”是“老”的意思, “毕摩”“是“能知群经而识掌故的老道人”。在彝族集团中至今还信奉着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毕摩正是在行事迷信中念诵经文之仪式活动的人。
这些文化有着共同的“根基”,那就是在彝族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内聚性极高的家支制度以及维持这种制度的“神秘力量”——祖灵信仰。作为彝族的文脉根基,贯穿进每个文化要素和独特崇拜中。
1.2.7高内聚性的家支制度。解放前,在凉山,彝族集团的地域被一百多个家支分割。各个氏族、部落保存着完全的独立性,呈家支林立之状。彝族集团的传统社会正是以父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支制度作为纽带,并长期延续下来。其实质是彝族集团在自然资源的竞争中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及在自然斗争和家支械斗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血缘关系和根骨观念是维系家支制度的根本。毕此,即上述提到的毕摩谱系的历史和根源,是对彝族毕摩对血缘关系的传承。同时形成了“传男不传女”、“以毕摩世家家传为主导”、“以非毕摩世家家传为补充”的三原则。
在家支制度下,家支的成员通过父子连名制的方法识另0,以在谱牒中找到共同的祖先。这使得彝族集团在封建奴隶制阶级剥削之上又叠加了一层同支归属关系,这种关系在彝族社会中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生产生活的社会生产关系,使得各家支之间具有极高的内聚性。这种家支制度也直接导致凉山彝族历史上的多次家支械斗。
1.2.8祖灵信仰。彝族原始社会的宗教具有神秘性,人们把一切迷惑不解的现象、祸福的原因都归结为一种冥想的力量。他们信仰着万物有灵,认为一些事物都有自己的魂灵,并且对其信奉、崇拜、敬畏。在这种信仰的驱使下,彝族人民为了保护自己,对自然、图腾、饮食等方面有了各种各样的禁忌。在凉山彝区,人们敬畏“鱼神”,认为捕鱼过多会激怒鱼神而引祸上身。因此,在鱼汛期间,他们会将捕获的部分大鱼置于篓筐中,放在溪流中放生。这些错综复杂的禁忌和信仰综合渗透进凉山彝族传统村落聚居形态的肌理。
2 研究区概况
2.1 凉山地区地理特点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凉山自古便是“南絲绸之路”上的重镇。然而,凉山彝族地区虽位于凉山腹地,如美姑、布拖等县,丝绸之路对其影响却微乎其微。地理条件使其与外界的联系产生断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彝族集团的高内聚性和排他性。同时也使彝族文化和制度具有一定稳定性。
2.2 凉山彝族的自然生态观念
由于身处高山耸立、峡谷纵横这样地势起伏很大的条件下,又拥有黏重贫瘠的土壤,彝族集团世代以农牧业为主,多选择居住在二半山区。生产力较为落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地理条件等的约束下,凉山彝族极其依赖于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本着对自然的敬畏,他们不会浪费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只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
2.3 凉山彝民活动特点
融合的文化同样渗透进凉山彝族的生产生活中。①在生产生活中,彝族禁吃狗肉,禁止伤害图腾动物,禁止过度捕鱼,并形成与半农半牧的生产特点相适应居住习惯,南于生产力水平低,多为瓦板房。②在聚落选址上,因存在对外战争以及彝族集团内部家支械斗的历史,凉山彝族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体现了军事防御性。受毕摩文化的影响,彝族各家有着不同的迷信的禁忌,彝民怕别家的诅咒殃及自身,大多只在自己家支划定的范围内活动。又受祖灵信仰的影响,为了防止受到别家祖灵的侵扰,自家祖灵全心必有全家,各家住宅都相隔了一定距离。
3 凉山彝族传统村落肌理分析
在彝族社会,漫长的家支制度和神秘的祖灵信仰深刻影响着凉山彝族传统村落聚落构成及其内部肌理。文章基于“社会一空间”的视角,从凉山彝族村落肌理、组团肌理、院落肌理三方面,从大到小,从群体到单体的思路进行研究。
3.1 村落肌理
与基于宗族结构,严格控制纵横向的村落肌理不同,凉山彝族村落的选址多遵照自然观以及长期延续下来的社会观。将村落融人自然环境中,“靠山吃饭”,形成半山面水、半山不面水以及聚顶而建三种选址类型。“上面宜牧,中间宜居,下面宜农”作为凉山彝族村落最常见的阶梯状布局模式,与彝民的生产生活特点相适应。
半山面水型村落位于山坳处,其周围山川河流布局颇像风水中的阴阳之说,背有山(玄武),左右有山(左青龙,右白虎),下为河(水口),对山体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如图l所示。将祖灵寄托于山体,祭祀活动也在靠山坡处举行。同时,沿半山腰分布的村落与其下的河流之前形成了断面,有着很强的军事防卫性。
半山不面水型村落是靠山但是无河流相对,其水源多为地下泉水。这种类型的村落上有高山,下有陡崖,地势极为险要,同样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农牧业均在山腰处进行,居民点在山坳处沿等高线呈多组团不连续分布。
聚顶而建的村落是为了利用山顶处平缓的山坡作为天然耕作平面,将居民点散乱分布在山顶处,有疏有密,组团林立。这种类型减少了前面提到的周围山体对阳光的遮挡,作物可以更多得接受阳光和雨水。
3.2 组团肌理
外部山水影响着村落选址,内部的组团则在数百支家支的支配下呈家支林立状。家族势力的此消彼长使得凉山彝族村落的组团特征差异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各个组团的地理位置以及势力范围。凉山地区地势多变,各山区的村寨轴线角度各异,并没有呈现明显的秩序化和向心性特征。各组团的内外空间和视线构成丰富。以家支为单位,每个居民点占据一块自己的土地,有着自己的活动范围并相聚较远,村寨中的道路成为连接各个独立居民点的脉络。同一家支组团基本位于同一山体周围,便于某村遭到攻击时尽快进行驰援。家支组团形态各异,有的呈“S”型,有的呈“X”型……这些多变的形态和组合造成的离散性、无中心性也正是传统村落迷人之处所在。
3.3 院落肌理
对凉山彝族传统村落院落肌理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院落民居的朝向,大致分为南朝向和东朝向两种。上文所述凉山彝族集团地处高山,世代以农牧业为主,生产力低。平均海拔在2000m左右,属于高寒地区,院落民居的采光取暖就极为重要。因此凉山彝族有的选用南朝向的向阳坡作为主朝向,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这样也满足高山作物对日照的需求。另外,受“东来说”的影响, “诺苏起于东方”,对于凉山彝族来说东方是民族的起源,由此产生了对东朝向的一种偏好。再者,祖灵信仰作为凉山彝族根植的信念,对祖灵的崇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院落的朝向。云南昭通一带被凉山彝族认为是祖先的来源,其地理位置正是凉山的东部。因此将院落建为东朝向,朝着祖灵场所的方向,是对祖灵保佑全家的美好寄托。如图2所示,为凉山州雷波县乌角村局域院落的东南朝向。可以说凉山彝族传统村落院落肌理很好的反映了凉山彝族的生活观和社会观。
3.4 凉山彝族传统村落肌理分析总结
通过梳理凉山彝族传统村落肌理,可以发现凉山彝族特有的家支制度和文化信仰的相互耦合是指导传统村落肌理形成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中村落肌理的布局与凉山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自然崇拜有着直接联系;内部组团则因家支制度而成大分散小聚居,组团分布范围则受家支势力所影响;院落肌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以及根植的祖灵信仰。
4 凉山彝族地域性乡村建设路径
4.1 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传统彝寨与延续千年的彝族文化是村落发展和文化延续的内在动力。铭记历史文化传统,方能延续彝寨的精神命脉。家支制度和文化信仰对凉山彝族传统村落的肌理有着本质的深层影响,而村庄肌理同样也承载着宗族礼制与传统习俗的烙印,并世代传承凝聚成活态文化。保护多元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可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提供更好的方法。
4.2 优化村落布局,提升人居环境
凉山彝族地区地处凉山腹地,内部地形复杂,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模式。因此应以村镇为单位,构建外部交通,完善内部毛细网络,实行微改造。而像原本以军事防御为目的而形成高山村寨居住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相反会造成村落信息闭塞而扩大与外界的生产力差距,因此应按照村民意愿,逐步向山脚河谷地带搬迁。在进行地域性乡村规划时,不应“一刀切”,而应建立在原有村落肌理和家支文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广纳村民意愿而进行优化。当今彝族人民仍然有着浓厚的家支血缘观念,在布局时,应考虑到同家支院落的临近,便于互帮互助。同时还应尊重凉山彝族对自然的崇拜,在规划中防止破坏地形而建造广场等项目。
4.3 发掘经济价值,践行绿色发展
鄉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成为生活富裕的关键。而深挖经济价值时,应该避免“唯旅游论”观点,传统村落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应考虑在生态,文化,社会承载力范围内进行适度“利用”,从刺绣、服饰、饮食、文创等方面人手构建“彝族记忆”打造民族品牌,寻求彝宅可持续绿色发展。
5 总结
研究彝族传统村落要素与肌理,把握其具备的特质文化和特殊形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在乡村振兴的契机下振兴彝族传统村寨的自然张力,彰显传统文化自信,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传承农耕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举才是保护凉山彝族多元文化的适应性方法。
【参考文献】
[1]许铭炎,陈耿臻,李军,等.四川彝族的起源初探——来自人类白细胞抗原-B基因的线索[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l8(4):234-237.
[2]侯宝石.凉山彝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现象探讨[D ].重庆:重庆大学,2004.
[3]白兴发.彝族禁忌的起源及演变试探[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 (3):78-81,
[4]唐钱华,拉马文才.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基于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9 (4):113-118.
[5]郝或,凉山彝族家支的权力结构与彝区乡村秩序控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 11):43-47.
[6]吴桃.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文化[J].人民论坛,2013(2): 194-195.
[7]王吉伟,刘晓明.基于宗族结构的钓源、燕坊古村村落肌理研究[J],华中建筑,2018,36(7):100-104.
[8]董建义,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挖掘和“活化”路径——以 新县丁李湾为例[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 03):19-22.
[9]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 01):7-12.
[作者简介]宋医琳(1999-),女,四川凉山人,在读本科生;李俊辉(1998-),男,四川成都人,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