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珍,崔继婷,赵金芳
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长期高发,使得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居高不下。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在近年逐年升高且猝死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该病死亡的老年人超过200万例,占所有因心脏疾病死亡患者的60%[1]。慢性心力衰竭会极大削弱心肌收缩能力,从而减少心脏血液输出量,使机体血氧供应不足,若不能及早发现、早期干预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2]。慢性心力衰竭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进行诊断,但上述检查对早期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3]。因此,在临床上寻找合适的血清学标志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发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本病的发生与发展[4]。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脑钠肽生物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当左心室容量负荷压力过大,心室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时即可大量分泌,导致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现已广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5]。肌红蛋白(Mb)是一种低分子携氧亚铁血红素蛋白,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正常人血中Mb含量极低,当心肌或骨骼肌、平滑肌受损伤时,即使很轻微的损伤也能使其释放入血;当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时Mb水平会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其血液含量越高[6]。有相关研究指出,Mb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且其变化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是评价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7]。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NT-proBNP、M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NT-proBNP联合Mb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纳入标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8];年龄>60岁,性别不限;意识清楚,治疗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1.2排除标准:年龄<60岁者;伴脑卒中、脑外伤或肝、肾、肺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伴精神疾病者;因心包炎、贫血、内分泌因素、低蛋白血症水肿、肺源性感染、哮喘、肝源性水肿、恶性肿瘤或其他消耗性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上述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为研究组,其中男87例(70.16%),女37例(29.84%);年龄63~76(70.2±4.1)岁;吸烟史37例(29.84%),饮酒史48例(38.71%);病因:高血压心脏病43例(34.68%),肺源性心脏病40例(32.26%),扩张型心肌病27例(21.77%),风湿性心脏病14例(11.29%);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9例(31.45%),Ⅲ级57例(45.97%),Ⅳ级28例(22.58%);病程:7~16(10.3±2.1)个月。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身体健康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66.67%),女20例(33.33%);年龄64~74(69.3±3.5)岁;吸烟史17例(28.33%),饮酒史22例(36.67%)。2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3研究方法 ①比较研究组入院时及对照组体检时血浆NT-proBNP、Mb水平差异;②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研究组分为相应亚组,比较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Mb水平差异;③分析研究组NT-proBNP联合Mb检测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效能。
1.4检测方法 采集研究组入院时空腹肘静脉血5 ml,对照组取体检时血液样本3 ml,3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浆,NT-proBNP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M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och公司。
2.1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比较 研究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比较
2.2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比较 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加重,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比较
2.3诊断效能分析 在研究组中,NT-proBNP联合Mb检测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略低于NT-proBNP或Mb单一检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NT-proBNP联合Mb检测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辅助诊断效能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9]。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肌细胞膜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变,因慢性原发性心肌疾病和长期心室压力和(或)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得心排血量异常[10]。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常不佳,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1]。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常根据患者症状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进行诊断,但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12]。
脑钠肽是钠尿肽家族中的一员,由左心室心肌细胞分泌,具有利尿、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以及维持血压、血容量、心功能的作用,当心功能恶化时其水平显著升高[13]。有学者研究认为,脑钠肽是心功能紊乱时的一种敏感性、特异性较髙的标志物,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其水平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也被认为是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之一[14-15]。NT-proBNP是脑钠肽酶解后的产物,具有半衰期长、体外稳定性好等特点,有相关研究显示,NT-proBNP升高程度与患者心室扩张、压力超负荷呈正相关,即心功能恶化程度越高其水平也越高,而且NT-proBNP较脑钠肽更加敏感,除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特异敏感性检测指标外,还可有效评价病情程度并指导治疗[16-17]。
Mb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是一种低分子携氧亚铁血红素蛋白,当心肌或骨骼肌、平滑肌受损伤时,即使很轻微的损伤也能使其释放入血[18]。当心力衰竭发生时患者血浆中Mb水平会明显升高,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Mb水平越高,是评价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19-20]。故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NT-proBNP联合Mb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本研究还对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加重,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随着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逐渐升高,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早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诊断效能分析显示,NT-proBNP联合Mb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略低于NT-proBNP或Mb单一检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NT-proBNP联合Mb检测有助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或可成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和Mb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其水平逐渐升高;NT-proBNP联合Mb检测有助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