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槟文 张睿智
摘 要:巴蜀传统民居有其鲜明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是来自巴蜀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典型代表是重庆地区的吊脚楼、川西地区石质碉楼。另一方面也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尽管自汉代以来对民居建筑规格、形制就有明确的要求,传统民居的发展也一直在历朝历代相关的规定下进行,但由于巴蜀地区远离皇权中心,所受影响较少,更多的地方文化性格得以发展。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体现为超宽的檐廊设计、非对称空间布局等。而历史中的移民迁徙巴蜀本土文化与南方文化、中原文化交流融合,所以巴蜀传统民居建筑也吸纳了一些南方、中部地区的建筑经验。
关键词:巴蜀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 巴蜀文化
一、巴蜀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
巴蜀传统民居以院落式的民居为主,也有一些吸纳少数民族建筑形制的碉楼、围楼等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建筑大多采用穿斗式、杆栏式木构架构建,使用生土材料、砖石结构、木板作为墙体材料。主要的装饰,集中在门窗、飞檐、屋脊等地方,以木雕、石雕为主。
巴蜀传统民居分为城镇住宅和乡村住宅。四川地区主要以石瓦房为主,重庆地区除石瓦房以外,还有一些吊脚楼建筑。这种吊脚楼建筑和传统的杆栏式建筑不同,也和湖南的吊脚楼有所不同。湖南的吊脚楼,则多修建在水边,重庆的吊脚楼因为地质因素多修建在山坡地带,通常是一半悬空的,一半建在地基上的。
(一)多元文化融合
虽然说蜀道难,但并没有隔绝巴蜀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巴蜀文化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在历史上看,古代巴蜀的建筑文化與北方中原建筑文化以及周围地区的建筑文化紧密相连,不断交流融合。在历史上就有几次移民运动。秦治巴蜀时期,大量的北方秦人入川。唐玄宗唐僖宗避乱,也使得不少北方中原人迁居巴蜀,尤其是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大量的南方、北方移民入川,在此垦荒经商,一方面不同移民的文化和巴蜀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另一方面,来自异乡的文化也留在了巴蜀地区,所谓“俗尚各从其乡”。到了近代,西方文化的进入,也对巴蜀民居建筑带了影响,地方传统与西方技术的融合,也带来了新的样式。
此外,巴蜀地区周边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民居,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居住文化,如藏族的碉房,羌族的“笼”,彝族的板房,土家族的吊脚楼等。在长期与巴蜀地区汉族民居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形成了巴蜀地区传统民居多元融合并存的局面。
(二)飘逸之风
关于巴蜀传统民居,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小青瓦、白粉墙、吊脚楼、宽挑檐,基本概况出了巴蜀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使得巴蜀民居通透、飘逸、朴素。
小青瓦铺顶,木板作壁,竹编或芦席夹泥作墙,使得建筑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民居中主要的空间又有堂厅、檐廊、庭院(天井)等开敞通透的空间为主,使得整个建筑更加通透,舒适。四川峨眉山、青城山、重庆南山等许多寺庙道观,巴蜀民居在建筑上基本采取了寺庙道观的建筑方法。院落式的民居就是缩小版的寺庙道观。在建筑上,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道家飘逸、朴素的精神品质。朴素的品种也反映在建筑装饰上。一般巴蜀民居中的建筑装饰,多为本色保护漆,少有过分的雕梁画栋,仅在个别装饰物上施以重彩涂金。巴蜀传统民居村落多选址于依山临水处,褐色的木质架构、青色的瓦片,或更为朴实的土房草地的山区民居,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交织辉映,相得益彰。
(三)取材当地
巴蜀地区多山多林,建筑材料丰富。民居建筑主要就地取材,石材、夯土、青瓦、木材,都可取材于当地。所以巴蜀传统民居绝大多数采用的穿斗式木架构形制,也有一些山区民居使用石墙或者夯土墙作为承重构件。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使得巴蜀各地都能烧制生产青砖小瓦。这种小青瓦也被广泛地用于屋顶铺设。
值得一提的是,巴蜀地区盛产竹子。作为一种笔木头更为廉价、方便的材料,竹材被大量使用在传统民居当中。除了山间杆栏式建筑采用的捆绑式结构,几乎全部是用竹材建造。在城镇地区的民居也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或者部分装饰。例如,工匠在制作泥墙是用竹编代替稻草,以增强泥墙的抗震性。
二、巴蜀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
自汉代以来,建筑营造就受到严格的限制。巴蜀传统民居与北方民居的重等级礼法和南方民居的重儒教宗法都有所不同。整体来说,巴蜀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更为灵活、浪漫,更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一)交流空间
檐廊是室内和室外的主要过渡空间,介于室内与室外之间,同时也是交流空间。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家居日常生活大多并不在室内度过,而是更喜欢在半开场的半室外空间活动,卧房主要用于晚上睡觉,白天在卧房停留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四川民居中卧房所占的面积并不多,这种宽大的檐廊通透,疏朗美观,视野和心理上给家居带来亲切,平和即畅达的环境感受,而在使用上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通风采光,而且有较宽敞的活动场地,无论在此休息、聊天,或做家务,或进行一些商业生产活动都十分方便。
甚至在酷夏的夜晚,摆上竹凉板床,在这里纳凉休息,所以一般的民居几乎没有不设檐廊的,有的宅院甚至把这种檐廊空间作为全宅中心来布局。
最完善华贵的形式是四面出檐廊的走马廊,也称回廊。但这种规格不是普通人家所能采用的,它是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象征。因此,尽管巴蜀传统民居多设有檐廊空间,其规格和处理方式又成了民居房屋等级的一种标志。
(二)非对称布局
从汉代以来,建筑营造就有严格的规定。建筑讲究等级尊卑,宗法礼制。无论是一堂两室,还是拓展为三合院、四合院,在建筑空间布局上都讲究严格的对称。巴蜀地区相对于远离统治中心,在民居的选址和建造过程中,较少地受到封建礼制的影响。巴蜀地区的民居更加注重自然地形走势,除开核心居住功能外,其他附属房间、飞檐、檐廊、墙体等都可以具体的功能需求或地形变化灵活布置,极大地丰富巴蜀传统民居的整体风貌,也表现出巴蜀文化中不羁、浪漫的精神内涵。
三、缘由分析
从巴蜀历史上看,从战国时期以来主要经历了六次大移民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明清以来的两次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这两次移民运动,对巴蜀历史文化和社会面貌的演变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巴蜀文化本质上是,不断更新的本土文化与移民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所以,有学者说,“四川的赤色盆地是历代各族文化的大熔炉”。而四川民居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巴蜀风格,是移民文化本土化的综合产物。居民建筑的布局、构成、形态和模式,除了受环境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影响制约外,还受到民居建造的出资人的筹划和支配。这就必然与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审美意识等文化因素相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宗族关系、经济条件、建筑水平等社会因素相关。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推动着巴蜀传统民居的演变和发展。
盐是古代商业贸易的重要物资,其税收与粮税,成为国家三大税收。而自汉武帝起就停止了商民运销售,其后历代又反反复复,直到清代才制定了盐业的专卖制动和具体的销盐区域。川盐济楚,指的是,四川地区的盐产,90%以上销售到了楚地。而这种向东辐射的贸易线路,主要通过水路完成的。从自贡沿沱江进入长江流域的泸州,经过重庆、涪陵、忠县、云阳、巫山到达湖北新滩、宜昌。
(一)风火墙
巴蜀传统建筑中,风火墙的使用并不多。巴蜀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力不大、雨水较多。所以巴蜀地区的建筑没有防风的需求,山墙基本暴露出穿斗式的木架构,木架构中间通常是涂刷成白色的竹编夹泥墙。而从巴蜀地区上千个古镇来看,大量建造封火墙的民居并不多见。主要集中于产业重镇四川的自贡、重庆的云安、大宁以及附近的盐运古镇仙市、牛佛、龚滩、西沱、大昌等地。尽管这种建筑形制的形成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这与清末时期徽商的西进、盐业资本的累积以及盐运商路上的技术和文化的传播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盐业丰厚的利润,以及“川盐济楚”时期大量徽州淮盐商人的涌入,将南方风火墙建造技术引入,使得盐道上出现了大量类似徽派风格的建筑。
(二)天井
随着川盐古道,徽商西进,带到巴蜀地区的不仅是南方的建筑形制,还有文化观念。在徽州地区更注重儒学传统,强调宗族等级,这种观念体现在民居建筑中,表现为对称和功能空间的严格划分。
巴蜀传统民居中,通常一户只有一至两个天井。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大量南方移民的涌入,在长江沿岸码头开始涌现出江南古镇是天井院落。特别是清末时期的盐运码头,一些盐商为了争相显示经济实力,将盐业会馆做得尽可能豪华气派。他们参照徽州富商的建筑风格,将天井封火墙等南方大宅的建造手法引入当地。受此影响,巴蜀当地民居也开始大量制造天井式建筑,导致后来巴蜀地区形成了以天井的数量判断家庭财力的说法。由于巴蜀地区雨水较多,容易导致天井阴湿发霉,这要求对南方天井形制有所改进。在吸纳巴蜀地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南方天井改造为干湿两种天井。湿天井没有顶,雨水直接落入院子,这种天井采光充沛,方便日常户外活动,天井上有一个明瓦顶棚,主要作为晾晒功能性的区域。这种干湿天井共存的民居,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川盐古道中川北的阆中古镇和重庆的龙潭古镇。
四、总结
民居是当地文化精神的一种表征形式。巴蜀传统民居南北融合、朴实飘逸、因地制宜的建筑特质及空间布局反映出巴蜀文化赋予地方人民兼容并蓄、自由浪漫、务实创新的精神品质,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本社,2000.
[3]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