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甜
摘 要:城商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关注对绿色金融的支持。近年来城商行绿色金融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处于创新和探索阶段,本文结合目前城商行绿色金融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关键词:绿色金融;赤道原则;发展建议
1.引言
相对于国外,国内绿色金融发展较晚。2007年,首次把环境考核标准加入银行信贷考虑因素,我国正式建立绿色信贷制度。国内银行业由兴业银行2008年首先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实施了“环保一票否决”信贷审批制度,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江苏银行2017年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二家遵守“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总的来说各大银行在绿色金融都进行了探索研究与践行,但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2.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
2.1绿色金融的概念
绿色金融主要是指为应对资源约束,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展的经济活动。绿色金融的重点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技术领域,通过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金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概念得到了广泛承认,这是由于世界各地人口的高增长、资源的限制和能源的高消耗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压力的显著增加,从而推动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同时,由于各国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绿色金融的概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工业社会较早的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总体控制水平较高,污染的预防和控制不是重点,这些国家注重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及相关技术,作为一个主要的金融风险因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发展中国家被认为是一个绿色项目。同时,不同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依靠市场机制,包括各种机构投资者的股东权利,对一些不符合绿色发展基本理念的项目行使否决权。
2.2绿色金融的主要特点
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可再生资源领域的企业超过15000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80%,可再生资源等绿色环保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未来可再生资源的产出率和主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将全面提高,相关产业的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可再生资源企业和绿色金融将在未来得到更大的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运作,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一些政策目标明确的金融活动则是完成国家制定的政策任务。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有一定的区别。作为公共物品,环境资源缺乏严格的政策规定。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金融机构不会过多考虑企业或其他借款者是否从事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以及生态效益。因此,必须全面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在绿色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合理投资绿色项目。绿色金融模式不改变金融性质,信用、投资、保险、债券与传统金融没有明显区别,但投资对象主要是绿色环保项目,强调环境利益和项目收益率,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程度是评价项目的重要标准。
3.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
3.1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不均衡,绿色产品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还处于狭隘的发展阶段,多数仅针对纳入银监统计的表内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创新产品较少,发展不均衡。例如江苏省生态环保厅、省财政厅和商业银行合作的“环保贷”产品,产品初期仅和三家商业银行合作;江苏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和商业银行合作的“节水贷”产品,目前也是仅与三家商业银行合作。部分商业银行独立创新的产品,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优势不明显等,实际落地业务也相对较少,整体绿色产品体系亟待进一步规范。
3.2信息不对称
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商业银行和各地环保部门、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大数据共享机制,2007年我国已发布文件,要求把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从目前情况看,央行征信系统所涵盖的企业环保信息范围还很窄,由于环保信息与企业获取贷款挂钩,企业存在隐瞒真实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使银行难以获得充分的信息。
3.3人才匱乏,专业知识有待提升
目前金融与环保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虽然部分城商行成立了专门的绿色团队,但是下沉至分支行,绿色专业人才较少,并且缺乏环保专业知识,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节能减排认定、减排量的测算,风险控制方面均没有专业储备。目前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相关的专业服务能力普遍较弱,人员专业知识有待提升。
4.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几点思考
4.1要有人才:建立绿色金融人才储备与培训机制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样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也必须以“绿色人才”为核心,以人的执行力和执行能力为核心。城商行应立足实际,前瞻性、战略性地选人用人。一个绿色金融人才首先应当具备绿色发展的意识,其次是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
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城商行应该多种渠道为绿色金融人才储备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提升和培训。绿色金融人才首先需要金融知识的培训,包括财务、法律、风险、授信以及银行内部各项金融制度、法律法规知识的系统学习;其次是绿色专业知识的提升,国家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新兴技术的学习。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本文认为留得住、用得好是关键。目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相信不久的将来,绿色金融的发展也会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之一,为绿色人才匹配适合的岗位,建立长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的人才管理培养方案,才是发挥人才的正确之路。
4.2 要有理念:绿色发展是底色,风险意识不可少
2008年,兴业银行成为我国内地第一家采纳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时隔十年,2017年1月,江苏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这就是城商行践行绿色发展的决心。本文认为,城商行应当从顶层管理着手,提高对绿色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牢固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切实采用赤道原则作为操作标准,对授信工作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如何提升城商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4.2.1通过立法手段强制规定
政府可以考虑执行强制信息披露机制,通过立法规定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需要披露的细则。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开始起步发展,可以先从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细则开始,逐步强制所有商业银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感的树立。
4.2.2多种渠道鼓励商业银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公众监督、各类评比荣誉等方面鼓励商业银行绿色发展
除了顺应趋势,树立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外,还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绿色金融风险过程管理,形成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环境风险管理。加强贷前调查,按照赤道原则风险管理标准,充分考虑、评估企业的环境风险,必要时引入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在贷款审批过程中,严格落实贷款审批条件,加强环保审批;在贷后管理中,严格把控企业或项目风险变化因素,加强环保风险预警管理等。
4.3要有信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重点是要有信息,本文认为,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应当建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大数据共享、信息交流的平台。我们需要环保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商业银行、社会公众共同构成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各单位可以及时沟通绿色金融的相关信息。
首先,环保部门应對辖内所有企业进行环保信息建档,完善环评机制,形成一整套信息系统,包含企业的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有关项目的环评档案及项目相关的环保设施检查验收记录,并将相关信息公开在环保部门网站、定期传送给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管理监督机构。
其次,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将政府绿色发展规划、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的项目,及时汇总企业节能减排改造,政府水利灌溉项目、绿色交通项目等等信息及时公布,定向发送金融机构。
再次,商业银行获取项目信息以及环保信息后,有针对性的强化自身涉及项目的授信审批政策。精准营销政府汇总的节能减排企业,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环保局、政府职能部门等,实现信息的有出有进,互通有无,真正实现信息共享。
4.4要有产品:加强产品创新,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精准营销客户,还必须为客户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方案,匹配最合适的绿色金融产品。目前商业银行主要绿色金融产品,多为表内绿色信贷业务,国内整体而言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种类较为单一,因此本文认为,城商行应当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借鉴国内走在前沿的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的发展成果,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创新发展光伏贷款、固废贷、清洁基金、碳基金,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4.5要有模式:传统模式要保持,创新模式需建立
4.5.1保持传统信贷支持模式,引入环保产业链担保模式
传统信贷支持模式,受益的绿色发展实体企业,多数为担保条件较强的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那么引入环保产业链担保模式,进行传统信贷支持将有显著的效果。城商行以辖内环保产业链为依托,由银行、担保公司、环保龙头核心企业、政府部门共同组成新型绿色金融融资模式。
当地政府部门(平台)可以和环保(节能等)核心企业共同成立担保公司。政府从环保(节能等)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中挑选有经营资质、节能减排客观、有发展潜力的环保中小企业,纳入环保名单。担保公司为供应链准入的名单企业提供不同形式的担保。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创新发挥该担保公司的效用,直接担保、政府保证、担保资金本放大资金池等等方式。
4.5.2借助公众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城商行可以积极尝试绿色金融直接融资模式,扩大绿色金融支持资金来源。有条件的城商行可以发行绿色金融债,在央行《绿色金融债支项目目录》指导框架下,运作绿色金融债。
参考文献:
[1]祁敬之,宋哲慎,吴腾.关于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11):111-115.
[2]易金平,江春,彭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4(0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