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只为了那书中的沉醉

2020-10-30 08:57王娅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0期
关键词:群文散文思想

近日,比较详细地阅读了蒋军晶老师的《让学生学会阅读》,对于他所坚守的群文阅读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这种了解真的很肤浅,特别是对于在实际教学中的践行,我感觉还是有很多不足。所以今后还是需要我不断地修炼,完善自己对群文阅读这一教学理念的思考与探索。

群文閱读,这个词语我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偏正短语,群文是阅读的方式,阅读是群文的落脚点,也可以这样说,群文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提升阅读量的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法,阅读兴趣的激发及阅读效果的达成,可以通过很多节群文课的不断积累。因此,我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自我认同是让孩子们沉醉于书中,和文本,和作者,和自己有一个情感上的共鸣,刺激着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去表达个人的想法,更加热爱生活,不断发现、探寻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阅读永远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

如今的社会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对于电子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冲击,我们很多时候往往把握不知阅读的航向,甚至有时候我们高唱阅读的重要性而实际上自己却在悠然地刷着无聊零碎的花边新闻。大势所趋,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不可能去改变整个世界的,所以只有改变自己,也许这也是一个人拯救世界的一种无奈的方式。

蒋军晶老师在教学上的成就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作为一个拯救世界的独立个体,他所开辟的群文阅读,也许为我们老师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想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是阅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只有这样,在教学中,各类知识的火花才能发生巧妙的碰撞,学生也会在这种碰撞中领略阅读的奥妙,潜移默化间隐藏着一种读书的渴望,比如:故事中的人物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这些人物经历了怎样的有意思的事情?故事的结局如何?等等。一次次的无心插柳,一次次的深入浅出,一次次的言语谈及,孩子们是可以感受到的,他们会在这样的新奇中尽享猜测,这样的结果是仿佛有一个牵引的绳子,促使他们想一探究竟,必将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很重的。阅读悄然在这样的牵引中形成,而且是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是轻松的、自由的、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

用自己的读书习惯去影响学生。

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有可能是一辈子的。这也有力地回答了家长们的顾虑: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明天,你们该还给我一个怎么的青年?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地说:今天,你们把孩子交给我们,是给予信任,我们不会辜负你的信任,明天,我们也会为你们塑造出一个个爱读书、爱生活、会思考、善发现的不断追求幸福的孩子们。

有时候这样的影响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真正让孩子们能够对阅读痴迷,我想课堂教学是最好的实现平台。也就是说,只有牢牢地抓住每天每节课的40分钟的课堂,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达成阅读量的突破,这样的神经元的刺激也是达成学生阅读兴趣的最终要的途径。针对蒋老师的对群文阅读给出的群文分类课例,我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散文,虽然我知道散文应该是所有的文体中最难讲的一个主题,但我却觉得最难讲说明里面藏匿着更多有趣的故事,更好玩、更有趣。

培养学生用日记记录生活的习惯。

散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普遍,也更是实用。有时间我们平时写的一些随笔、日记或者一些论文等,都可以称之为散文。在《让学生学会阅读》这本书中,蒋老师没有明确散文的定义,只是简单地进行了一个类别的划分,哪些作品或者问题属于散文。

我找“度娘”,觅到散文的一个定义: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对于这个不是特别完美的定义来说,我觉得也抓住了散文的几个特点,对象是作者自己,内容是见闻感受,形式是灵活精干,表达是真情实感,也许这几点还是比较全面的。对于散文类的群文教学,我的感觉是去交学生真的很难,很难。即使老师们自已去读的时候,也是不完整地表达个人思想的,散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是一个人个人思想或者感悟的浓缩,它代表的个人的,所以旁人很难通过文章去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我们总是用“形散神不散”来形容散文,这其中的“形”与“神”又有几人能与之共舞,我的感觉是几乎没有这样的人。既然这样的人寥寥无几,所以需要我们去体悟,去探求一个尽可能忠于著作的相对正确的思路,并沿着这条路寻找岔路口,这也许就是在寻找散文群文资料的 一个方法。

散文乃作家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整个作品是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的。但在表达上,作家之家、作品之间也是有相通之处的,比如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一件事等等,所以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我还记得上大学时,现代文学老师讲到现当代文学中的很多流派,而他们在思想上就是融合的。比如书中也介绍了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同样和生命相关的散文还有很多,史铁生的、周国平的、毕淑敏的等等,大作家对其都有个人的解读。再给学生分析文章内容时,有时候,我真的很胆怯,有时候真的很恐惧,一位我和孩子们一起解读的一个人他的个人生命的写照,只要稍不留意就会“走心”,偏离了文章的忠实表达,而和孩子们分享成了自己对一篇文章的感受,这是极不正确的。尽管我知道散文其实真的应该让作者本人来给学生们将,这样可能才能讲出其中的门道;但又一想,得出的答案是不对的,散文一般是作者本人某一个特定时间段思想的浓缩,过了那个特定的时间,他自己在讲的时间也不足以说服自己;还有我们也没有那本事请人家大作家到学校来,当然有些作家已驾鹤仙游等等各种因素的汇集,所以教师要想把散文讲好,真是是比登天!而我想坚持的一个观点是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当然中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可以有思想火花的交汇的,忠于作品是对作者的敬重,交流思想这是对作者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岂不乐哉!

群文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我想其达成目标,最终应归结到孩子们能够从个人的最原始的思维出发,继而沉醉于书香,愿意把自己的个人想法借助自己的手书写出来,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作者简介:王娅丽(1980年)女,河南许昌,汉族,中小学二级教师,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群文散文思想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