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013
近年来,人们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会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检,由于体检期间能够对身体各个指标进行检测,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则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所以有不少人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自己胆囊中存在息肉,就十分害怕,担心胆囊息肉会不会发展成胆囊癌。对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胆囊息肉,了解胆囊息肉如何区分“好坏”。
1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处在人体右上腹位置,就如同一个梨形囊袋悬挂在肝脏下方,胆囊在人体中发挥着许多重要功能,例如收集、储藏肝脏分泌的胆汁,以在机体需要时有效排泄至通道中去帮助食物快速消化。胆囊息肉则是胆囊腔内壁生长出的一个赘生物,小者直径仅仅有1~2 mm,大的息肉则直径可能大到2 cm,临床将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凸起的一类病变都称作胆囊息肉[1]。胆囊息肉具体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普遍认为疾病和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固醇代谢发生紊乱有着一定的关系,并且肥胖、吸烟与高脂血症等都为诱发因素。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患者并不会出现不适症状,通常是在健康体检或者人群筛查中经过腹部B超检查发现;也有的患者会表现上腹部闷胀不适感,但程度较轻,患者可耐受,如果病变部位处在胆囊颈部,则可能会给胆囊排空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患者在进餐后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对于合并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患者,则腹痛较为显著;另外,例如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与急性胆囊炎等,这些症状也可能发生,但较为少见。
2 胆囊息肉如何区分“好坏”?
根据息肉数量可以分成单发性与多发性胆囊息肉,而良性胆囊息肉可以分成良性肿瘤性息肉与假瘤性息肉两种,其中良性肿瘤性息肉主要来自上皮组织(腺瘤)与支持组织(血管瘤与脂肪瘤),而假瘤性息肉又可以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组织异位性息肉等,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所有类型中存在癌前病变的一种类型,和胆囊癌发生有着一定关系,而其他例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通常不会发生癌变。
胆囊息肉从病理组织学上进行分类,则主要可以分成3种,第一种是胆固醇性息肉,该类型胆囊息肉最为常见,所有胆囊类型中大约有95%都是胆固醇性息肉,主要是胆囊壁上巨噬细胞对胆汁中胆固醇结晶进行吞噬后,不断积聚而形成的息肉,可以单个也可以多个同时存在。第二种是炎症性息肉,该类型主要是胆囊炎反复发作而逐渐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通常情况下会合并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存在[2]。最后一种则是腺瘤性息肉,该类型比较少见,在所有类型中大约仅仅占0.55%,通常表现为单发性,也是一种能够发生肿瘤型病变的息肉,尽管腺瘤性息肉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如果不断发展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则可能诱变成癌肿。
3 胆囊息肉具有什么危害?
胆囊息肉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具有较强且隐蔽的攻击性,胆囊息肉通常不会表现显著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是在进行健康体检时发现,而在临床检查中,若是息肉直径大小在3~4 mm以下,应用CT與核磁共振检查难以准确诊断,可能会出现漏诊,而无症状胆囊息肉极容易给患者造成一种假象,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但是如果没有高度注意,当并发其他症状或者性质发生变化时,就会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2)具有癌变可能,胆囊息肉最为严重的危害在于可以发生癌变。由于形成胆囊息肉性质存在明显不同,所以近年来癌变率也在逐渐增高,而在胆囊息肉发生癌变或者是已经癌变后,患者可能不立刻表现特异性症状,所以息肉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最终危害生命健康安全[3]。(3)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加之环境持续污染,胆囊息肉发生率也随之渐渐增高,例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吸烟酗酒、频繁进食刺激性食物、生活饮食作息不规律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诱发胆囊息肉形成。
现阶段临床认为胆囊息肉患者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则需要提高警惕,胆囊息肉可能发生恶性变化或者是已经发生恶变:(1)息肉表现为单发;(2)息肉直径超过1 cm;(3)息肉基底广蒂;(4)中年女性,伴有结石或者胆囊炎症状,又或者具有胆囊癌家族史。因此,若是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多发、基底较窄,直径未超过1 cm的息肉,则大多当作胆固醇息肉,若是患者未表现显著症状,只需要每间隔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检查,通常不会发生恶性病变。
4 患有胆囊息肉应该怎么办?
其实胆囊息肉并不是特别可怕,大多数患者也不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所以手术并不是胆囊息肉患者必须进行的一项治疗。但是对于存在恶性变化性质的息肉,则需要高度注意;若是患者并未具备相关高危因素,则只需要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检查依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则可正常生活,不用采取特殊处理。而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则应该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若是属于良性病变患者,则应该合理进行腹腔镜切除,如果在术前通过临床检查确认是恶性病变息肉,则需要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参考文献:
[1]吴慧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0年29卷28期,5325-5327页,CA,2020.
[2]刘丽琴,张静,孙翔.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9,35(6):540-543.
[3]何静.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3卷3期,37-38页,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