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2016~2019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分布情况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2020-10-30 01:46王微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7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

王微微

【摘要】 目的 探讨营口市2016~2019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分布情况及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数据资料, 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分布, 编制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避免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结果 2016~2019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累计报告208 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2.32/10万。全年均有病例, 冬春季高发, 夏季出现流行小高峰, 呈双峰型。发病情况存在地区分布差异, 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县、市(区)占全市发病率的92.79%, 其中鲅鱼圈区(88 例、占42.31%)报告病例数最多。人群分布差异较大, ≤19岁累计发病4例、占1.92%, 20~39岁的青壮年累计发病62例、占29.81 %, 40~59岁的中年累计发病100例、占48.08%, ≥60岁累计发病42例、占20.19%。流行性出血热的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之比为3.52∶1,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 农民占47.12%, 无业与家务占37.02%, 工人占5.77%, 商业服务占2.88%, 学生、干部职员与离退人员均占1.44%, 医务人员和教师均占0.48%, 不详和其他均占0.96%。结论 2016~2019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的分布以男性、农民等为主, 因此, 需从防疫、卫生条件等几方面做好疾病防控。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分布情况;防控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7.075

流行性出血热又可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不同型病毒引起, 以啮齿类动物作为传染源, 通过多种途径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为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1]。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普遍存在肾脏损伤、出血、发热等症状。不同国家与地区均对其有不同的名称,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2年对其统一命名——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类型不同, 受到卫生条件、经济状况、易感人群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2], 流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作者节选营口市2016~

2019年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资料,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段内营口市的流行性出血热资料,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照发病时间、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数据节选, 从营口市疾控中心的档案中抽取流行病学调查表与鼠间监测数据, 从而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1. 2 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详细分析营口市2016年1月~2019年12月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数据资料[3], 利用三间分布特征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 通过SPSS12.0与Excel2007分析处理数据信息。

2 结果

2. 1 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情况 2016~2019年期间共有2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均为散发病例, 无聚集性病例和死亡病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2.32/10万, 2016年的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为 2.58/10万, 为最高, 2019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1.77/10万, 为最低。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减的情况, 可能因为高危人群预防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建立了人群免疫屏障, 有效的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

2. 2 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分布情况

2. 2. 1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 冬春季高发, 夏季出现流行小高峰, 呈双峰型。第1峰为10月~次年

2月, 占38.46%(80/208);第2峰为5~7月, 占37.50%

(78/208), 呈现以家鼠型为主的流行性出血热混合型疫区的双峰型特点。

2. 2. 2 地区分布 营口市共有6个县、市(区)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 2016~2019年流行性出血热累计报告发病数分别为:鲅鱼圈区(88 例、占42.31%)、盖州市(65 例、占31.25%)、大石桥市(40例、占 19.23%)、老边区(12例、占 5.77%)、西市区(2例、占 0.96%)、站前区(1例、占 0.48%)。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县、市(区)占全市发病率的92.79%(193/208)。年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市(区)依次为鲅鱼圈区(5.82/10 万)、盖州市(2.35/10 万)和大石桥市(1.44 /10 万)。发病率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地区和农村地区, 城市市区的发病率极低, 由于城乡结合地区和农村地區环境较市区差, 增加了接触鼠类的机会, 从而发病率相对较高。2016~2019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各地区发病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

2. 2. 3 人群分布 2016~2019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19岁的学生累计发病4例、占1.92%, 20~39岁的青壮年累计发病62例、占29.81%, 40~59岁的中年累计发病100例、占48.08%, ≥60岁的老年累计发病42例、占20.19%。发病率集中在青壮年和中年, 可能由于这部分人群在社会活动和体力劳动较多,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建筑工作, 工作生活环境鼠类出现的机率较多, 接触到鼠类及其排泄物的机会较大, 增加了被感染的可能。

2. 2. 4 性别分布 2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共包括162例男性、发病率为1.81/10万, 46例女性、发病率为0.51/10万, 男女比例为3.52∶1。男性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发病于农村, 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理论, 男性主要负责农事劳动, 因而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发生率较高。

2. 2. 5 职业分布 2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 农民98例、占47.12%, 无业与家务77例、占37.02%, 工人12例、占5.77%, 商业服务6例、占2.88%, 学生3例、占1.44%, 干部职员3例、占1.44%, 离退人员3例, 占1.44%, 医务人员1例、占0.48%, 教师1例、占0.48%, 不详2例、占0.96%, 其他2例、占0.96%。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以农民、无业、家务等的人群为主, 主要是因为卫生条件、生活环境与工作性质均较差, 均存在老鼠, 因而这些人群与老鼠的接触几率较高, 缺少防鼠设施, 增加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率。

3 讨论

营口市2016~2019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较高, 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 分析其原因如下:

①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 大多数中老年群众文化水平较低, 对相关知识了解太少,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对防鼠灭鼠的意识不强, 因此导致流行性出血热肆意传播;②城乡结合地区和农村地区, 有很多大型禽畜类养殖场和果园, 面积大卫生条件差, 大大增加了接触鼠类或其排泄物的机会;③营口市农村地区青壮年大多都外出打工, 所以中年人群发病率高于青壮年, 这与其他研究中的结论相悖, 再加上留守的中老年人群, 相对机体免疫力较差, 如果生活或工作环境中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后, 发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导致该人群发病率高;④农民、无业与家务等类型的人员基数较大, 野外作业的机会相对较高, 因此与老鼠等传染源的接触机会也多, 大大提高流行性出血熱的发病率, 恰恰证明了, 农民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危人群;⑤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与农民、无业与家务等类型人员的生活习惯存在密关系, 主要是因为上述类型人员的卫生习惯较差, 尤其是男性, 其相对于女性来说, 更不重视个人卫生, 极容易病从口入, 再加上其住房条件与周围环境卫生条件均相对较差, 还增加了食物被鼠类污染的机会[4]。

做好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措施, 具体如下:①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降低鼠密度:相关部门应在流行高峰之前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对高危地区进行环境整治, 结合农村改造等措施, 改善其居住环境和周围环境, 有效降低鼠密度, 从而减少发病率, 有研究表明, 鼠密度只有控制在捕获率<1% , 才能降低鼠间疫情;②增强防护意识, 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水平:向人民群众宣传直接手接触老鼠的危害性, 扔掉被老鼠接触的食物, 而在日常劳动中, 需避免受伤, 一旦出现皮肤破损, 则需立即给予消毒包扎, 尤其是野外作业过程中, 需系紧裤口与袖口, 做好防护措施, 从而避免感染流行性出血热;③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的重视度:通过宣传手册、广播、宣传单、电视等多种方法向人民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知识, 让人们详细了解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控方法等, 提高人们的卫生程度, 保持环境的清洁性, 从而有效切断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④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提高诊疗水平:流行性出血热前期症状主要以发热为主, 大多数患者以为感冒, 自行服用感冒药, 或者到诊所或乡镇卫生院就诊, 加大基层诊疗培训, 降低误诊和漏诊率,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使患者及早得到有效治疗;⑤大力推行疫苗接种, 保护高危人群:从往年的发病情况来看, 高危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后, 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与传播, 疫苗接种仍是目前预防出血热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预防措施从而疫苗接种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最有效措施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 2016~2019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累计报告208 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2.32/10万。全年均有病例, 冬春季高发, 夏季出现流行小高峰, 呈双峰型。发病情况存在地区分布差异, 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县、市(区)占全市发病率的92.79%, 其中鲅鱼圈区(88 例、占42.31%)报告病例数最多。人群分布差异较大, ≤19岁累计发病4例、占1.92%, 20~39岁

的青壮年累计发病62例、占29.81 %, 40~59岁的中年累计发病100例、占48.08%, ≥60岁累计发病42例、

占20.19%。流行性出血热的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之比为3.52∶1,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 农民占47.12%, 无业与家务占37.02%, 工人占5.77%, 商业服务占2.88%, 学生、干部职员与离退人员均占1.44%, 医务人员和教师均占0.48%, 不详和其他均占0.96%。和吴斐琳等[5]的研究结果差异不大。

综上所述, 营口市的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季节性流行明显, 在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性别分布与职业分布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 因此, 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需从灭鼠、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 有效防控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 增强健康教育力度,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从而有效避免流行性出血热的大范围感染。

参考文献

[1] 黄继贵, 刘天, 姚梦雷, 等. 2016-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医学动物防制, 2018, 34(11):1048-1051.

[2] 谷岳礼, 刘雅琼, 周兴余. 2014-2018年四川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20, 18(1):1-4.

[3] 彭靖尧, 蔡同建, 凌华, 等.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15(20):3139-3142.

[4] 王以良, 石月, 彭芳. 2011-2016年江苏省泗洪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 职业与健康, 2017, 33(16):2258-2260.

[5] 吴斐琳, 上官致洋, 朱小康, 等. 201 -2016 年抚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8, 45(2):204-207.

[收稿日期:2020-05-25]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
加大农贷款风险防范力度 保证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控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