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
摘 要:职业学院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其人才培养方向有较大不同,职业院校更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使得学生的能力更加满足社会需求,也就是说职业学院中的学生对就业的关注意识较高,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就随之增高。美术教育在当前职业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就职业学院美术教育进行讨论。
关键词:职业学院 美术教育 探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同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当前社会中各类高校云集,对社会的人才输出数量充足,此时职业学院的优点不再突出。由于职业院校注重学生的技能性及应用性,而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要远高于应用型人才。所以当前的职业学院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当前职业学院美术教育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当前职业学院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就此问题提出相应实践建议。
一、职业学院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大部分的职业学院美术教育过程中呈现出教育观念落后的情况。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对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执着,导致美术教育长久以来缺乏突破性,学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并不能获取到有用的知识。另外,由于高职学院对学生技能性培养的执着性,许多高职学院对学生的美术教育培养也更加注重技能性,从而造成美术教育过程中的美术知识基础缺失,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美术教育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要求。
(二)专业设置不合理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由于美术教育在不同专业学生中需要进行学习的知识不尽相同,所以职业学院美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该存在区别。但实际情况是当前的大多数职业学院美术教育中,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相同,不具备针对性,无法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讲知识内容又存在过多而无法消化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首先来讲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学生无法得到适当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的高职学院美术教育中,通常教学模式呈现统一化,也就是教师通过对课本的解读向学生进行知识输送,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很明显存在缺陷。由于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教师仅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构建具体的美术知识,学生无法在课本中理解美术教育课程的深刻内涵,且由于一味研究课本内容,导致学生对美术教育课堂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致使教学效率降低,学生无法获取相应的知识,导致高职学院美术教育课程无法完成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目标 。
二、职业学院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转换美术教学概念
這一点在当前的高职学院美术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首先学院在进行教师招聘时,可选择对专业技能强、教学理念新的现代化教师人才,以改变当前高职院校中美术教育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积极引导学生对现代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学习,通过对现代美术作品的鉴赏,增强美术教育的现代感,降低美术教育中对传统美术观念的执着,确保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也更加符合当前高职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相结合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高职学院应注意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美术知识教育。如艺术类专业可增加美术教育课程数量,以便深入教学,其他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数量降低等安排。另外专业课程设置还需注意与社会实际情况接轨,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学生对美术教育不重视的情况,教师可通过对社会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讲解,帮助学生建立重视心理,增强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
(三)改变美术教育模式
我国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已有多年,对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早已弃之不用。然而当前的高职学院美术教育课程中,依旧存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无法按照自身需求进行学习,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不符合素质教育改革中提到的以学生为课堂主导的目标要求。所以在当前的高职学院美术教育中,应注意改变美术教育教学方式,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取美术教育知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
三、结语
现今的高职学院美术教育是十分受重视的,然而由于许多特定情况,高职学院美术教育效果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对高职学院全面素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较大影响。现今探索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高职学院美术教育有望突破,高职学院学生的发展也将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高东梅.高职院校“工作室模式”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6):53—56.
[2]董鹏志.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以扎兰屯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198—199.
[3]金洁.探析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