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当前深度报道已成为体现媒体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标尺,做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国内市场化日報或者说都市报的一股浪潮。企业报由于发行领域和受众习惯的限制,虽然不能与都市报和社会性报纸比肩,但借鉴这些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样可以加速企业报转型。
关键词:企业报 传播力 新闻
一、企业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误区
目前,企业报普遍认为报道仅仅是国内各种知名、具有影响力的报刊所需承担的事情,与自身关系不大。加之企业报自身受众群体较少,影响空间有限,因而造成当前企业报对报道漠视的态度。二是误认为重大报道“千载难逢”。目前企业报所追求的仅仅是围绕着企业经营发展的“小圈子”转,亦步亦趋地跟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后面,对企业的日常工作和所要传达的文件精神进行浅要报道;三是误认为重大报道是“命题作文”。有部分企业报在其先前所发表的各类报道中,大部分是由企业领导所指定的“命题作文”,领导的手往哪里指,企业报的笔就“耕”往哪里。这种“命题作文”式的深度报道,往往是报社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目的性的采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由度。
二、企业报的功用
(一)企业报有助于展示企业形象
企业报以报道企业中重大新闻和时间为中心,重点宣传企业的领导关怀、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设备产品等,对内使得员工明确自身的努力没有被忽视,对外则展现了企业风采和形象。
(二)企业报是连接一线员工和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纽带
在大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建设发展、改革升级的重要思想、方针,都可以通过企业报来传递给一线员工,通过展现文件解读、企业先锋、劳动模范等内容,将员工喜闻乐见且发生在身边的事迹进行传播,增强了企业工作的认知度和透明度。
三、提升企业报传播力的改进方案
(一)强化对企业新闻的深度报道
首先,企业报由于其先天性地在时效性上无法与日报相竞争,更遑论新媒体“浅新闻”的快速报道,因此就必须扬长避短,在报道上强调新闻采集、分析解读的深度,在宏观角度深挖企业新闻的内涵,来反映企业发展的新问题、新举措和新成果。
其次,深度报道可以围绕企业的重大改革、重大部署决策、重点工程等方面进行。宣传这些重点内容是企业报义不容辞的工作,做好跟踪重点工程,寻找问题、总结经验、深化员工实现认识,对于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也可以深度挖掘,调查解释、反思经验教育,起到稳定人心、引以为戒的宣传作用。
(二)提升企业报文稿质量及可读性
首先,增加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企业内部各种会议、讲话、活动是新闻报道大“规定项目”,然而新闻工作者却需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能力,压缩可有可无的会议稿件,克服四平八稳的新闻写法,通俗易懂地对文章进行编写。
其次,找准新闻故事,提升新闻品味。企业报在深挖新闻的基础上,应该立足于企业精神(如工匠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等)的弘扬,提升新闻的品位和思想性。通过新闻报道来讲好企业故事,从基层员工、管理部门、读者等角度,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和信息。编辑应“走出”编辑部,主动策划,寻找新闻内容,使新闻贴心而可读。
(三)发挥企业报的舆论引导功能
首先,企业报作为企业的喉舌,其重要的功能是不能轻易放弃的,不能为了迁就读者而改变企业办报的初衷。企业报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的有力工具,是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主要阵地。企业内部在转型升级、建设改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错误思潮产生,企业报就要从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去做好宣传工作,真正实现“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
其次,企业报是联系一线员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的纽带和主要桥梁。企业的政策能否深入人心,需要企业报去宣传引导。诸如,在引导员工弘扬“工匠精神”时,就应该通过劳动模范、党员、一线员工、管理层的讨论,让员工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进而在单位形成辐射作用,带动企业发展。
(四)推动编辑团队转型升级
首先,编辑团队要吃透企业的文化精神,并融入实际工作中。编辑工作本身是文字性的工作,并不是说文采斐然就可以写出适合企业自身的文章,更为关键是理解认同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历史责任、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编辑团队应该深入到基层一线中去,才能读懂企业的历史和现状。
其次,培养有新闻意识的通讯员。编辑工作不是坐而论道,更应该关注基层员工,其新闻来源就需要各个驻地的通讯员来支持。然而通讯员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需要编辑部的引导和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加强联系、联合写作等方法,有助于在实践中培养优秀的通讯员。
深度报道是报纸的“明珠”,也是企业报改变“走不出企业,甚至走不出办公室”窘境的有力武器。只要给一个好平台、好机制,企业报新闻工作者一定能在深度报道的突破中,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为国家和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熙.新媒体时代纸媒深度报道创新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4):146.