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牧 陈琳琳 陆炎 王杰
[摘 要]为了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订单班”模式,相关部门重点研究搭建校企之间反馈机制,并挖掘校企潜在作用。其中,反馈机制方面建议搭建面向学生、教师、企业的三方交流平台,撰写专业的书面会议文档,并充分重视一线工作人员作用。校企合作方面,建议企业重视对学生的工作引导和人才遴选工作,同时开展校企科研工作,共同推进“订单班”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
[关键字]订单班;校企合作;反馈机制;校企作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6.1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6-0-02
0 引 言
200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的要求,随后,“订单式”在众多学校开展。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各个城市快速推进,大量紧缺型人才的需求与“订单班”模式的要求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轨道企业人才招聘难题。目前,订单班模式教学方式仍存在不少问题。余钢 等认为,目前大部分院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而企业希望学生入职即能上岗,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曹高飞等认为订单班模式中理实一体的教学还不突出,“订单班”与“非订单班”只存在班级差别,教学内容基本没有差别。针对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胡定军 等建议可以采取4天校内教学和1天企业实践的“4+1”教学模式,增进校企互动。张国方 等探索“基于移动终端教与学”新模式,课堂中教师与企业人员实时直播授课,借助实际工作场景,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解。王喜苗指出,重点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人才资源共享,夯实订单班教师团队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学业测评方面,不少学者将成熟的评价模型运用其中。方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TQM)对高职院校的“订单式”教育开展质量评价,让“订单式”教育能够更好地在高职院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王品悦通过相关聚类分析方法,对订单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结果科学分类,建立完善订单班学生能进能出、滚动淘汰的动态管理模式。刘洋 等利用网状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网状多层次的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地评价高职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订单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和学业评测两个方面。而对于校企反馈机制搭建和优质合作等问题,尚未有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学院校企合作经验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
1 校企反馈机制分析及优化设计
通过校企调研和资料查阅发现,组建“订单班”的前期工作繁复,通常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实训设置、考核方式和顶岗实习等方面。但是,往往會忽略后续反馈机制设置。一个鲁棒性强的系统,需要反馈机制形成一个闭环。对于实操要求较高的专业,反馈机制尤为重要。下文针对不同反馈对象,分析现状并提出优化建议。
1.1 学生层面
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以及已经毕业正式入职的学生普遍反映学校授课内容与实际操作存在落差,比如:书本上很多知识已过时;一些先进成熟的技术未在书本中体现。然而,学生没有较好的途径反映该类问题。基于此,学校应建立一个面向实习和已入职学生与校企沟通的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工作经历,向教师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借由平台,与低年级的学生互动,讲述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考和感受。以学生的视角讲述“订单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课程学习和实操训练,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1.2 教师层面
现有的订单培养仍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且因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缺乏,高水平的专任教师难以引进。目前,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是很多教师只具备基础理论,实践水平有限,课堂内容深化存在困难;二是一个隐形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新进教师对前期校企合作的内容及过程不甚了解,对教学和实训的顺利开展产生困扰。建议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方面,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除了理论深化学习外,必须注重实操过程,教师深入一线实践,有利于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可有的放矢地进行授课,增加更多一线工作的照片、案例等素材,有效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另一方面,校企沟通的过程应形成专业的书面文档,便于后续新教师及时查阅,准确把握学科建设过程,促进教学工作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地进行。
1.3 企业层面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安排运营管理、通信信号等部门的领导定期与校方进行沟通,且安排订单班学生参会,交流教学、实习、工作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城市轨道交通一线的岗位负责人员(如站长、岗位师傅)与实习和工作的学生接触多,对学生岗位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具发言权。此外,校企沟通会中缺少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一线人员,这样难以真正暴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校企交流会适时邀请一线人员指导学生,结合实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指出教学或实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汇总问题。同时,教师要对汇总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并在每一次的交流会中,反馈上次会议改善成果,以此往复,持续优化校企订单班教学。
2 校企潜在作用分析及优化设计
通常认为,在“订单班”模式下,学校的作用就是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型人才,企业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前提供工作岗位。但是,校企实际尚未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2.1 企业层面
城市轨道交通公司除了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岗位,在订单班建制过程中,企业还要对学生进行工作引导和人才遴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点工作存在一些缺漏。
2.1.1 工作引导方面
轨道公司一般通过设置基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今后工作基本内容。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关心的内容没有讲解,而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且较受关注的。例如,学生较关心的职业规划发展、轨道公司中本科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待遇和未来发展是否存在差异、晋升通道如何设置、服务行业日常节假日如何安排休假等。建议企业及时梳理与各个合作学校的交流会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在企业基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着重讲解学生关心的问题,真正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厘清学生今后工作的顾虑和疑惑。
2.1.2 人才遴选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为了能尽早获得稳定的人才储备,会选择在大一上学期进行人才遴选。此时,学生并不具备基础专业知识,遴选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形象和表达能力,这与后续工作岗位特点并非紧密相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非订单班”的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工作意愿和学识素养,但是,却因为大一并未选中而失去加入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的机会。这对于学校和企业而言都是岗位人才流失。建议企业可以考虑优化人才遴选模式,采取以下方式获得优质的储备人才:一是合理确定人才遴选时间,可以选在大二阶段,遴选出理论夯实、操作娴熟的学生;二是重视企业补录机制,在企业定岗和校招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录部分表现突出的“非订单班”学生,让有能力且有意愿的学生再次获得被选中的机会,同时,学生也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这两种方式对轨道公司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
2.2 学校层面
师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科研也极为重要;对于学生,除了正常学习外,毕业论文撰写则是重中之重。但是,订单班建设过程中,学校的科研功能被弱化;学生高品质专业毕业论文难以产生。基于此,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师生科研工作。
2.2.1 优化企业运营
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但缺乏一线工作经历,研究的可行性难以把握。可以适时与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技术人员交流,强强联合,理论结合实际,促进轨道运作。例如:运营管理方面,可以提出优质的管理模式以及优化的运行方式等;通信信号方面,可以进行设备改良设计或原创设计,這些对教师科研和企业运营都会产生良好的效用。
2.2.2 分析交通数据
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司都会出版轨道运营年报。数据分析、运行分析等大多引进数据分析公司或者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实际调研中发现,具备交通专业知识的教师数据分析结果往往更具有专业导向性。相较于仅为数据分析相关专业的人员,更加符合数据分析和运行分析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分析往往涉及远期流量预测、交通走廊分析、车站流线分析、应急方案制订等内容。但实际过程中,在校师生极少有机会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教师错失较多的科研机会;学生也难以借助企业平台撰写优质的毕业论文。建议校企可以在交通分析、年报撰写、方案优化等方面合作,彼此互利互惠。
3 结 语
本文以城市轨道“订单班”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不同于以往主要研究“订单班”中的教学方式和测评方式,而是关注后续校企之间的反馈机制。同时,反思校企在“订单班”模式下的作用,提出优化企业引导、人才遴选方式,重视师生科学研究等内容,从多个维度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支撑。后续将通过教学工作和学生反馈工作,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余钢.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7):17-19.
[2]曹高飞,崔娟,肖楠.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7):240-241.
[3]胡定军.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 助推轨道交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28):84-86.
[4]张国方,仲爱萍.基于“精准供给”的校企“六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44-48.
[5]王喜苗.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培养的策略研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92-96.
[6]万磊.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3):49-55.
[7]王品悦.聚类分析法在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8-21.
[8]刘洋,甄义,张诣.高职院校“订单式”信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