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2020-11-02 02:26熊迪王威燕吴志民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1期
关键词:好老师师德师风四有

熊迪 王威燕 吴志民

[摘 要]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对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新思想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师德师风;“四有”好老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046-02    [收稿日期] 2020-01-0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成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需求。准确把握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内涵,不断探索反思,并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对新时代教育新思想的实践。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论述。教育事业关乎国家发展的前途和根基,他指出,教育事业必须放在各项发展的优先位置,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就是建设教育强国,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高屋建瓴,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度全面阐述了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和本质。早在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并明确了对于教师要求的“红七条”。“红七条”要求教育管理者以及教师都必须严格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和职业道德底线。2018年11月,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即“红十条”,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发展需求,但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及其长效化,依然是一项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四有”好老师的内涵

新时代新的教育理念对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更为严格也更具有历史使命感的要求。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的寄语赋予全体教师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也指出了“四有”好老师的具体内涵,“四有”好老师成为各高校教师努力的标杆和奋斗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教育的系列指导思想,将教师队伍建设与“四有”好老师的培养上升到战略角度,提出要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师德师风的好与坏,影响着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高校教师为人师表,其德行学问可为人表率,同时具备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修养,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有助于学生的全面良性发展。高等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其中,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最本质的体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可以完善教师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兴国必先强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期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本质要求是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和服务社会。必须以“四有”好老师的内涵作为目标;因此,“四有”好老师的内涵明确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增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习总书记寄语培养“四有”好老师的内涵和要求所在。

三、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其长效化机制,必将有力促进“四有”好老师的培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部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比如教育管理者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教师的师德水平对整个教育质量的影响。部分教师缺少“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负责和奉献精神,不具备良好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这种思想必然不被新时期教育形势所容忍[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需要更新并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四有”好老师要求高校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必须在人格素养、学识品德和内涵修养等各方面均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以“四有”好老师为导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强化。

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导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首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实行党管人才,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而不是思想散漫,政治站位低的人。高校教师需要以“四有”好老师的内涵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站位高,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教育部有关课堂思政工作的指示[2,3]。对于思想落后,政治站位不高,甚至言行与党中央思想背道而驰的少数教师,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党管人才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师德师风建设和“四有”好老师培养工作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迫切需求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质量教育,是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目前,一些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与社会快速发展脱节;另外,高质量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两种问题都是上述矛盾的表现。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师队伍准入机制,保证新入职教师的高水平与能力,同时,还要综合考察教师的思想、政治与素质等方面。另一方面,各部门发挥统筹兼顾,协调合作的作用,努力平衡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发挥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高等教育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

最后,深化改革并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四有”好老师作为教师培养和队伍建设的中心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顶层设计,以文件和政策为指引,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落实、落细、落地。此外,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四有”好老师培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结合主管部门、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综合推動师德师风建设和“四有”好老师培养有机结合。要优化顶层设计,以文件和政策指引,为常态化长效化“四有”好老师培养工作机制确立提供有力保障,制定明确的规范和制度,让相关工作有章可循,层层推进,实现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明确其内涵和本质要求。同时,结合实际调研,分析实际建设工作的不足之处,反推建设工作发展及强化举措。让“四有”好老师培养的内涵和师德师风建设及其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协同互动、良性循环,实现以“四有”好老师培养导向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努力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新思想的践行。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做“四有”好老师: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J].现代教学,2014(20):4-7.

[2]夏文斌.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9(Z3):76-78.

[3]唐志凤.立德树人: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站位[J].高教学刊,2019(21):163-165.

猜你喜欢
好老师师德师风四有
扎根三尺讲台 争做“四有”好老师
浅谈中职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