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一,王润雨,纪舒馨,孙与泽,董延娇
【摘要】遗尿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常从脾肾论治,笔者运用“上虚不能制下”的理论,成功治愈一例遗尿患者,并结合案例讨论古籍中“上虚不能制下”理论的可行性。
【关键词】遗尿;小青龙汤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200
遗尿是临床老年人和幼儿常出现的疾病,具体表现有不受控制自主排尿,经常在睡梦中自遗,醒后方觉等。因为尿跟肾和膀胱关系密切,所以中医治疗遗尿往往从肾和膀胱入手,或用固脬丸、桑螵蛸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缩泉丸等方剂。笔者本次治疗的案例,结合了《内经》中“上虚不能制下”的理论,治愈了一例特殊的遗尿案例,希望能帮助临床医生开阔一下遗尿治疗的思路。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9岁,夜尿多,经常遗尿,每晚入睡前要垫尿不湿。形体胖,二便调,舌苔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濡涩。
初诊断时辨证为膀胱气化不利兼脾肾气虚。
处方:桂枝10 g、白术10 g、茯苓15 g、猪苓15 g、泽泻20 g、人参10 g。
患者服药5剂,复诊时表示夜尿稍有改善,次数变少,但遗尿仍然严重,睡醒后尿不湿依然会湿透。看来初诊辨证并不完全准确,于是便重新辨证·。复诊时观察到患者咳嗽去上厕所,遂询问患者,患者自述咳嗽已有15年左右,咳嗽经常伴有白色水样痰液,每次咳嗽严重时遗尿也会加重。看到患者的咳嗽与遗尿相关,笔者思路豁然开朗,这位患者的表现很符合小青龙汤肺中虚寒伴有寒饮的表现,经过推理,可以得出这个患者的遗尿并非只是肾的问题,与肺也密切相关,属于上虚不能制下型的范畴。
二诊处方:白芍15 g、干姜15 g、五味子15 g、麻黄15 g、炙甘草10 g、细辛10 g、半夏20 g、桂枝15 g、茯苓20 g、白术20 g、附子30 g。
由小青龙汤与真武汤合方,可以称为:“青龙真武汤”。
病人服药7剂后基本痊愈。
方解: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附子为臣,温肺化饮,补肾行气,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补益中焦,亦为佐药。白芍亦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本经》言其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二者敛养血和营;三者可防止附子干姜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诸药并用,起到温肺化饮,补肾之阳气,固阳以摄阴的效果。
2 讨论
讨论:《内经·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对人体津液代谢的描述中,就说明如果肺出了问题,水道自然就不能正常行使代谢水液的功能。可是肺虚了怎么会影响膀胱呢?肺为水之上源, 通调水道。其宣发肃降的功能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的部分, 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并将脏腑所代谢的浊 液下输到膀胱, 为生成尿液之源。如果肺虚不能正常调节水液代谢,就会引发下焦膀胱的遗尿。从人体经络循行流注看, 肺也与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靈枢·经脉》里说:“肾足少阴之脉, ……其直者, 从肾上贯肝膈, 入肺中, 循喉咙, 挟舌本;其支者, 从肺出络心, 注胸中。”亦记载有“肺手太阴之脉, ……气虚则肩背同寒, 少气不足以息, 溺色变”。表明肺与肾通过经络循行而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若肺气不足, 不能制约下焦肾, 亦可影响膀胱生理功能, 则小便出现异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打个比方,如果人体是个水管,膀胱就是水管下面的水龙头,膀胱正常,水龙头开关正常,人的小便也就正常。但如果整体的水管出了问题,水管管径变大,松散了,这时候就算水龙头还关着,水也会缓缓流出,对应人体就出现肺虚的遗尿。
对于“上虚不能制下”这种类型的遗尿, 在治疗时不能被表象迷惑,只一味地补肾或者是使用固涩收敛的药物,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治疗上应当兼针对上焦肺虚而进行辨证治疗。 例如《金匮要略》中甘草干姜汤温肺补气, 散寒补阳, 用于治疗肺中虚寒。肺气恢复,行水功能正常,则下焦就能得到制约, 遗尿自然也会停止。其他古代医书中对“上虚不能制下”遗尿的病机和治疗也有记载。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曰:“凡治小便不禁者, 古方多用固涩, 此固宜然, 然固涩之剂, 不过固其门户, 此亦治标之意, 而非塞源之道也。盖小水虽利于肾, 而肾上连肺, 若肺气无权, 则肾水终不能摄, 故治水者, 必须治气;治肾者, 必须治肺, 宜以参芪、归术、桂附、甘姜之属为主, 然后相机加以固涩之为佐, 庶治本之道, 而非源流如度。”
具体到这个病人,就属于肺中阳气亏虚,“上虚不能制下”导致的遗尿,故合用小青龙汤和真武汤这两个方剂共同治疗,同时青龙和玄武又是古代治水的两个神兽,方剂的使用既符合医理,也符合取象比类思维,体现了中国古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黄君,付娟.“上虚不能制下”之遗尿[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02):74-75.
[2]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217.
[3]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