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20-10-30 14:28王柯柯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8期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率静脉溶栓临床效果

王柯柯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并探究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静脉溶栓护理的应用是否在超急性脑梗塞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收入治疗的确诊为超急性脑梗塞的五十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五十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二十五例患者,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另一组对患者静脉溶栓护理模式,为实验组。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对于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实施静脉溶栓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溶栓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此四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得出:在对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全面的静脉溶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降低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还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全面的静脉溶栓护理在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中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超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脑梗塞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坏死[1],继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塞出现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它与损害的部位、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有很大关系。而超急性脑梗塞,起病突然,常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会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等症状,当然,不同病人他们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脑梗塞的治疗时间窗比较窄,因此要对患者及时做出评估和诊断。对于脑梗塞的患者,通常选用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扩容治疗或一些其他的手术治疗等。而此次实验中便是对超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其主要通过静脉滴注或推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灌注,避免神经功能的损伤[2]。此治疗方法结合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恢复,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实验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收入就诊的五十例确诊为超急性脑梗塞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区间为39-71岁,平均年龄为53.62±2.53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首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二十五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区间为40-71岁,平均年龄52.13±3.92岁。而实验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为39-68岁,平均年龄54.17±1.95岁,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和基本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上述参与此次实验的对象均已签署实验知情书并且自愿参与,且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及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两组患者的个人基础资料之间表现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确诊为超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护理,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包括溶栓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的全面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溶栓前护理:对患者做好全面的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了解患者心理,使其减轻焦虑和紧张,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在治疗前,准备好溶栓需要的各物品和器械,使治疗能够顺利进行。

2.溶栓中护理: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观察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过敏等,遵医嘱用药;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溶栓后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了解患者治療后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持患者处于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中;给予恰当的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为患者制定全面的康复锻炼计划。

1.3评价标准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具体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溶栓成功率、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除此之外,记录患者对于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评分,此次满意度评分采用的是我院自行研制的量表,将患者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这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我院选取的所有参与实验的两组患者患者,此次实验他们所涉及的所有基本信息、个人资料、疾病恢复状况等均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

2.实验数据及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的治疗中,全面性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溶栓成功率[3],降低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使血管得到更好的流通,还能减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还提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经,静脉溶栓护理方式在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中,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总结

溶栓治疗目前已经成为常用的治疗脑梗塞的方法,针对此类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症状有显著缓解,而且溶栓前后的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溶栓成功率提高,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4]。

参考文献

[1] 黄海燕.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后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5):129-131.

[2] 付朝花.超急性期脑梗塞静脉溶栓后的护理有效性[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35+51.

[3] 韩笑.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干预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9):147.

[4] 刘芳.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5):2362-2364.

猜你喜欢
并发症发生率静脉溶栓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