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慧敏,周亚丽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临床常见手术,手术切口为Ⅰ类切口,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1]。但为预防术后感染,会选择在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且在我国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极为普遍。据卫生部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96.90%,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且增加机体耐药性发生率,引起免疫力降低,增加医疗费用[2]。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外科预防性、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部分,但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长、范围广、起点高等不合理现象[3]。为此,本研究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9例,年龄6~15岁,平均(10.51±1.78)岁,体质量8~26 kg,平均(17.63±3.96)kg,病变为左侧斜疝32例,右侧斜疝49例,双侧斜疝5例。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所属科室、性别、姓名、年龄、临床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间、药敏试验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品种、给药目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药价等。
1.3 观察指标(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及频次。(2)给药方法和时间。(3)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包括术前给药地点、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疗程、药物选择等项目。根据《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判定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4)药费构成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给药种类及频次、药费构成比)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及频次8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例数为86例,使用率为100.00%(86/86),使用频数为95次,涉及抗菌药物6类(15种),其中包括大环内酯类(1种)、喹诺酮类(1种)、青霉素类(1种)、硝基咪唑类(2种)、β-内酰胺类(2种)、头孢菌素类(8种)等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用药频次为79次,使用率为83.16%(79/95)。β-内酰胺类用药频次为7次,使用率为7.37%(7/95)。喹诺酮类用药频次为4次,使用率为4.21%(4/95)。硝基咪唑类用药频次为3次,使用率为3.16%(3/95)。青霉素类用药频次为1次,使用率为1.05%(1/95)。大环内酯类用药频次为1次,使用率为1.05%(1/95)。79次使用头孢菌素类中,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为5.06%(4/79),第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为77.22%(61/79),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为17.72%(14/79)。
2.2 给药方法和时间第1剂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术前0.5~2 h内64例,手术前≥3 h 4例,术中5例,术后13例。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1~16 d,平均(6.23±2.37)d。
2.3 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术前给药地点、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合理率较高,均>80%,给药时间、给药疗程合理率(76.74%、70.93%)一般,药物选择合理率(37.21%)最低。见表1。
表1 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
2.4 药费构成比8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平均住院费用为4 456.72元,其中平均总药费为772.91元,平均抗菌药费为349.84元,构成比为45.26%。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腹股沟疝手术切口为Ⅰ类切口,一般情况无需给予预防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应根据最可能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采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单联用药,术前0.5~2 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1次即可[4-6]。
本研究8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86/86),给药频次为95次,第1剂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术前0.5~2 h内64例,手术前≥3 h 4例,术中5例,术后13例。这说明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且存在给药时间不合理现象。79次头孢菌素类中,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为5.06%,第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为77.22%,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为17.72%。这说明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多数给药方案合理,但对部分患儿采用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药物,超出指导原则定义范围。本研究显示,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1~16 d,平均(6.23±2.37)d,可见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若手术切口术后48 h未感染,继续使用抗菌药物会破坏体内菌株平衡,导致耐药菌出现,增加医院感染率[7]。本研究显示,术前给药地点、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合理率较高,给药时间、给药疗程合理率一般,药物选择合理率最低,仅为37.21%。这与刘晓玲等[8]报道结果一致,提示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方面,药物选择合理性较差,需给予重视。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比率较高,平均总药费为772.91元,平均抗菌药费为349.84元,构成比为45.26%,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抗菌药物用药起点高、用药频繁、使用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太合理,临床应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纳入医疗质控管理,完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范,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与水平,严格执行指导原则和相关文件。建立临床药师制,加强其对临床医生现场指导与沟通,促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抗菌药物,具体如下。(1)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药师配合组织、加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培训,使医生能够独立根据手术种类与性质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2)组织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为选择合理、安全、有效、正确的抗菌药物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意见;(3)临床药师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监管与应用情况,定时进行考核与评价,并与绩效挂钩。
综上,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尽合理,存在较大提升和整改空间,临床需进一步加强监督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